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2020-12-21郭洪一王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监督管理

郭洪一 王宇

[提要] 随着社会的有序发展,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本文对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探讨,并对引起该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结合贝因美公司情况,分析其盈余管理手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后的结果进行研究,提出治理方案,由点到面推广至其他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以更好地规范公司财务信息,捕捉其经济实质,为广大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9月4日

一、引言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伴随着的经济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在数量与规模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代表着在有限的市场里,各个公司间的竞争将越发激烈,企业的竞争风险随之上升,而盈余管理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一些盈余管理行为会对公司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真实性产生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利益相关者与投资者,更甚者,会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恶劣影响,长期下来,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谐会失衡。在现有的ST制度下,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保证利益不下滑或者为了避免退市,便运用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粉饰。但是与此同时,我国针对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还有提升的空间,在监督方面还有不尽完善之处,这些因素给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空间。

据现有资料分析可知,盈余管理的主体是管理层,这种行为是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或达成某种目的而对公司的经营信息进行加工或粉饰。

二、盈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费用和收益的确认时间不明确。在一些情况下,上市公司会运用盈余手段,将不满足当期条件的收入或损益提前或延期计入,以此来调节利润等指标,为提高本期的费用和对未来的摊销等目的做准备,违背了上市公司应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费用等进行确认的原则。

(二)会计政策与制度的选择不固定。针对同一问题在会计政策和制度的选择上有很大空间,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上市公司会通过变换会计政策来追求更高的收益,如在有优惠条件的地方进行公司的构建与经营,或具有针对性的选择和使用一些会计政策等,并且该操作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小。

(三)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资本市场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公司的经营与处理方式等也在不断更新。相关监管部门在实际执行监管的过程中,存在监管行为不到位不规范、监管不及时、执行尺度不一致等情况。

三、盈余管理主要动机

结合当前经济现状,现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层利益动机。由于管理層薪酬的水平与业绩评价往往与公司的营业业绩与利润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一段时期内,公司的业绩越好、利润越高,那么相应的就代表该管理层的能力越优秀。这种评判机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会促使管理层倾向于增加公司的短期利润。由此可知,管理层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调增公司利润,以达到增加自身的薪资福利、掩饰经营情况不佳的目的等。

(二)避免退市动机。证监会发布的《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中规定:“上市公司第三年度连续亏损的,自公布的第三年度财务报告之日起,将被暂停股票上市。若暂停上市的公司在宽限期内的第一个会计年度继续亏损,中国证监会将终止该企业继续上市。”许多上市公司实质上连续三年经营亏损,但为了不承担被暂停上市的风险,就有了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三)筹资动机。为了向资本市场释放出公司运营业绩良好的信号,以此来提高公司形象,并且借此来吸引更多投资者的投资,上市公司管理层往往会采用盈余管理的一些手段。股票的发行以及股票价格与公司的经营状况密不可分,保持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的稳定也是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

(四)税务动机。在现有的税务体制下,一些上市公司会选择和运用一些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与准则等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避税等目的。

四、案例描述

(一)公司简介。贝因美公司初创于1992年,于1999年正式成立。贝因美公司将品牌定位放在“亲子顾问,育儿专家”上。主要经营范围是婴幼儿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贝因美公司还具备优质的奶源、先进的工艺和科学的配方。与此同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生产管理工艺与设施,使产品处于品质领先的水平。2011年,贝因美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二)案例事件

1、连续亏损。根据财务报表显示,2016年贝因美公司净利润是-7.7亿元,2017年净利润是-10.5亿元。

2、暂停上市。2018年4月27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贝因美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岌岌可危,挂上了ST的牌子,面临被退市的风险。

3、成功摘帽,恢复上市。2018年,贝因美公司全年的营业收入为24.91亿元,其中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111.36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8.16亿元。自2019年4月18日开市以来,贝因美公司股票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由此,成功摘掉ST的帽子。

五、盈余管理主要方法和手段

由表1所示,2018年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57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了近1.76亿元。经分析,在非经常性损益这一项目中,政府补助、转让子公司等占据了很大份额,由此可以认为,贝因美公司有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调整公司盈利水平的嫌疑。(表1)

当企业前一年处于亏损状态,第二年若打算扭转亏损时,会在亏损年度继续增加资产减值的计提,进而增加后一年度的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

从表2可以看出,挂ST牌子时期的贝因美公司在2018年资产减值损失较2017年大幅下降,下降了近4.75亿元人民币,其中,坏账损失与存货跌价损失这两者的下降幅度尤为明显。通过对资产减值损失的盈余管理,扩大2017年的盈余亏损程度,进而实现2018年的扭亏为盈。(表2)

此外,上市公司还可通过关联交易、选择利用会计政策、调节费用和收入等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

六、对策建议

(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若上市公司的内部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也会导致盈余管理的发生。上市公司需要加强股权结构制度的完善与内部管理机制的进一步提升。当公司各部门的职责与权力分配的不合理,会出现公司运行问题和盈余管理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因此,公司需要科学的制定任务分配计划,权衡各部门间的权利与利益关系,并使得各部门都能做到各尽其职。管理层薪资福利与公司经营的业绩好坏是分不开的。根据相应的业绩考核机制与奖励机制,公司筹集的资金越多,营业业绩越好,与之对应,管理层业绩越好,薪酬也就越高。而这种考核机制过于片面,管理者可能会利用自身优势,导致盈余管理的情况发生,损害投资者和股东等人的直接利益。因此,在考评公司经营情况时,对相关的财务指标最好进行定量分析以求公正真实。同时,也需要将顾客反馈、创新情况等指标一同计入,将短期激励制度与长期鼓励相结合运用,不断完善业绩考核机制与薪酬机制,保障公司合理合法的运行。

(二)完善退市機制。在现行的退市机制下,将营业利润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这一指标的可操控性较大,公司可以采用出售固定资产、资产重组、政府补贴等方法来实现盈利,以此来避免被退市。并且我国每年被ST的上市公司的退市率并不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评定机制,针对ST公司的盈利或亏损进行细化考核,将偿债能力、公司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等指标一并纳入考核范围,来健全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促进上市公司运用健康的经营管理方法来避免被退市,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同时,也对公司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益。

(三)完善相关会计准则与相关会计制度。由于经济是处在不断变化的情况,完善与修改相关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就变得十分的必要。因此,就需要相关部门要对相关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进行严格谨慎的制定与修改,保证其时效性,规范相关从业人员行为,细化会计准则中的规定,避免信息模糊不清的情况发生,压缩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之处或空白处来进行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空间,加强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可靠性与真实性。

(四)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加大处罚力度。目前,针对于上市公司外部监管,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存在,这就使得部分上市公司钻了空子,因此,相关部门要加以重视,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以此增加上市公司通过进行盈余管理来粉饰经营情况的难度,与此同时,对二级市场的监管也不能放松,并且要因时而变,因变而变,灵活调整。此外,还要增加监管的频率和时效,最大化地做到不间断,要想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将会计师事务所联合起来,进行独立审计,做到全方位高质量的监管。相关部门在扩大上市公司监管对象范围的同时,还需对所监管的对象与监管的具体事项进行分步细化。目前,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进行盈余管理而获得的收益,比相应付出的代价高很多,因此这些公司管理层甘愿冒这个风险。所以对于那些发现有盈余管理问题的公司要加大惩处力度,使其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更高风险更大,严厉处置其运用盈余管理的所收获的额外利益,以此来降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几率。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将相关处罚具体落实到具体的目标责任人身上,明确责任归属,这样同样能够有效地遏制过度盈余的情况发生。

七、总结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并结合贝因美案例进行分析,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动机与在实际操作中的手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且针对以上情况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监督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对有同样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在今后的经营管理、规划未来发展战略方面提供借鉴,以此更好地规范财务报表信息,促进资本市场有序稳定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彭迪云,王江寒.我国ST公司实现摘帽的盈余管理案例研究——以ST凤凰为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01).

[2]胡凌云.高管薪酬差距、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真实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19(12).

[3]李爱英.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9(07).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监督管理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