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2020-12-20格日乐朝鲁门
格日乐朝鲁门
(兴安盟人民医院呼吸内二科,内蒙古 兴安 137400)
针对本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针对老年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比了不同类型的因素在老年呼吸道患者患病过程中的影响情况,分类讨论不同类型影响因素的影响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选取了院内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共计12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为68.23±5.42岁,年龄分布为57~80岁。患者病程2~13年,平均病程为5.72±2.11年。在本次调查中,患者合并疾病类型包括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支气管炎以及糖尿病等。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确诊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患者不存在严重肝肾类型疾病;患者年龄在55~80岁。
排除标准:未签署知情通知书或者不同意参与调查的患者;存在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完成调查的患者。
1.2 方法
在研究中采取回顾性分析整理的方式,对12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并与患者在院期间接触的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分析老年人出现呼吸道疾病的相关因素,同时根据治疗过程要求与标准化作业内容积极开展治疗与护理工作,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后期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2 结 果
本组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数为20例,占比50%,泌尿系统感染数为10例,占比25%,消化系统感染患者10例,占比50%。综合上述数据,老年群体中呼吸系统感染属于最为常见的感染类型。
3 讨 论
3.1 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可以具体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1.1 生理因素
从生理层面上来看,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我们不难发现,老年患者存在身体体质较差、机体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同时由于呼吸道的抵抗能力不足,整体免疫力较低,所以很容易出现感染问题。要想从生理层面上进行预防,需要进行反复的免疫训练并做好长期护理工作。
3.1.2 心理因素
从心理层面上进行分析,老年人普遍存在基础疾病较多的问题,一些患者更是存在多种类型的严重基础疾病,这导致其本身的机体免疫力不足。另外,从免疫水平上来看,由于长期反复治疗,病程较长,无论是从个体还是从家庭角度上都会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证实,相当比例的老年患者都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的问题,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没有治愈,生活力不从心、无法自理,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阻碍了治疗的进程。另外,由于治疗引导不到位,护理过程中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快速上升。
3.1.3 环境因素
从环境因素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老年人长期住院卧床,陪护的人员较多较杂,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空气的净化处理,同一个房间内飞沫出现重复传播的可能性较高,从而出现病情反复的问题。另外,一些医院本身缺乏隔离设施,导致防护水平不足、消毒不足,这也导致细菌传播的速度增加。
3.2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预防护理措施
结合上述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要想解决患者易感问题,需要提升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提升人员素质,并做好针对性的护理防护,现总结预防护理策略如下。
3.2.1 提升呼吸内科质量管理水平
随着护理技术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医疗设备与治疗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抗生素的应用也缓解了患者的负担。但是,疾病感染的问题要想得到解决,依然需要进一步做好预防感染的管理工作,通过提升呼吸内科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影响,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情,避免出现新的反复。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着重加强人员的监管,避免人员流动出现细菌进入的问题,避免患者受到感染目标的影响。
3.2.2 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专业的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护理技能与相关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特别针对患者的心理层面的护理水平。通过提升专业知识,进一步熟悉人员的心理状态,可以指导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护理技术水平。在本次研究中,针对120例患者进行了感染因素的分析,发现大多数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都存在情绪波动的问题,这些负面情绪的存在会导致患者焦虑、抑郁,同时出现治疗的依从性下降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治疗的进程。患者要想尽早康复,就必须要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科学护理,同时也要引导患者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水平,了解病症的起因以及发展经过,从而为更好的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满足治疗客观诉求创造条件,使得康复更快的康复。
3.2.3 增进护患关系
许多情况下,患者出现治疗抗拒,依从性不足的问题,往往与医护人员的关注度不高密切相关。针对患者反馈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出现不适的原因,既要做到热情周到,也要做到胆大心细。针对患者提出的一些疑问则要积极的进行解答,做到有问必答,同时也可以穿插进行一些知识渗透与讲解,引导患者提升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帮助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实现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完成治疗的要求,同时也积极参与各项康复活动,确保康复的成果。
3.2.4 控制抗生素的治疗和预防
抗生素在抑制病原菌的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长期使用会出现耐药性,导致后期治疗副作用增多,患者的治疗压力增大。除此之外,抗生素难以控制也是出现后期呼吸内科感染的重要原因。为了尽可能避免感染率增加,医院需要做好抗生素的严格控制与管理工作,分别包括抗生素应用范围的管理以及使用量的管理,尽可能降低耐药菌的感染影响,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现状,结合药敏试验的结果,做出最适应患者用量的科学选择,避免出现滥用问题,否则患者的免疫力会持续低下,影响后续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