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2020-12-21林宗香
林宗香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切实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阶段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小学阶段的数学可以为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是小学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和形成和培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适当转变自身观念,完善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时期,年龄尚小,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当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成长特點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各种辅助工具绘制圆形,当学生绘制完成后,邀请学生一同选出最标准的作品,并且给予获胜者相应的奖励。学生对于游戏具有强烈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样一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然就会更加高效。
二、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给学生创作合作学习的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如此,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教学“圆的缩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首先,各个学习小组制作几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将原本大小的圆形放在一旁,随后拿出原本大小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并且仔细观察。紧接着,教师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缩放前后的圆形有什么不一样呢?你手中的圆形和其他组员手中的圆形有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在小组间展开积极的探讨,并且谈谈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丰富课堂教学,深化知识理解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将其带入情境之中。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创设与本节课内容相应的情境:有一天,小白和妈妈去购物,两件一样的外套,柜台打折出售。其中一个打八折,另外一个打八五折,请问小白买哪件更实惠呢?在计算之后,学生得出打八折的外套更加实惠。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当巧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合作意识;丰富课堂教学,深化知识理解,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向东.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9(24).
[2]张世杰.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8(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