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

2020-12-20王巧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3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传染病流动

王巧荷

(西安市长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00)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服务对象是流动儿童,围绕乙型肝炎、乙型脑炎以及结核病等在儿童中危害较大的传染病,按照规划的免疫步骤,对流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从而提高他们的免疫力,更好地预防上述传染病[1]。流动儿童免疫规划造福了很多流动儿童,使他们免受传染病的威胁,且因成本较低、操作比较简便,正得到行业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

1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

流动儿童“八苗”接种情况:我国流动儿童的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率、卡介苗接种率、麻疹疫苗接种率以及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均未达到全国儿童计划的要求,甚至在某些经济发达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流动儿童“八苗”接种率不足85%。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受疫苗接种不全面的影响,我国流动儿童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以及脑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全国儿童的平均值,甚至在某些经济发达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病率比全国儿童平均值高十几倍[3]。

流动儿童传染病疫苗接种率不高的原因,一方面,受家庭因素影响,即受父母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他们未意识到给孩子接种传染病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很多父母并不主动配合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4];此外,接种传染病疫苗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而很多流动儿童的父母只是很普通的工人,没有经济能力用以支持孩子接种疫苗。另一方面,政府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方面的财力投入不够,基层医生并没有很好的工作待遇,致使很多有能力的年轻医生不情愿去基层工作,而对于流动儿童传染病疫苗接种工作而言,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对医生的考验很大;此外,我国很多城市的社区服务中心因医护人员人手不够,未充分宣传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整个城农村也就普遍不重视流动儿童传染病疫苗接种工作,意识不到给自家孩子接种传染病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管理对策分析

2.1 充分宣传健康教育理念

流动儿童的父母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意识不到给自家孩子接种传染病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上我国很多城市的社区服务中心因医护人员人手不够,未充分宣传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整个城农村也就普遍不重视流动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因此,可以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用好互联网、新闻媒体以及短视频传播平台等媒介,或者村里的黑板报、宣传栏和小黑板,充分宣传健康教育理念,带动儿童父母主动学习健康医学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流动儿童父母的健康教育意识。此外,还可借助4.25免疫规划宣传日,充分宣传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教育理念,加大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宣传力度,借助舆论力量,使得流动儿童的父母从根本上意识到给孩子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各村村民需要加强与村委会的联系,各小区居民需要加强与居委会的联系,村委会和居委会定期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调查各年龄段的流动儿童数目,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逐家造访,并做好记录,确保一家不漏。新生儿出生医院在新生儿后需要在二十四小时内接种乙肝、卡介苗疫苗,并下发接种证明,填写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并上传,并告知一月内在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预防接种证卡。对于公安部门,则需要将流动人口调查资料及时反馈给卫生防疫部门,对于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需要借助网络媒介,充分宣传健康教育理念,上幼儿园、上学都需要查验接种证明,从而约束流动儿童家长,务必提高流动儿童疫苗的接种意识。对于流动儿童父母的领导而言,也应该强化健康教育意识,给流动儿童父母自由的时间出去带孩子接种疫苗,不能因此克扣工资。

2.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待遇

免疫规划工作对我国我国卫生工作来说十分重要,并且有效开展免疫规划工作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对于提高流动儿童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这便需要各级财政部门能够加大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投入力度,增加使用经费,每年将其纳入到财政预算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应提高财政投入的比例。除此之外,还应提高免疫工作人员的待遇,稳定人才队伍建设,这样才能确保免疫工作的顺利展开和有效实施。

2.4 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活动能够有效提高疾控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了能够解决免疫预防人员匮乏、人才队伍建设不合理、梯度断层等关键问题,应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并且制定专门的考核机制,预防接种人员通过考核方能上岗,全方位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而有效提高预防接种工作的整体质量。

2.5 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规范管理流动儿童

可以使用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作用。对于不久前迁入本地的儿童家长,通过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查询,了解接种儿童信息,并且与之前其他门诊的相关信息相结合,制定接下来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管理的连续性,严格避免错种、误种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对于在本地居住达到3个月的儿童,严格遵守本地儿童管理制度,未满三个月的则不需要迁入本地管理中,只需要异地接种处理便可。外省临时前来接种的儿童也需要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建证建卡工作的完整性[5]。第二,儿童出生一个月内建证建卡,应进入到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中。使用产科平台根据居住地查询功能搜索和下载没有建卡的儿童,将名单下载出来并进行电话核实。将儿童预防接种档案应用于信息系统中,通过多种形式告知家长按时接种疫苗。第三,将搜索到的流动儿童登记信息等机遇登记表中,定期对登记表进行整理,查明儿童居住情况,对于迁出儿童应叮嘱家长将信息转到新迁入地区门诊进行管理。第四,要平等管理流动儿童及本地儿童,使全部儿童均能享受到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在考核方面,不仅要对本地儿童的接种率进行考核,同样也要对流动儿童的加中旅进行考核,并且将流动儿童管理纳入到考核工作中。

2.6 规范门诊建设

严格遵循数字化接种门诊的要求进行设置,按照相关要求设置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等,接种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多于五人,双休日至少开房一天进行接诊,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提高便利。除此之外,还需要政府在互联网相关信息平台公布接种门诊名称、地点等相关信息。

3 结 语

本文分析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我国流动儿童的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率、卡介苗接种率、麻疹疫苗接种率以及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均未达到全国儿童计划的要求,流动儿童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以及脑炎等疾病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全国儿童的平均值,主要受到流动儿童父母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他们未意识到给孩子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继而,讨论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管理对策,如充分宣传健康教育理念、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如各村村民需要加强与村委会的联系,各小区居民需要加强与居委会的联系,切实提高流动儿童父母的健康教育意识,推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传染病流动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流动的光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流动的画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