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儿童心中
2020-12-21严芬
严芬
[摘要]统编低年级语文教材对于传统文化的安排,遵循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体裁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节日文化、姓氏文化、对子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儿童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儿童心中。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姓氏文化;对子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6-0003-02
随着文化的多元化,现在很多儿童对“洋节”充满了兴趣,如圣诞节,原因是那天“圣诞老人会送很多神秘的礼物”。然而,“浓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统编教材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首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由此可见,语文教材以及语文教学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低年级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时期。统编低年级语文教材对于传统文化的安排,遵循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体裁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节日文化、姓氏文化、对子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掘教材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根据不同的体裁特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儿童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将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根植于儿童心中。
一、与“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领略节日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备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春节文化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统编教材在一年級上册“语文园地八”中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教师应深刻领悟教材编排的意图,用好“大人”这一学习资源,通过朗朗上口的童谣,把春节文化深深地烙在儿童幼小的记忆中。
1.家中的“大人”——读、问、聊
课前,让孩子和家中的“大人”(这里的“大人”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读一读歌谣。读歌谣的形式多种多样:大人教读、孩子跟读;大人与孩子分行读;大人与孩子互助读(大人读:二十三。孩子读:糖瓜粘)等。在孩子读熟后,采用大人问、孩子答的方方,让孩子初步领会歌谣的内容。如大人问:“二十七,干什么?”孩子答:“二十七,宰公鸡。”在一问一答中,孩子就知道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大人还可以和孩子聊自己小时候的春节习俗,让孩子比较不同时期的春节习俗,发现其变化。
2.学校里的“大人”——关注、留意、参与
课上,每一个学习小组也有一个“大人”(低年级语文教师)的陪伴,“大人”应在以下学习环节中关注孩子的学习。环节一:孩子们自由读春节童谣,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拼音、请教小组“大人”。环节二:在童谣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轮读、男女生合作读等方式读好难读的词,然后把这些词语送回童谣中,轮流读给小组“大人”听,及时正音。环节三:出示节日童谣,让孩子们在读中领略各地传统佳节的风俗,再小组合作,选出最感兴趣的童谣,“大人”一起参与朗读。
二、读充满童趣的《姓氏歌》,领会姓氏文化
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姓氏歌》是按照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百家姓》改编的韵语识字歌谣,旨在让学生领会常见的姓氏。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姓氏故事、区分姓氏种类、进行姓氏调查等趣味方式,让学生领会传统姓氏文化。
1.挖掘姓氏故事,探究姓氏文化
课前,教师让学生通过上网搜集、请教家长、阅读书籍等方式,挖掘姓氏背后有趣的小故事。课上,互相交流,大家收获了很多姓氏故事,姓氏传统文化滋润了学生的内心。教师则顺水推舟,让学生课后阅读经典蒙学读物《百家姓》,激发他们探究更多传统姓氏文化的兴趣。
2.联系阅读经历,区分姓氏种类
经过韵文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姓氏有单姓与复姓之分。学生们熟悉单姓,对于复姓却比较陌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联系阅读经历,谈一谈故事中的复姓人物。学生思维活跃,答案精彩纷呈,有砸缸救人的司马光,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有文学家欧阳修……
3.开展班级调查,巩固姓氏知识
课后,教师建议学生对班里同学的姓氏做个小小调查:班里哪一种姓氏人数最多?人数最少的姓氏又是什么?哪一种姓氏笔画最多?哪一种姓氏笔画最少?这样的调查统计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又能巩固对传统姓氏文化的学习。
三、读课外必读书目《声律启蒙》,领悟对子文化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对韵歌》和下册的《古对今》都是有关“对对子”的内容,它们和一年级下册的必读书日《声律启蒙》有着紧密的联系。《声律启蒙》是专门训练儿童对对子,使其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领他们逐渐走近、走进《声律启蒙》,领悟其中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
1.创设氛围,走近《声律启蒙》
课伊始,教师播放一段很有意思的朗诵视频:“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在轻松愉悦的配乐朗读中,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和声律有关的文字,并畅谈感受。随后,教师用打招呼、播放录音的形式,生动地向学生们介绍《声律启蒙》这本书的由来、作者以及内容特点等。在和谐的互动中,学生们对《声律启蒙》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诵读宝典,走进《声律启蒙》
为使学生快速把握《声律启蒙》的阅读要领,教师以“一东”为例,给学生提供了珍贵的“诵读宝典”。诵读宝典(1):读准字音。通过教师范读、难字认读、跟着教师读、自己试读等形式来读准句子。诵读宝典(2):读出韵脚。探究读得好听的原因,每一行最后的字押“东”韵,读时要读出韵脚,逐渐形成良好语感。诵读宝典(3):读懂意思。可以通过借助插图、读读注释、查查字典、请教家长等方式弄懂不明白的词语。诵读宝典(4):读出规律。通过朗读交流,明白同义、相近、相反的词都可以相对,但字数要相等、事物要相关;读时要读出规律,读出对对子的韵味。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承着我们民族的优良品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担负着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重任,教师只要抓住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丰富的教育情境,潜心渗透,让他们触碰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就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植下学习、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钟雨桐.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绽放[J].小学教学研究,2020(21).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