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SD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研究进展

2020-12-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3期
关键词:颌面部换药负压

冉 娟

(重庆市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 400000)

VSD技术由德国Fleischmann博士[1]在1922年首创,1994年裘华德教授引进中国[2],首次应用于普外科,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其逐渐实践、改良应用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并取得不错的效果。本文对近年来VSD应用在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浅谈护理体会。

1 VSD的特点分析

1.1 概念

封闭负压引流术(VSD)系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在创面上,在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然后将引流管连接负压源,利用负压控制进行有效引流,从而促进感染创面的快速愈合。

1.2 VSD的优势

(1)在以往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方法中,治疗过程往往所需的时间较长,而且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复杂,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需要接受多次换药,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同时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较大。而VSD在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的主要优势,是可缩短治疗颌面部间隙的时间,减轻患者换药次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生物半透膜的覆盖使创面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隔绝外界环境,防止创面污染,降低创面感染率③。

(2)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预防与控制感染的扩散,如果治疗方式不得当,不仅原本的病情得不到治疗,同时还可能导致感染的扩散和加重。而VSD持续可控的负压作为动力,持续引流出创面及腔隙内的渗液,有利于创面感染控制。

(3)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最终需要保证患者的创面能够得到愈合,尽量恢复本来的组织状态,但既往的治疗方法,或能够将感染控制住,但是对患者创面的愈合促进作用却并不是非常理想,很多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实现创面愈合,而且愈合后的组织效果不甚理想。而VSD负压引流可使得周围毛细血管增生,高效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创面的组织生长,益于创面愈合。

(4)最后,以往对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多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显然这对于患者带来的治疗创伤是较大的,而VSD和既往的治疗方式相比较,能够可缩小手术创面,减少瘢痕,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创伤。

2 VSD在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指口腔颌面部以及颈上部潜在性筋膜间隙所发生的一类细菌性炎症的总称,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起病急、发展快,治疗不及时随时危机生命。传统的治疗一般是手术切开引流,换药、冲洗脓腔,患者住院时间长,换药次数多,疼痛感强。VSD技术出现后,其在各种感染创面的治疗中获得应用、改良和完善,使其技术水平越来越成熟。我国引进VSD技术后,进行探索研究,逐渐应用于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中,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4]。从当前的诸多临床研究成果来看,VSD技术的应用,都对患者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因此显然该项技术是值得推广的。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客观的认识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中,VSD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颌面部组织结构的复杂,突出部位较多,活动频繁,VSD的封闭效果较其他部位差,漏气风险增加。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后进一步的实践探索,优化VSD的使用。

3 VSD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VSD装置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VSD治疗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技术是负压引流,也就是说提供有效的负压引流是重中之重。不过,从长期的颌面部间隙感染VSD治疗护理实践情况来看,VSD装置可能会发生堵塞的问题,这就会影响到负压引流,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带来阻碍。管道堵塞会导致VSD敷料鼓起、管型不存在等。为此,在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装置的检查,既要检查装置的整体运行情况,更要注意是否存在堵塞等情况,一旦发现,及时排查原因,看负压源连接是否完好,压力大小是否合适,患者体位有无压住管道。根据相应情况,及时处理。持续或间断的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可预防管道堵塞。

总之,VSD在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保持不间断的、合适的负压,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一般压力值为-125~450 mmHg。临床实践中,创面敷料呈明显塌陷、VSD创面有明显管型可判定负压处于有效状态。护理时,及时观察,异常及时处理。

3.2 创面疼痛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在VSD的护理中,疼痛较为常见,会为患者带来严重不适,会影响病人的心理,继而影响患者的康复,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一方面,VSD在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虽然避免了患者切开手术,但是其依然会给患者带来治疗所造成的疼痛感,这会使患者承受非常大的身心压力[5]。因此在护理中,应当及时使用疼痛评估单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性质、程度,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治疗⑥。在操作过程中,要动作轻柔,多予以人文关怀,减轻患者不适:积极的心理疏导,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创面出血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VSD的禁忌症为活动性出血。因此,在术后必须要加强对患者引流液情况的观察,同时还需要做好清楚、明确的记录,如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以及量等等,如果发现了异常,必须要立即上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不能延误[7]。术后患者,嘱患者头部活动缓慢,预防出血。定时查看负压大小,以免压力过大,引起出血。

4 前景展望

VSD作为一种创面修复的新方法,以其独有的优势促进创面快速愈合,且操作简单,性价比高,能减少面部瘢痕,已较多应用于颌面部。目前,我国在VSD的护理中仍存在一些欠缺,护理操作待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因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探寻更优的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治疗护理。

猜你喜欢

颌面部换药负压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