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劝说”言语行为的界定探究

2017-03-24张会美

卷宗 2016年11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中韩

张会美

摘 要:劝说言语行为无所不在,对亲人、对朋友、对上司等,甚至于对陌生人都离不开劝说。然而,从语言学的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到底什么样的言语行为才符合“劝说”的定义,成为了语用学中的一个研究课题。本文以西方语言学理论、中韩两国对“劝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试归纳中韩“劝说”言语行为的界定。

关键词:劝说;中韩;言语行为理论

1“劝说”与语用学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英国的马林偌夫斯基(Malinowski)于1923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这一概念。1955年,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建立了言语行为理论。之后,更是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即“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以言行事”即说话人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以言行事”是说话人表达交际意图和目的的一种行为;“以言成事”指前两种言语行为对受话者所产生的效果。

奥斯汀的学生塞尔(Searle)他将奥氏的“言语行为三分说”改造为命题内容和以言行事。塞尔认为,以言行事的实施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基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预备条件和真诚条件,并将言语行为重新划分为: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态类和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等五大类。

“劝说”是一种言语行为。可以明确的是,它属于塞尔划分的指令类间接言语行为。

2 中韩“劝说”定义

从言语行为的角度来看,国内外对“劝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西方语言学家对“劝说”的定义:Fotheringham(1966)提出“劝说”是由于施事者给出的信息而对受施者产生的一系列影响。Burke(1969)认为“劝说”行为是符号一方使用者对另一方使用者所产生影响的行为。Borchers(2002)的观点则是交际双方共建语意,某一个体或集体使用语言和(或)图像策略使受动者与之达成共识。

如果按照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劝说”应该属于指令类。???(2007:10)整理了Tsui(1994:173)关于指示类的划分。其中,对“劝说”的说明为:“听者没有听从话者的义务,大部分是由于话者认为这样做会对听者有好处,但是接受与否完全取决于听者。”另外,???(2014)在对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中的指令类(???)进行解释时,用到了“??”(命令),“??”(助言,建议),“??”(哀怨,哀求,恳求,苦求),“??”(企图,试图)等词进行了解释。这些词语可以看做是“劝说”言语行为实现的方式和过程,包括话者的语气、真诚度和目的等。

《???????》对“??(劝说)”的解释为:“ ???? ??,?? ?? ?”。而这里“????”的解释为“ ? ???? ?? ??? ?? ?? ??”。意思是“为了使对方醒悟,而讲明道理”。故韩语国语大字典里“劝说”的定义为:为了使对方改变思维、态度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产生的言语行为。

国内学者对“劝说”的解释:许彩云(2002)提出,劝服类言语行为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发话者通过陈述一定的理由后施加某种情感的影响,促使受话者愿意采取发话者所指出的行为趋向。匡玉梅(2003:121)认为,劝说,也叫說服,是人际之间施加影响的一种直接形式。它是指运用一些可以自由取舍的论据,以影响人的信仰、价值观、态度或行为。

现代汉语对“劝”的解释为:

①奖励,勉励;②劝导,劝说;③勤勉,努力;④助长,辅助。---《汉语大词典》

①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规劝,劝导,劝解;②勉励:劝勉。---《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对“劝说”的解释为:劝人做某种事情或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

综上所述,西方的学者对“劝说”的定义较为宏观,韩语和汉语里对“劝说”的解释较为具体,而且基本没有太大出入,涉及到的有话者的态度、真诚度和添加理由等观点。

3 中韩“劝说”适用条件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中可知,“以言行事”是说话人表达交际意图和目的的一种行为,故“劝说”符合这一定义。而从“以言行事”四原则和“劝说”的定义出发,可知“劝说”须满足的条件为:

1)基本条件/话语目的:讲话者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事。

劝说的目的是话者希望通过一种非强制的方式使听者遵从自己。这种方式不是简单粗暴的威胁、暴力行为,而是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的方式。如,

[1]白莉苹说得兴奋了,用胳膊抱住道静的肩膀,亲切地在她耳边放轻了声音,“算了,小林,我虽不革命,也不是反革命。我劝你趁着年轻找个好丈夫,快快乐乐享几年福。何必奔波劳碌?结果还不是白闹一场!怎么样?还听不入耳吧?——以后你会明白的!”---杨沫 《青春之歌》

这里的话者白莉苹在劝说小林放弃革命道路时,虽然用了反问等修辞语气,但是字里行间还是希望小林能够权衡利弊,认识到革命的辛苦,最终改变想法,而不是用命令的语气压制别人。

2)真诚条件:讲话者要听话者采取行动。

话者真诚希望听者可以在态度、思想或行为上与自己达成共识,并按照自己的要求采取行动。如果话者是出于其他的语用意图,则不是劝说言语行为。

3)先决条件/预备条件:讲话者尽力使世界与词语相符。

话者相信听者有能力执行自己提出的行为趋向。

?话者认为,他与听者已经存在分歧,目前不通过沟通,听者不会轻易与自己的思想、态度达成一致,并采取行动。

[2]“?? ????? ???? ?????. ?? ??? ??? ?? ? ??? ????.”---????, ???? ??

[2]中,话者相信听者有“???(?)”的能力,而且目前的情况是存在“进去不进去”的小分歧,不通过沟通和努力,听者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采取“进去”的行为。

4)命题条件/命题内容:在将来釆取行动。

话者提出使听者改变态度或行为的趋向。

,话者阐述听者改变态度或行为趋向的理由。

一般来说,劝说必须具备以上至少一个命题条件。 或?根据语境,有时都可以省略。

[3]“你去吧,家里有我呢!就当是旅游也不错呀!”丈夫的理解使她十分感动。---新华社2004年9月份新闻报道

[2]和[3]中,首先都有趋向动词的表达“?????”和“去吧”,表明了话者希望听者采取的行动为“进去”和“去”;其次,在表明行为趋向后都加了理由,“?? ?????...?? ??? ??? ?? ? ??? ????.”与“家里有我呢!就当是旅游也不错呀!”由此,也可看出,趋向语与理由没有固定的顺序,有时趋向语在前,理由在后,有时反之,有时理由位于趋向语前后。

由于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普遍理论,韩国的指示类(????)也符合这四个条件,这一点从???(2000)与???(2007:163)对其之解释可以得知。此外,??? (2007:11)中通过表格得出,“劝说”是对听者有好处,对听者的行动要求有一定的强制性,听者与话者之间存在上下关系,行动主体为听者。

4 小结

在综合了言语行为理论和各种参考文献后,笔者比较同意的观点为黄彬(2012)提出的两分法:从广义上看,“劝说”是指施动者通过各种非强制性手段,以影响受动人的态度或行为,最终使受动者与之达成共识的行为。从狭义上看,“劝说”是指劝说言语行为,即在交际过程中,话者使用多种语用策略,以非强制手段影响或转变听者的态度、思想和行为,使听者愿意采取话者所提出的行为趋向的言语行为。另外,针对韩国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劝说”大部分为对听者有好处,有时也可对两者皆有好处;对听者的行动可以没有强制性或者轻微的强制性;听者与话者之间不一定存在上下关系;行动主体为听者。

在句子划分上,首先,可以认定带有标记的“劝”,“???”等语句为劝说言语行为表达;其次,从语气出发,无标记的命令、建议、请求等语句也可以列入其中。???(2007)引用Tsui(1994:173)时,将塞尔(1972)有关指示类言语行为重新进行了分类,即邀请类和指示类,其中将指示类中的劝说(??)下标注“提议”(??)。由此可见,劝说言语行为有时也包括请求、建议等语气表达;最后,一部分作为附加语的警告(话者并不是真正地对劝者构成威胁)等也是劝说言语行为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 ?????? ??? ?? ?? -??? ??? ????- ??????, 34? 0?.

2.黃彬,汉语劝说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以《红楼梦》为例,2012,硕士论文

3.《???????》--http://stdweb2.korean.go.kr 4.CCL-http://ccl.pku.edu.cn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理论中韩
中韩30年 新挑战与新机遇——第十届中国论坛侧记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郑东燕(韩国)作品选登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宁钢(中国)作品选登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美剧中拒绝策略的研究
中韩两国高校翻译专业设置现状考察——以中-韩翻译专业为中心
中韩FTA框架下贸易便利化的若干思考
中韩因“脱北者”隔空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