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胡杨精神传播研究
2020-12-21郁轩肖涛
郁轩 肖涛
【摘要】胡杨精神作为指引兵团人和新疆高校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内在一致性,具有传播和践行价值。本文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逻辑对胡杨精神的传播进行推论,将《兵团日报》这一承载胡杨精神的重要媒介窗口视作组织类交流主体,通过对新闻报道文本分析后得出,《兵团日报》实现了内群体成员对胡杨精神的传承及外群体成员对胡杨精神的传递功能。
【关键词】胡杨精神;言语行为理论;《兵团日报》
语言是人类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产物,其通过口头、印刷、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媒介可将象征符号的意义有效传达,以便人们从事相应的社会劳动生产,是使社会有条不紊发展的必要因素。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如何通过语言的力量来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念尤为重要。
一、言语行为理论对胡杨精神传播的适用性
胡杨,是生长在干旱沙化区的一类自然界稀有树种,其因极高的耐早、耐寒、耐盐碱性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享有“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的美赞。此外,胡杨还具有医学作用、经济价值和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后人将胡杨的特质抽象化为一种精神,即胡杨精神,以此来比喻人的崇高品格以及乐于奉献的思想境界。胡杨精神简单说来可以用16个字进行精炼概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1]胡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它指引着“兵团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思想文明建设和新疆高校的办学方针,具有相当的意义和普世价值。
作为一门语言哲学,言语行为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学者奥斯丁提出,后经美国学者塞尔加以发展完善。言语行为的理论假设将言语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个次行为[2],强调“以言行事”,突出由词汇、语法所构成的话语能够传达出深层次的意义内涵和说话者的意图,以及对言说对象产生后续的行为效果。胡杨精神契合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其强调的奉献意识是当今社会亟需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抽象化精神层面的传播效果难以把握,仍需要符号载体来表达。因此,笔者将借助言语行为理论的推论逻辑,从言说者传递胡杨精神的文本出發,揭示其传达深层次的观念内涵和除广而告之外的主观意图,进而得出言说对象行为效果的可能性。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样本界定
1.媒体选定。《兵团日报》是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机关报,由于该媒体的特殊立场和地位而成为对内传承胡杨精神与对外传递胡杨精神的重要窗口。《兵团日报》虽不能与受众进行直接的面对面口语交流,但其中的新闻报道可视为体现其意识形态倾向和理念精神的话语,通过联系新闻文本(发话行为)的上下语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依然可得出行事行为与取效行为。因此,本文以《兵团日报》为例进行分析。
2.时间范围选定。由于胡杨精神的传播不存在时效性的问题,故以2020年7月6日到7月12日为时间范围对《兵团日报》样本进行界定,对一周七天的新闻报道进行细致梳理。
3.分析单位选定。通过阅览《兵团日报》数字版时间范围内的样本发现,有关凸显、传播胡杨精神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人物周刊”“援疆特刊”“援疆周刊”“胡杨”“兵团人”“画说兵团”“向南发展”“青年时空”等版块。
(二)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法是一种对媒介内容做定性分析的质化研究方法。通过对《兵团日报》选定文本的深入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与时代背景,充分挖掘言语中所蕴含的胡杨精神内涵,并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之上说明胡杨精神对内传承的影响力与对外传递的传播力效果。
三、言语行为理论逻辑下《兵团日报》对胡杨精神的传播
如上文提到,《兵团日报》本身并不会讲话,《兵团日报》组织机构内的记者部、编辑部才是掌有话语权的发话者,但这些声音又代表着《兵团日报》整体的既有倾向和独特身份形象[3],据此可把《兵团日报》类比为言说者形象的组织类交流主体。另外,笔者引入跨文化传播中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概念,将胡杨精神的言说对象进行划分,即可分为新疆内的内群体成员和新疆外的外群体成员。《兵团日报》这一交流主体通过自身的言语行为与广大内群体成员和外群体成员达成单向的话语传输,继而实现内群体成员对胡杨精神的传承、发扬,使外群体成员在被广而告之后产生认可态度。
(一)对内群体成员的传承
《兵团日报》对内群体成员的胡杨精神传承功能而言,主要集中在“胡杨”“人物周刊”“画说兵团”“兵团人”“向南发展”等版块。例如样本中“胡杨”版面的《地窝子往事》,其运用通讯体裁向受众讲述了第一代军垦人马建国对地窝子饱含特殊情感的故事,通过马建国爱情中的缺憾和话语中“钉子户”“安乐窝”等词汇含蓄地表达出他对进疆垦荒时的深深怀念之情,这种隐性施为用意建构的情境勾连起内群体对过去艰苦时代的退想,并利用爱情这一情感元素淡化内群体对胡杨精神中只有“苦”和付出的局部认知,强化了心理满足的同时让内群体成员对胡杨精神的记忆点更为深刻,有益于胡杨精神在新时代下内涵的扩充。
另外,“兵团人”与“人物周刊”版面中的新闻报道,通过对全国与兵团先进模范人物英勇、感人事迹的宣扬,将胡杨精神移入具象化的人物身上,使胡杨精神在多方面、多角度得到诠释。例如在《誓死与歹徒搏斗的公安英模》中,“火速赶到”“率先冲进去”“穷凶极恶”“毫不畏惧”等极具画面感的词组呈现出对先烈的敬畏之情,将胡杨精神无私奉献、牺牲小我的言外之意隐晦传达。细致的描写易感染受众情绪,使内群体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烈品格的洗礼。再如《好人大爱春风化雨》中陈述了众多兵团人在疫情期间恪尽职守的事迹,如王秋云主动请缨去任务最重、人员最短缺、最危险的医学留观病房工作;民警褚永旺在疫情期间24小时坚守岗位,参与各类救助50余次,帮助群众800余人次。一系列案例更为接地气地引申出身为兵团人屯垦戍边、甘于奉献的初心和使命,平凡人在平凡岗位上的事迹因其可行性高而更具社会动员力量,以致使内群体成员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胡杨精神,契合言语行为理论“言即行”的核心观念。
(二)对外群体成员的传递
“援疆特刊”“援疆周刊”“青年时空”版块主要效用是《兵团日报》为填补外群体成员对胡杨精神的认知空白,进而赢得认可与理解。“援疆特刊”中,作者们作为援疆亲历者,以第一人称视角打造了与受众之间的直接对话,这种民间话语更为真实,更易为受众营造沉浸式的情境体验,从而可让受众站在言说者的立场去想其所想、感其所感,为行之有效的取效行为奠定话语基础。此外,该版块的文章将胡杨精神柔化在其中,且对胡杨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兵团日报》作为组织类交流主体一改过去强调奉献意识的硬宣传,而是借亲历者之口说明践行胡杨精神的同时可获得更好的平台乃至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易于实现受众的认同行为和态度转向。例如《诗的远方心的故乡》中,“不到兵团,不知屯垦戍边之重要、特殊使命之神圣”“我和我的援友们的意志得到了磨练,品格得到了砥砺,境界得到了升华。”等等打破了兵团的神秘感,作者将援疆作为增长才干的重要舞台、砥砺品格的重要机遇,以外来者的身份强化了兵团人的胡杨精神面貌。
四、问题与启示
(一)忽略受众,应提升受众思维
根据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兵团日报》在作为组织类交流媒体与受众之间进行言语交流时,应注意自身的编码习惯以谨防受众对言说内容产生歪曲甚至对抗式解读。通览样本后发现,虽然文章多是以通讯体裁讲述故事,但由于篇幅受限不能形成较好的语境让受众深刻领会胡杨精神,多是停留在强调奉献的表面,忽略外群体受众对胡杨精神渊源的认知空白。《兵团日报》在编码时应注重对语言符号的选择,多选取、运用外群体熟知的符号进行语义建构,打造共通的意义空间,从而使外群体受众对符号意义产生一致性的解读。
(二)典型宣传居多,应创新宣传方式
对于胡杨精神的传播而言,《兵团日报》可视为宣传媒体。虽然在宣传中已有多处改进,如利用文学手法讲故事、“画说兵团”版块将新闻报道进行可视化叙事处理从而对受众进行软性疏导,但还是少不了典型宣传的诟病。在“人物周刊”中,典型人物因公殉职的光辉形象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因工作性质和所处环境的差异,受众难以将莫有效地转化为取效行为,“言即行”的效果自然无从谈起。在新时代背景下,《兵团日报》应对胡杨精神有新宣传,继续加强宣传理念的创新意识,把握宣传规律,将胡杨精神这一抽象事物概念化后先入为主地在受众头脑中沉淀,并善用民间话语与受众间展开平等性对话,不着痕迹地将行事行为的言外之意有效传达。
参考文献:
[1]高汝东,杨桂臻,“胡杨精神”与塔里木大学人文情怀教育[J].科技视界,2016(07):53+82.
[2]陈海庆,张绍杰.语篇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6):420-426+481.
[3]崔蓬克.言语行为视角下的政府微博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郁轩,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肖涛,导师,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