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仑预处理方案治疗MM在AuSCT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2020-12-20邓春娥
邓春娥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陕西 西安 71000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大部分患者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最终导致器官或组织损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硼替佐米及大剂量美法仑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的有效手段,患者对预处理方案耐受性较好。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口腔黏膜炎、腹泻、发热、等。因此,在美法仑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期间,针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介绍
选择我移植中心2019年10月~2020年3月10例接受美法仑预处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6例,女4例,年龄48~55岁,平均年龄(48±0.7)岁。10例患者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均应用硼替佐米治疗6个疗程,疾病处于完全缓解期,为取得更好的疗效,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1.2 方法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冷冻: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采用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化疗后监测血常规,当白细胞计数将至1.0×109/L以下,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至采集结束,均采集两次。将采集的足量单个核细胞数和CD34+细胞数直接置于-80℃温度的冰箱冻存。
预处理方案:10例患者移植前4、3天静脉输注大剂量美法仑200 mg/m2作为预处理方案。
回输:停用美法仑48小时后分两次输注自体造血干细胞,输注前给予细胞复苏,输注最快速度达100-120滴/分。
对症支持治疗:肠道准备、PICC耐高压置管、入住无菌层流病房、无菌饮食。给予水化、碱化、止吐、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
2 结 果
造血重建: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在移植后8±2天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
不良反应: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不同程度发生胃肠道反应;7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按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标准,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1例;5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腹泻;2例患者在骨髓抑制期发生高热,最高体温38.9℃;均经过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上述不良反应症状好转治愈。
3 讨 论
3.1 美法仑预处理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生的恶性肿瘤,常规化疗完全缓解率较低,起效较慢。随着沙利度胺、硼替佐米、美法仑等新药加自体移植技术的应用,患者完全缓解率得到提高,并延长无疾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3.2 护理
3.2.1 用药护理
10例患者均在移植前4、3天静脉输注大剂量美法仑,同时给予水化、碱化、止吐、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根据美法仑说明书,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8.6 ml的溶解美法仑,配置成浓度为50 mg/10 ml的美法仑溶液,遵医嘱抽取患者所需美法仑溶液体积,加入到适当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中,最终配置成终浓度为0.45 mg/10 ml的混合溶液,通过中心静脉导管4小时内输完,保证溶液在室温下的稳定性。配置时遵循化疗药物配置流程,并按照当地有关细胞毒性药物处置法规销毁。
3.2.2 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
美法仑IIb期研究显示,3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13%,1级、2级发生率分别为25%和16%。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较高,口腔低温治疗可降低大剂量美法仑导致的严重黏膜炎发生率。因此在输注美法仑前三十分钟开始间断给予口腔冷冻疗法直至结束后两小时 ,同时在移植期间使用碳酸氢钠漱口水及氯已定漱口水交替有效漱口每日4-6次,可有效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对于已发生OM的患者,根据OM分级及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相应的措施,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利多卡因等药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OM症状。
3.2.3 腹泻护理
5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腹泻,腹泻持续时间5~8天,为糊状大便和稀水样便,3~10次/日,体重减轻2~4 KG,遵医嘱给予蒙脱石散止泻治疗,同时遵医嘱抗感染、补液治疗。加强肛周皮肤护理,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每日坐浴1~2次,必要时涂抹皮肤保护剂。
3.2.4 胃肠道反应护理
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不同程度发生胃肠道反应,遵医嘱使用止吐、镇静药物,鼓励患者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已保证机体所需营养。
4 小 结
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手段,针对移植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预防药物副作用,减轻并发症,促使患者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