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RDA和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体系构建研究

2020-12-21韦冬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韦冬

关键词:资源检索与描述;关联数据;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体系

摘 要:文章对基于RDA和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基于RDA和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了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体系的构建方式,最后总结了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体系的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11-0091-02

1 RDA与关联数据概述

1.1 RDA的相关介绍

《资源描述与检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简称RDA) 于2010年正式发布,是2009年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联合编制出台的数字资源编目标准[1]。作为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数字环境下的新编目标准,RDA在世界各国图书馆得到了广泛应用。RDA的兼容性更强,可以帮助用户更加高效、快速地检索数字资源,同时在资源检索上更加重视规范数据的控制,并对数据的规范控制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2]。

1.2 关联数据

关联数据一词于2006年由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在其万维网体系架构笔记《关联数据》中首先提出[3]。将关联数据应用于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中,可以为读者检索、获取数字资源提供便利。因此,图书馆界对关联数据的关注日益增加,对其应用越来越重视。王杰峰在《关联数据在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整合中的应用研究》中指出了关联数据具有开放性和可拓展性的特点,有利于图书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4]。金翼在《关联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中阐述了关联数据在图书馆的三种具体应用场景[5];杨选辉、龙帆在《关联数据与本体在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中的应用研究》中分析了将关联数据应用于图书馆的优势,如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效率、具有强大的描述能力等[6]。

2 基于RDA和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的优势和可行性分析

2.1 RDA与关联数据在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的优势

目前,数字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整理方面缺乏统一标准。每个地区的数字图书馆都有自己的资源组织标准,各标准之间不能通用,因此,这些数据必须经过图书馆员的重新标注及整合才能接入数据库。同时,由于馆藏资源在整理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格式和标准,资源在进入数据库之后也难以与其他主题资源相链接,导致用户的检索和分享极为不便。RDA与关联数据的使用,可实现不同主题资源的著录、整理、组织[7]。同时,RDA与关联数据可以促进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的科学化、规范化,使数字图书馆在服务用户过程中更加高效。

2.2 RDA与关联数据应用于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的可行性分析

图书馆在对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规范,RDA和关联数据可以使用户在资源检索过程中快速发现所需资源,且所获取的数字资源具备可扩展性。RDA与关联数据是顺应数字化环境而产生的资源检索与关联技术,适用于当前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环境,对图书馆服务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3 基于RDA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体系的构建

3.1 基于RDA与关联数据的资源获取

伴随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以纸质书籍借阅及在馆阅读为主的知识获取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资源。基于RDA与关联数据的立体化信息空间模型能有效挖掘数字图书馆各类实体资源之间的关系,帮助用户仔细识别这些实体资源并明确这些实体资源的属性,从资源内容角度出发揭示各资源之间的关系。例如,当用户通过图书馆网站检索某一主题的资源时,系统会自动推送相同主题的资源。

3.2 基于RDA与关联数据的数据关联与聚类

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体系的构建要以基于RDA的数据关联和聚类为前提。数据资源的有效集聚能提升用户使用数字资源的便捷度[8]。基于RDA的数据关联与聚类主要是从内容与技术两个角度对数字资源的媒介、载体进行标识,使用户在检索特定主题资源时能找到与检索主题具有高度关联性的数据资源,这种数字资源的聚类方式能给用户带来更加良好的检索体验,提高其满意度。

3.3 基于RDA的数字图书馆导航系统

RDA与关联数据能深刻揭示数字图书馆各类数字资源之间的关系,为建立数字图书馆导航系统提供支持。用户只须单独使用数字图书馆导航系统就能实现对馆藏资源的全面检索。关联数据可以把多个不同的分布式异构数据源关联整合成关联的数据访问,然后将关于该关联数据对象的所有相关数据信息组成的统一视图返回给用户读取,并且同时允许用户在不同数据源之间进行相关的数据信息浏览[9]。

4 基于RDA和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体系的优化路径

基于RDA和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组织体系构建完成后,只有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升级,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获取需求。因此,数字图书馆需要基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建立元数据索引,以促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实现不同类型数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

4.1 了解用户的行为偏好

数字图书馆在使用RDA和关联数据建立起馆藏资源组织体系后,需要先掌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为其提供便捷高效的资源检索服务。因此,数字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组织中必须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追踪和定位,同时要建立反馈机制,对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产生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汇总,以便于调整服务策略[10]。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获取资源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与创新,因此数字图书馆要详细了解用户的行為偏好,知道用户喜欢哪种类型的馆藏资源,通过充分探究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对应的服务。同时,数字图书馆应逐步实现著录的统一化、规范化,便于用户能借助资源主题快速查询馆藏资源并高效识别、获取资源,最重要的一点是图书馆要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元数据标引,从而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著录效率[11]。

4.2 统一著录标准

图书馆是通过数据库储存各类数据资源的,但数据库类型众多,经常会出现馆藏资源标准与数字资源标准不统一、不匹配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馆藏资源在加工著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所致。图书馆利用RDA与关联数据可以有效解决数据库标准与馆藏资源类型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基于科学技术建立的数据组织框架能提高数据资源组织加工的效率[12]。

4.3 实现馆藏数据资源的一站式检索

随着图书馆数据资源的不断丰富,用户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然而这也给用户获取和利用资源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同时,图书馆馆藏来源不一,资源类型与数据格式也多种多样,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在为数字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据统计,非结构化数据占数据总量的90%左右,这些数据给用户有效利用数字资源带来了很多障碍,因此,图书馆必须对以不同形式呈现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高效的管理体系对各类数据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数字图书馆应基于各类数字资源的特点构建出一站式主题检索系统,即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使用户能借助不同的主题关键词获取所需资源。

参考文献:

[1] 霍艳蓉.《资源描述与检索》测试方法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2):52-55.

[2] 翁畅平.国内图书馆RDA应用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1):107-109.

[3] 周德明.RDA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83.

[4] 王杰峰.关联数据在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整合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6):40-43.

[5] 金翼.关联数据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3):114-117.

[6] 杨选辉,龙帆.关联数据与本体在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2):97-100.

[7] 夏晓林.RDA中国之路的探索与展望[J].图书馆建设,2019(6):94-101,109.

[8] 李薇,王恒军,王爽,等.论基于RDA技术的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知识组织[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8(4):18-21.

[9] 赵岩.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10] 张子凤.RDA在数字图书馆编目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10):13-16.

[11] 李丽博.基于RDA的图书馆图书编目规范控制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0):119-120,128.

[12] 孫迪.学位论文元数据的RDA化:以国家图书馆为例的研究[J].晋图学刊,2017(6):19-27.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研究
谈图书馆资源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充电者的知识殿堂——数字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刍议
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