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的治疗价值
2020-12-20于海强刘彦群
于海强,刘彦群*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1.急诊医学科;2.骨关节外科,吉林 延吉 133000)
多发性创伤属于临床危重疾病,是指在同一外力作用下,机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同时发生创伤,且存在至少一个可危及生命安全的创伤[1]。该病常见于急诊科,病情复杂,患者四肢、胸腹、头颅等均可出现损伤,导致大量出血、易感染等。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保守治疗多予以止血、抗感染、抗休克等,但不利于患者恢复,且易引起褥疮等多种严重并发症。而急诊手术可帮助患者及时固定骨折部位,加快受损部位愈合,缩短康复时间[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8.76±5.13)岁;致病因素:21例交通事故、13例高处坠落、10例重物打击、6例摔伤。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8.78±5.12)岁;致病因素:20例交通事故、12例高处坠落、11例重物打击、7例摔伤。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X线检查,明确骨折部位,并监测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如帮助患者局部皮肤清创,选择止血方案止血,并使用抗生素抗感染、预防休克等,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予以骨科急诊手术治疗,明确患者骨折部位后,给予止血、抗休克等对症治疗,并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手术计划。术前充分评估病情,麻醉后选择适当切口,待骨折端充分暴露后,进行牵引复位,并通过内固定帮助其维持正常形态,之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缝合切口,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相关指标:记录两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2)并发症:伤口感染、愈合不良、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
对照组出血量为(178.63±34.59)mL、骨折愈合时间为(136.84±22.16)d;观察组出血量为(94.21±21.47)mL、骨折愈合时间为(92.39±16.25)d。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63,11.438,P=0.000、0.000)。
2.2 并发症
对照组出现5例切口感染、3例愈合不良、3例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11/50);观察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2,P=0.021)。
3 讨 论
多发性创伤发病较为复杂,多由摔伤、交通事故、重物打击等引起,且发病急、病情重、感染率高,损伤部位多样化,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困扰。当患者入院后应根据其病因快速判断病情,检查其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予以相应止血、吸氧、抗休克的基础措施。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通过X线、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措施,明确体内骨折损伤部位,了解损伤程度,从而进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对于多发性创伤治疗方仍存在一定争议,传统观点认为骨折急诊手术风险大、患者术中出血多,且对机体创伤较大,不利于术后康复,应选择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时,患者骨折部位未得到妥善固定,活动时易再次出血,增大感染风险,且长期卧位休息过程中,易引起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恢复进程缓慢[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表明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利于加快多发性创伤患者愈合,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骨科急诊手术是骨科常见的手术类型,其多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明确损伤部位后,可针对骨折处进行内固定,帮助其恢复正常形态,利于骨折部位功能恢复。同时,手术过程中可及时清除骨折段端面肌肉层积血,减轻患者疼痛,利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从而加快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可减少多发性创伤患者出血量,促进骨折快速愈合,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