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需要消弭由读到写的断层
2020-12-21王金娟
王金娟
[摘要]学生从读到写之间有着一定的认知断层,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指导就需要帮助学生消弭从读到写之间的认知断层。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认知链接,激活思维,消弭断层;通过情感融通,强化体验,消弭断层;借助资料补充,丰富解读,消弭断层;通过变换方式,拉近距离,消弭断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学生言语能力的生长。
[关键词]随文练笔;从读到写;认知断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6-0004-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能力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的理念,不断彰显教材的范例价值,引领学生从阅读转向表达。但很多教师误认为,只要学生阅读了、理解了,就能顺势将自己的感知运用到写作实践过程中。事实上,学生从读到写之间有着一定的认知断层,随文练笔的指导就需要帮助学生消弭从读到写之间的认知断层。
一、认知链接,激活思维,消弭断层
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相对有限,他们与教材文本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有的学生对文本创作的背景不甚了解,有的文本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有的学生对文本中展现出来的主题感到陌生……这些文本内容、情韵和主题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差异,无形之中就给学生进行随文练笔造成了障碍。对此,教师要通过资料补充,丰富学生内在的认知视域,相机消弭读写断层。
比如,《丁香结》的最后,作者有感而发,指出“结,是解不完的”“没有结,人生岂不太平淡了吗”。很多教师教学时出示了语句就立即要求学生结合生活进行随文练笔,写写自己的理解。但理解这句话的表层意思,并不能为深入解读和随文练笔提供支撑。对此,教师可以相机补充资料:古人诗句中的“丁香结”是幽怨的代表,而作者的弟弟此时身患重病,作者想借助丁香结的特点来鼓励弟弟战胜病魔,开朗、勇敢地面对生活。了解了文本创作的背景,学生就能够从全新的角度来揣摩和体会作者内在的深层意蕴。此时,教师再相机组织学生进行随文练笔,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将自己的理解形成文字,让阅读和写作有机融通。
二、情感融通,强化体验,消弭断层
文本并非无情物,每一篇文本都是作者内在即时心境的集中体现。没有对文本情感的认知体验,理解就会成为一种形式,文本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此时进行随文练笔,情感之间的体验就会有隔膜,学生要么捉襟见肘,要么就是胡编乱造。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披文以人情,情动而辞发。”只有真正走进人物和作者的内在情感之中,并相机形成共鸣,学生随文练笔的语言表达体系才能被真正唤醒。
比如,老舍先生的《草原》最后一段“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场景并没有翔实的描写,而是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依依不舍的深情。很多教师会要求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和面面。如果学生仅仅是阅读了课文就直接进行描写,其语言肯定是干瘪的,情感也必然是贫瘠的。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与亲友分别时的场景,还原当时人物的一言一行,然后在移情中走进文本情境之中,感受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真正落实内在认知。此时.学生已经不再是一个客观的局外人,更多的是一个主观参与者,将身心完全浸润在文本情境之中,形成了情感共鸣。这时,学生内心涌动着丰富的语言,教师再顺势组织学生进行随文练笔,人物的言行和内在情感就如同潮水一般在学生笔下奔涌而出。
教师抓住文本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人物内在的情感体验中,让语言和情感有机融通,通过强化学生认知体验的方式实现了情感交互,继而消除了从读到写之间的断层。
三、资料补充,丰富解读,消弭断层
有的文本在创作时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尤其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的文本,学生往往并不能真正读懂其要义。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直接开展随文练笔,学生形成的文字要么不能贴近文本的内在价值,要么就是胡写一气,随文练笔不仅不能达到读写共进的效果,反而会导致学生不良表达习惯的养成,最终适得其反。
比如,《少年闰土》选白《故乡》,主要展现了“我”与少年闰土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少年闰土给“我”带来了丰富的认知,直到最后,“我”仍旧对少年闰土念念不忘。很多教师尝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设置“我”与闰土进行写信的实践活动,展开随文练笔。要想让学生在写信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自己对文本感知解读的成果,教师就需要及时补充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到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对乡村生活的新鲜事毫无所知,只能每天面对着“四角的天空”,抨击了传统教育对孩子心灵的残害。为此,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感受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所抒发的议论,把握文本表达的内涵,从而为学生参与到写信实践活动中提供最鲜活的资源。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进行写作表达,而是在学生理解文本表层意思的基础上,将认知直接作用于文本的内核深处,引领学生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把握文本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和思考,消弭学生从读到写之间的断层,为铸造高效的随文练笔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变换方式,拉近距离,消弭断层
很多时候,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其实就隔了一层窗户纸,看似遥不可及,但实际上只需要稍作点拨就能豁然开朗。为此,教师可以尝试转换文本表达和感知理解的方式,开掘出直奔文本内核的渠道和桥梁,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学生顺利进行言语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西门豹治邺》一文主要讲述了西门豹了解民情之后,通过惩治恶人、兴修水利改变了人民的生活状态。教师组织学生在简要讲述的基础上,进行了两个层次的随文练笔:1.描述西门豹是怎样惩治恶人的;2.改变人称来讲述故事。很显然,这两次练笔可以通过转换角色的方式来呈现。第一次练笔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重新回到家乡的朋友向你了解西门大人是怎样惩治恶人的,你会怎么介绍呢?很显然,这样的练笔设置让学生成了西门豹惩治恶人整个过程的亲历者,练笔成了情感表达的需要,在无形之中降低了学生的陌生感和僵硬感;第二次练笔,教师则引导学生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一个角色,可以是主人公西门豹,可以是围观的群众和被救的新娘,也可以是众多官绅中的一员,甚至可以是巫婆和官绅頭子……面对相同的故事和素材,不同的角色有着完全不同的视角,对故事所展现出来的情感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但这种差异都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感知西门豹的人物形象,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极其有价值的训练。
纵观这个教学板块,教师通过置换角色的方式,将学生的身心完全融人故事的情节和情境之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弭了从读到写的断层。
随文练笔绝不仅仅是开掘资源、布置任务这么简单,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充分关注学生在随文练笔过程中的障碍点,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实践,将教学的关键点聚焦在文本深处,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服务。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