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2020-12-21孙金权王梦蕾王洁宜许思佳裘生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制中医学职业规划

孙金权王梦蕾王洁宜许思佳裘生梁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之最[1]。目前医学专业毕业生总量已超过医疗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关研究表明,医学类专业长学制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准备,但缺乏职业认知、职业发展、职业规划与探索等能力,进行职业规划的自主性还不够[2]。随着我国医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坚持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培育万众创新、支持大众创业,是目前解决医学生就业矛盾、促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5+3”一体化培养是一种医学院校近年来推行的长学制培养方式,即八年一贯制本硕连读,前5年基本按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培养,学生在完成5年相关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后,无需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直接进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再经过3年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3]。医学专业学生实行“5+3”一体化培养能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有机衔接,但这种长学制培养具有培养周期长、学科难度大和财力物力投入大等特点。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式,探索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提高中医学专业长学制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2至2016级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发放问卷总计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80%。其中男生64人,占总人数的25.91%;女生183人,占总人数的74.09%。中共党员34人,占总人数的13.77%;共青团员205人,占总人数的82.99%;群众8人,占总人数的3.24%。本科阶段147人,占总人数的59.51%;研究生阶段100人,占总人数的40.49%。

1.2 调查研究设计 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在查阅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培养方案与培养全过程的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本科与研究生阶段衔接问题问卷调查表》(以下简称问卷调查表),作为调查工具。问卷调查表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指导和创新创业5个方面。经检验,该问卷调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等。

此外,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抽样选取20名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并采取质性研究方法汇总访谈资料,作为问卷调查结果的补充和深化。

2 结果

2.1 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行为选择及现状研究

2.1.1 自我认知现状 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的过程,自我认知的内容主要包含个人的价值观、兴趣、性格和能力等方面,自我认知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明确程度[4]。

调查显示,64.78%的学生清楚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劣势,而其余学生表示不清楚,甚至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认识自我是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人职匹配是合理规划的关键。从调查结果来看,仍有许多学生对自我剖析不够深入,对自我的认知不足。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对于自身学习目标,96.76%的本科阶段学生认为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与同学相处能力(69.23%)和老师的交流能力(56.68%)次之;90%的研究生则认为论文写作能力尤为关键,科研能力(86%)和与导师交流能力(75%)次之。由于不同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学生观念也随之改变。本科阶段以夯实基础、积累专业知识为主,而研究生阶段则重视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参加规培,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从本科过渡到研究生阶段,面对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内容,部分学生不能适应甚至陷入心理危机。因此学校应根据本专业培养要求与学生需求,合理安排好理论课与临床实践的比例及时间。

2.1.2 职业认知现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身条件,认清现实环境,方能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作为医学生,对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和职业要求等方面的熟知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25%的研究生非常喜欢医生这个职业,67%的研究生较喜欢医生这个职业,而8%的研究生较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基于兴趣选择了中医学专业;而对于创新创业,81.3%的学生表示未考虑过。

进入研究生阶段,学生近距离、多方位地深入临床,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67%的学生表示进入临床后工作十分繁忙,休息时间很少;50%的学生认为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保护医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52%的学生曾遭遇过患者或家属的无理取闹以及严苛要求。此外,部分学生还存在与带教老师,以及与其他实习同学之间沟通困难等问题。工作繁忙、医患矛盾等,使得部分学生对医生职业望而却步,调查显示,19%的研究生毕业后不打算从事医疗行业。

2.1.3 职业规划现状 职业规划作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提升就业能力的助推器,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知识储备并结合市场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导向性方案。“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职业规划对其发展大有裨益。

调查显示,本科阶段学生未来3~5年的学习和工作计划主要与研究生阶段学习有关,包括研究方向的选择、研究生导师的选择等。在研究生阶段,40.16%的研究生对于未来3~5年的学习和工作有明确的计划,仍有39.68%的研究生对于未来3~5年的学习和工作缺乏明确的计划,另外2.43%的研究生则表示没有考虑过相关问题。在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途径选择意向调查中,5%的研究生计划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19%的研究生毕业后打算从事与医疗相关的行业(如医药企业)或其他行业,74%的研究生倾向于在医院从事医疗工作,仅2%的研究生具有自主创业的意向。岗位、薪酬高低、单位地点和个人发展空间等多个因素影响着研究生的选择。由此可见,仍有许多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要价值及其必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导致其后期出现研究方向及职业选择困难。

2.1.4 职业规划指导现状 转段仪式标志着长学制医学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身份的转换。84%的学生认为学校现行的转段仪式对于自身身份的转换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而16%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由于临床工作节奏快、与患者交流不畅等因素存在,部分研究生认为自身无法很好地适应临床;同时研究生阶段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也更高,学生在规培期间除了临床工作,还需要参加各类课题申报、学术研讨交流,同时还面临发表学术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并且,由于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对职业认知度较低,导致其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心理落差较大,存在与导师交流不充分、自身无法达到导师期望值等问题。因此,从本科阶段进入研究生阶段的衔接非常关键,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指导,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现行转段仪式举行时间较迟、形式较单一、指导作用不明显,有待改进与加强。衔接阶段学校不仅需要教导学生如何遵守医院规则,如何顺利完成科室轮转等,也应对其心理变化、人际交往能力、工作和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研究生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作为学生重要的引路人,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号召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而对于职业规划指导课程,69.88%的学生支持学校开设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程;72.07%的学生知晓学校已配备专门的指导机构和指导老师,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指导课程有着需求。但学校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内容和指导方式还不够完善,需要根据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

2.2 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现状研究

2.2.1 医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现状 国家鼓励和提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使医学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和认知,调查显示,73%的学生支持医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23.76%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风险大,不敢轻易尝试;3.24%的学生反对医学生创新创业,认为其违背了医学生的初衷。对于政府出台的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法规和政策,46.56%的学生表示不关注。医学生课业繁重,必修课程占据大量时间,并且需要经历各科室轮转实习以及两次规培,而创新创业课题存在选题难、结题难、经费匮乏和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对参与者的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要求高,因此有些学生知难而退,选择主攻专业知识。

可见,由于医学生课业压力繁重、创新创业的宣传不够深入和相关教育形式单一等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在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中并不受关注,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意愿也并不强烈。

2.2.2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驱动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形势,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老龄化,大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各部门日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这些都给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广阔前景。然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校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创新创业缺乏相应平台、经验与能力不足,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仍面临着巨大挑战,亟待突破。目前我校中医学长学制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中,创新创业课程主要作为选修课。从访谈的反馈来看,学生对其认可度不高,普遍反映创新创业课程“学分低”“课程枯燥”“考核方式单一”等。学校专兼职创新创业教师缺少实际的创业经验,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另外,经验不足、资金短缺、专业知识技能不足、创业方向不明确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等是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因此,大部分学生表示在有固定收入、有自己的科研成果或专利以及就业情况较差时才会选择创业。

2.2.3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 开展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如资金扶助、模拟实践平台支持、创业部门的指导和创新创业的培训等。36.44%的学生认为未来创业的方向可以与中医学专业不相关;25.10%的学生认为创业方向应与专业相关,但关联度可以不大;34.01%的学生认为创业方向与专业的关联度应较高;4.45%的学生则认为需要与中医学专业密切相关。结合相关访谈和问卷调查,可知许多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倾向于将创业项目与中医药文化融合。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医药产业“刚需+政策”双重利好持续加码的情况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必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但中医药文化创业项目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医药膳、中医养生等,创新性不足,容易被他人模仿;中医药项目基本采用比较传统的商业模式,市场竞争力不强等。

因此,学生应当开拓思路,既可以利用专业优势进行与专业相关领域的创业初尝试,也可以选择中医药以外的领域进行创业创新活动。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需求,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构建模拟实践平台,或成立创业学院具体负责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3 对策

3.1 多方位提升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3.1.1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能力 帮助学生认清自身性格、能力和就业现状对于提升职业规划能力十分必要,对此,学校应加强对职业规划课、就业指导课以及各类就业信息收集的重视,应建立职业规划指导部门,并配备充足的指导人员,建立长效的授课教师学习进修机制,提高指导人员专业化程度;同时创新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培养职业与就业信息收集与甄别能力。针对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应通过临床实践、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等方式,认识中医医生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从而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压力,提升工作满意度[5]。

3.1.2 加强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转段指导,提升学生适应能力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衔接阶段,是学生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本科四五年级选择导师期间,学校和学院应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全面的信息。同时可举办系列主题讲座,比如如何选择研究生导师、优秀研究生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如何兼顾科研与临床、如何进行医患沟通等,有利于学生适应转段前后的学习与生活。同时邀请研究生导师和带教老师开展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相关培训,其亲身经历过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对医学职业有着切身体验与感悟,是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规划不可或缺的指路人,学校应当和研究生导师以及临床带教老师携手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水平。

3.1.3 完善课程设置,增进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现有医学院校多采取本科阶段前期理论学习,后期集中实习的培养方案,总体来看实践课课时相对较少,到了集中实习阶段,学生难以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增加本科前期学习阶段的实践课比重,提早让学生接触临床,有利于增进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研究生规培阶段可优化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合并重复内容较多的理论课程,适当减少理论课课时;并且依据不同科室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培训方案,提高规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学校应将职业规划指导课程融入学生的培养方案,针对不同年级分别开设相应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的理念,尽早开始职业规划。

3.1.4 疏导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医学生学业繁重,多数学生在不同阶段均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若不能调节压力和控制情绪,将不利于其职业发展。对此,学校一方面可通过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讲座等,传授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从生活点滴中入手,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在压力事件高发期,应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6]。

3.2 创新创业融入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培养全过程

3.2.1 强化创新导向,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主要场所之一,学校应建立立体化教育体系,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7]。主要措施包括:有效传递创新创业相关信息,开展创新创业分享会,提供更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学生的培养方案;开设创业基础、创新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和选修课,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同时,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全过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助力就业。

3.2.2 健全师资团队,融合科研与教学 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聘任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官员、知名学者、企业老总、优秀校友等作为学校兼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构建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学界和产业界相结合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师资队伍[8]。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的转化。鼓励师生开展自主科研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对教师的职称评聘、职级晋升和年度考核,对指导医学生荣获创新创业成果奖的教师发放专项奖金。同时可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真实创业。

3.2.3 给予资金资助,构建孵化平台 资金不足是医学生创业活动难以启动以及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项目,学校可以联合社会投资机构等其他力量一起构建资金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准备专项资金。同时,设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库,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对其中发展前景良好的创业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与孵化。利用历届校友等校外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域或行业共建创业孵化基地,满足创业的不同需要,形成“一个中心,多个基地”的创业孵化格局[9]。

4 结语

总之,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不足,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度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需加强。对此,学校应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完善课程设置,建立长效的授课教师学习进修机制,提高指导人员专业化程度,注重学生心理引导。同时应紧跟时代潮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学生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对医学生创业项目予以全方位的支持,使医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更多元化,多维度推动医学相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变,从而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循环。

猜你喜欢

学制中医学职业规划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食品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实践研究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中医学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五行真经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学理与法理:中小学学制变革的依据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学制不缩短,那要怎么改?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