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12-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3期
关键词:质量指标呼吸衰竭呼吸机

陈 敏

(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有创机械通气是ICU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连接呼吸机后,患者的活动范围将大幅度受限,其自身的控制能力也显著下降,这会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较大的痛苦[1]。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样本,着重讨论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样本,入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为呼吸衰竭,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且不存在严重的精神类病症、内分泌系统疾病、重要脏器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况。入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确认书。将全部入选患者通过数字随机表划分为两组。参照组病例共计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平均为(65.23±3.23)岁;观察组病例共计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平均为(66.76±3.76)岁。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含口腔护理、病房环境护理、排痰护理等。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增加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1)严格遵循消毒隔离制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2)体位护理:定期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以防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对于接受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需确保患者头部抬高大于30°;(3)呼吸道护理:对呼吸机管道实施定期消毒处理,消毒频率为每周一次,湿化杯内的灭菌注射用水需每天更换一次,予以患者呼吸道湿化处理;(4)排痰与吸痰护理:护理人员需预先准备两套排痰装置,一套用于人工气道吸引,一套用于口鼻腔吸引,人工气道和口鼻腔均需吸引时,不同部位的先后顺序如下:声门下吸引→人工气道吸引→口鼻腔吸引;吸痰过程中,需避免长期同一部位操作,吸痰动作轻柔,操作时长不得超过15秒;(5)日常护理:保持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清新,病房清洁,定期对病房内的相关设施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同时予以患者皮肤清洁护理;(6)其他护理:对于易感染的高危群体,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性各类措施,同时通过相关措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2)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发症:口鼻黏膜损伤、声带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

(3)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组间对比。生存质量评分标准为生存质量量表SF-36,包含生活满意度、社会评价、健康得分、情感指数等项目。各项目的分值区间均为0-100,生存质量的良好度与分值呈正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s”;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率。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对比(±s)

?

2.2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

参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0%、3.00%,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

2.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参照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健康得分、社会评价、情感指数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依次为(78.23±6.34)分、(74.92±6.45)分、(72.24±6.23)分、(76.33±6.24)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健康得分、社会评价、情感指数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依次为(86.73±6.83)分、(86.34±6.73)分、(89.83±6.52)分、(88.42±6.42)分。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健康得分、社会评价、情感指数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

3 讨 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创新点在于转换护理人员的传统护理意识及护理操作的传统模式,创建和谐团结的护理团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2]。优质护理模式强调患者至上的护理服务理念,有利于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进程,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纠正患者的不良就医行为及负性情绪,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达到优化护理服务质量的最终目的。相关研究指出[3],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降低口鼻黏膜损伤、声带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次研究发现,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健康得分、社会评价、情感指数等生存质量指标评分均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提示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而且能够为医护安全提供良好保障,有助于创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质量指标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茶叶籽油精炼工艺条件对其质量指标的影响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