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联合标准化病人考核在内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20黄月霖严小览邹树芳
黄月霖,徐 芬, 严小览,邹树芳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然而内科护理学的临床教学有着较高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方法限制了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护生普遍反映理论联系实践有较大的难度[1]。将微课和标准化病人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法应用于内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经过临床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对提高护生的临床案例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运用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起到较好的作用[2],现汇报如下。
1 微课教学方法
1.1 微课制作
具体步骤为:其一,集中备课,设计教案;其二,录制微课;其三,应用标准化病人。在第一步中,结合内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重点章节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力衰竭、胃溃疡、糖尿病等共5 个病例,案例由有着丰富临床教学经验的带教教师确定,成员分别是主任护师(1 名)以及主管护师(4 名)。标准化病人由临床带教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扮演,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对案例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的主要内容是:临床以及心理症状、潜在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的实施等。成功录制视频后,插入字幕以及图片等,让护生能够更加准确、形象地理解视频中的信息[3]。
1.2 微课内容
按照内科护理学临床教学流程录制视频,视频时间约10分钟,包括以下内容:(1)评估准备:①分析案例;②采用合适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③在一定的安静环境中交流,给患者足够的安全感,保护患者隐私。(2)评估阶段:①解释此次面谈的目的和内容,大概需要的时间;②沟通的全过程,始终体现对患者的尊重;③从一般情况开始,慢慢切入正题;④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选择提问方式;⑤采用多种沟通交流技巧,使患者始终保持正面情绪;⑥如果患者本身较为焦虑,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评估心理的负性心理效应对患者情感和行为的影响);⑦沟通结束向患者致谢。(3)完成评估过程后,护生需要清楚、直观、全面地描述结果,方便掌握实际情况与问题。
1.3 进行微课
1.3.1 学院微课教学平台的运用 按照学校教务科微课教学规定,充分发挥在线课程的作用,搭建完善的教学平台,把微课当成专项模块,根据教务科要求归纳完成制作的微课视频,护生通过个人学号便能进入平台,达到浏览、学习的目的,也可以下载视频与PPT,通过手机端、iPad 等设备查看,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自在。内容经过更新,原本的微课与视频可置入历史学习记录下,方便护生随时随地观看。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动态地掌握护生的学习情况:如点击微课的人次、在线答题的情况、在线问卷反馈的教学情况。
1.3.2 微课教学过程 研究对象为我校2014 级护理本科学生175 名,包括女生112 名,男生63 名,年龄(17.2±1.6)岁。建立护生学习的微信群,并通过微信推送通知查看微课通知。每周安排1 名教师于固定时间周五,通过微信群与护生交流,解答大家的问题。要求平均一次提问5~6 个问题,全部解答,互动频率要求达到至少一人30 次,在评估微课在线开放达到4 个月后,进行在线解答,在手机内点选答案,接着提交系统,由软件自行评分,同时给出各题正解分析。
2 评价方法与效果
2.1 评价方法
微课学习时间通常为4 个月,然后结合标准化病人考核。2017年1月,我科组建标准化病人教学团队,成员7 名,均为工龄超过7年的医护人员,通过临床症状和角色扮演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临床症状的掌握拥有同质性特征,能有效地胜任工作安排。本次考核选择了5 名标准化病人,其中2 名为男性,3名为女性。为保证考核结果的严谨性,于考核当日将标准化病人集中,在考前10 分钟发放考核案例给护生,然后随机抽取案例分别完成考核。详细步骤为:根据考号进入→抽取案例→阅读相关信息,准备→考核开始→标准化病人的运用→根据实际病情填写护理评估表、提出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措施→考核完毕→点评(根据评估表的名称、程度、注意事项进行归纳)。考核时间以15~16 分钟为宜。
2.1.1 护理评估技能考核表 结合微课内容由我院临床护理教研室制定护理评估技能考核表,该评分表的信效度为0.79,以百分制评分,90~100 分为优秀,80~89 分为良好,70~79 分为中等,60~69 分为及格,60 分以下为不及格。参与此次考核的护理专家均有着15年以上的内科临床与教学工作经验,培训旨在强调学习统一的标准。
2.1.2 微课教学运用于内科护理学临床技能评价问卷 问卷由考核相关护理专家直接审核,汇总8 项评价内容,借此增加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锻炼护患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理解患者心理,进而提升学习成效,有助于体会病患痛楚,使考核与临床经验相互融合,答案选项有两个:“是”与“否”。
透过问卷软件进行题目编辑,结束考核后,由护生通过手机进行微信答题,共发放175 份问卷并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2.1.3 护理关怀行为量表[4]主要运用于评价对患者的照护行为,可分为言语关怀与非言语关怀两个类别的12 项条目,其中言语关怀行为共包括7 项条目,非言语关怀行为共包括5 项条目,每一个条目设了两个选项,分别为:“有(1 分)”“无(0 分)”,通过计算最后得分评估护理关怀行为是否达标,0 分为最低分,12 分最高。此量表的信效度是0.76。以问卷软件进行编辑处理,标准化病人考核结束时,让标准化病人与各项观察员进行评分,并进行微信评价,本次共回收量表175 份,回收率100%。
2.2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 统计软件完成信息录入及分析,对于计数、计量资料描述,前者采用例数搭配百分比方式,后者采用的是(±s);行单一样本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教学效果
2.3.1 护生的评估技能考试成绩 优秀42 名(24.00%),良好106 名(60.57%),中等24 名(13.71%),及格3 名(1.71%),不及格0 名,良好及以上超过84%,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2 护生对微课形式培训的评价结果(见表1) 由结果可知,87.43%及以上的护生非常认可微课教学。
2.3.3 临床实践前后护生护理关怀行为得分比较(见表2) 微课后护生言语关怀行为得分、非言语关怀行为得分和护理关怀行为总分均高于临床实践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 讨论
3.1 微课在内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表1 护生对微课形式培训的评价结果
表2 临床实践前后护生的护理关怀行为得分情况(±s,分)
表2 临床实践前后护生的护理关怀行为得分情况(±s,分)
时间临床实践后临床实践前总分t P言语关怀行为得分5.76±0.87 4.88±0.70 16.39<0.001非言语关怀行为得分3.26±0.72 2.35±0.65 17.06<0.001 9.02±1.59 7.23±1.35 22.27<0.001
目前,国内护理专业教学大部分采用传统模式,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并未将临床能力培训放在同等地位[5]。这种情况下,对于护理评估能力的培养所存在的不足表现在:护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较好地运用到临床上,导致评估时无法突出重点。
此次研究是基于微课模式进行的评估技能培训,和以往的课堂模式有着巨大的不同,充分照顾了护生学习的主观意愿。护生可以通过便携式电子设备随时学习和分享,该模式也因此受到广泛的好评。微课以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同时在评估的准备阶段、内容和结果上均弹出字幕进行提醒,护生可以多次学习微课中示范护士与标准化病人的对话,对需要评估的内容进行准确描述。通过研究,有84%以上的护生的考核成绩超过80 分,评价为良好和优秀。由此可见,微课学习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生的沟通及自学能力。不仅如此,通过研究[6]发现,护生人文素养直接反映出个人软实力,人文关怀的作用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因此,人文关怀素质必须引起护生的重视,特别是存在特殊疾病特征与心理状态的病患,要求护理人员能由内心深处尊重病患,除了拥有专业的技能外,还应具备人文关怀精神。研究发现,利用微课学习与训练,能够让护生认识并重视关怀的意义,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3.2 标准化病人在考核中的作用
护理模拟教学及考核期间,标准化病人发挥了巨大作用,站在患者的角度,结合护生实际沟通能力与素质进行评价,结果更加真实,更具有说服力[7]。临床教学内容及标准化病人考核内容再现临床工作场景,两者之间非常一致[8]。也就是标准化病人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准确地表现出急重症患者临床症状[9]。被考核护生怎样和真实的患者展开交流,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在真实的沟通情境下,同时按照标准化病人实际需求进行处理,从心理层面提供相应支持[10],对于护生来讲属于共情式教育,有助于护生进行换位思考,有效地提升沟通水平。不难理解,临床考核期间,通过标准化病人能够保证结果更加真实、准确[11]。
3.3 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还有以下问题需要处理:微课制作尚不完善,必须尽可能补充相关案例;在许多因素共同制约下,视频拍摄有所欠缺,不能全面体现护士语言之外的交流技巧,例如眼神交流、表情变化等;微课后期制作阶段,必须重视心理症状鉴别内容,使护生学习、认知更加容易;加快网络化建设发展步伐,比如研发手机App 客户端等。
4 结语
在内科护理学临床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契合数字时代发展背景,有助于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易于实现,具有自主学习的优点,可提高培训质量及人文关怀意识,故而受到护生一致好评[12]。在教学中引进标准化病人考核教学法,采用多种全新教学方法,比如基于问题的教学(PBL)、情景模拟等[13],可以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语言沟通及人文关怀能力,也可以丰富内科护理学临床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