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 极 拳 源 流 考

2020-12-20邓银香刘溦溦商洪涛

福建中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无极石门太极

邓银香,刘溦溦,商洪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210000)

太极拳以中国传统的儒、道哲学所阐述的太极、阴阳辨证理念为核心思想,包括《易筋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哲理,是我国古代先人数千年实践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积淀酝酿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中华民族之国粹[1]。

关于中华太极拳的起源目前尚有争议,经过史料考订,综合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规律,笔者认为太极拳萌芽于上古时代,发展于南北朝,到唐代已经基本成型。 太极拳继承和发展了唐代流行的各家拳法,并结合了古代的导引、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唯物主义哲学、阴阳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成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

1 太极拳的萌芽

据道教拳谱记载:“黄帝隅行于坡前,看见蛇雀相斗紧相连。鹊攻尾,首来救。鹊攻首,尾相援,鹊攻中,首尾连。 黄帝一见非偶然,从此留下太极拳。 ”《封神演义》[2]中记载西伯文王创太极,传艺子牙,子牙助武王伐纣,阵前一招单鞭击毙纣王大内侍妾兼侍卫苏妲己,世人惊叹不已,称单鞭为神鞭,现今太极拳也有单鞭一式。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上古真人修炼的情境:“提契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松腰坐跨,“根”入地心;会阴对百会,精神直入云霄,是谓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尾闾下垂前兜,“搭”在剑突,是谓前后上下之阴阳;同时,沉肩坠肘,两臂环抱,是谓左右之阴阳。 呼吸精气:吸气时,小腹内收,肚脐“找”命门,“气”沿脊而上;呼气时,胸部放松,小腹内鼓,“气”由上而下从胸收回至丹田。独立守神:意守丹田,“意会”肚脐和命门的互荡;吸气时,肚脐、命门相吸,小腹左右横向拉长;呼气时,左右收回,肚脐、命门“拉”开,小腹前后拉长,亦名之曰“十”字呼吸法。肌肉若一:主要体会虚领顶劲,顶头悬,全身的肌肉落挂在骨架上。“一”者,道也,庄子曰:“唯道集虚”,虚者,空也,无也。 肌肉若一,就是好像全身的骨肉都“一”了、道了、空了、无了、不存在了。 肌肉不存,“气“必附骨,亘古不变,方可为“经”,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 太极拳的发展

公元500 年的南北朝梁武帝时,南梁人韩拱月[3]夫子(502 年—557 年),遍游江南,结缘傅大士。 傅大士倡导三教合一,南怀谨先生说:“傅大士以道冠、僧服、儒履的表相,表示中国禅的法相,是以儒行为基,道学为首,佛学为中心的真正精神,配上他一生的行径,以身设教。 ”从傅大士的偈语“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中,我们可以分析其中掩藏的太极拳训练方式:无极桩状态、以内带外、神意合、神意相恋、守中等训练精髓。傅大士虽没有创立相关太极拳功式,但对韩拱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韩拱月以茅庵巢居,于新安南山(即覆船山),隐居六甲四十八旦的皂角旦村的十门九不锁峡谷,为太极拳的创编做出杰出贡献:一是创编太极功小九式,即三节九式太极小九天。 第一节:开天门白鹤升空,云手,太极出动;十道石门,从上往下,第十门就是第一关,开天门。 第二节:单鞭射雁玉女穿梭,八方掌;十道石门,从上往下,第三关就是第八关,上面有玉女的天然石像,当地人称仙人头,也是何仙姑的石像,化石登仙。 第三节:卧虎跳涧揽雀尾,小裆捶;十道石门,无论从上往下,都是第五关,天然的一只白虎跳涧,当地人称五虎上将门。 最后是双手合掌,出关,就是合太极,太极功小九式初成。 二是创作了关于太极拳原理的《四性归元歌》:“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知人之性。五性亦如人之性,至于天地亦此性。 我赖天地以存身,天地无物不成形。 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独灵。 ”三是解悟到关于太极拳演练的要诀《用功五志》,即所谓“敬、紧、径、劲、切”,此“五志”,已成为后世内家拳修炼秘诀。

程灵洗[4](514 年—568 年),字玄涤,于544 年,入南山探秘,寻得山中老人韩拱月,皈依拱月,经苦练多年,学有所成,练就太极拳功之后,竟能徒手搏数十人而不喘。 程灵洗从韩拱月夫子那里承传和精习的太极功拳术,民国时中国太极拳大师吴图南教授所著的《吴图南太极拳精髓》一书中记载它是“功用之要,则在超以象外,得其寰中”“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程灵洗传承韩拱月夫子太极拳功后,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功力,提升了自己的武学修为。 韩拱月圆寂后,程灵洗出山,当时天下大乱,程灵洗率兵奋起,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拒侯景乱,授谯州刺史。入陈,官至兰陵太守,以讨伐战功拜都督、郢州刺史,封重安县公,治军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御下严苛,治兵整肃,然与众同其劳苦,匪私财利,士多依焉,故临戎克办矣。 ”据载,程灵洗曾著有阐述太极拳创编原理一书《观经悟会法》,书中有这样的话:“太极功非研易不能得,尤须朝夕悟在心内,会在心中,超乎象外,得其寰中,有人所不知而已独知之妙”。

此后太极拳功由程氏世代家传,历558 年至宋绍兴年间,徽州程灵洗后裔、休宁人程珌(1164年—1242 年)高中进士,累官至少师。 据宋书铭所考,其人承继了其远祖程灵洗一脉流传下来的太极拳功夫,并改太极拳功为”小九天”,共有“十五势”,其“势”名为:七星八步、开天门、什锦被、提手、卧虎跳涧、单鞭、射鹰、穿梭、白鹤升空、大档拳、小档拳、叶金花、猴顶云、揽雀尾、八方拳。 程珌的“小九天”拳势名,与现在的太极拳动作名称颇为相似。

3 太极拳的成型

隋唐李道子[5],河内人,他在贞观年间被赐姓李,名叫“儒子”,字“道武”,号“十力”,游化号“道子”,父母是千载寺附近的三教门信徒。 千载寺[6]是典型的三教共融的地方,三教信徒友好相处。 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 年)所立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中记载,“大唐僧贞观圣赐李氏名儒,字道武,号十力僧,游化号道子,河内人,隋大业十年二月二日河内无极寺域……少即聪,目过不忘,文、武、医、易、博、艺皆修。 ”《十力传碑》介绍了李道子在武术上的造诣,即“创艺无极养生武功”,还特意详细介绍了这套武功创编的理论基础,指出无极养生武功的理论基础包括:“大明渡无极经、易筋经、道德经、黄庭经、千金翼方、导引吐纳。”《千载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记》记载,洪洞移民在明朝初年迁来河内的过程中,曾临时被安置在千载寺四周,并得到过千载寺“僧道大师舍食传拳养生”的恩惠。 按照这个记载,那么明朝初年千载寺就已经有武功存在了。 经过明朝二百余年的发展,千载寺的武术到明朝末年才颇具声名。 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王堡村的王仲锦都曾在千载寺拜师学艺。 唐村李氏家族,世代学拳于千载寺,从第六代李从谅起,李氏家谱记载文武双修的人就不可计数。 这可以看出千载寺的武术养生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也正是在千载寺深厚的养生武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陈王廷、李仲、李信先是“练传无极功十三势通臂功”,又进一步完善了太极拳。

唐代的道人许宣平(618 年—907 年),江南徽州歙县(即今安徽歙县)人。 据《续仙传》载,他当时长期隐居于歙县南山(如今的歙县南乡覆船山,主峰搁船尖)中,此地亦是韩拱月、程灵洗等人修炼太极拳之所,在“石门九不锁”的最后一道门后结庵辟谷修炼。 许宣平形貌异常,身长七尺六寸,胡须长至膝盖,而头发披至足跟,经常担柴入市贩卖,以换酒喝。 《中国武术大全》《太极拳释义》均有记载:许宣平的太极拳功名曰“三十七”[7],因传承韩拱月、程灵洗在“石门九不锁”的小九式,并拓宽武路,结合覆船山的36 道石门而成,为了隐瞒这南山的秘密,加上起式,便以三十七式而取名。 此拳又称长拳,因为这套拳的招式,其灵感来自于天然的各自独立的36 道山泉石门,水至柔,石至坚,阴阳缠绕,刚柔相济,故不分何式为先,何式为后,只要将每式学会,打起来可以相继不断,绵绵不绝。 许宣平还留有《八字诀》:“捋挤按,四正也。 采捌肘靠,四隅也。 ”与现代的太极拳“十三式”中的捋、挤、按、采、肘、靠一致。《八字歌》:“佣捋挤按世界稀,十个艺人十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粘黏连随具无疑。 采捌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机,果得沾黏连随艺,得其环中不支离。”《三十七式心会论》:“腰脊为第一主宰,喉头为第二主宰,心为第三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手指为第二宾辅,手掌为第三宾辅。”《周身大用歌》:“一要心灵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 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 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 如询大用缘何得,表里精粗无不到。 ”《十六关要诀》:“活泼于腰,灵机于顶,神通于背,流行于气,行之于腿,蹬之于足,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吸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纵之于膝,浑噩于身,全身发之于毛。 ”《功用歌》:“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即济无滞病,若得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 ”

许宣平的太极拳功及习练要诀隐于南山石门数百年之久,于明朝前期传于宋远桥。 宋远桥在《宋氏太极拳源流支派论》中叙述:“自余而上溯,始得太极之功者,授自唐代于欢子、许宣平至余十四代,有断有续者”。 宋氏后人将此技视为家传继承,然亦有所宣播。 至近代辛亥革命时期,宋氏后人宋书铭将宋氏拳谱公开,实际上证实了宋氏太极拳的存在,也由此证明唐朝就有许宣平的太极拳存在。

从对太极拳的源流考察得出清晰的认识:太极拳的产生、演进不在朝夕之间,也不是一家或者个人创立起来的,太极拳是在长期的酝酿积淀、经过无数先辈承袭、创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亦与道教关系匪浅。 后人在考究其源流的同时,更要敬之、爱之并将其发扬光大,不争源流重自修。

猜你喜欢

无极石门太极
舟泊石门忆事有作·其一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无极归一
少华山石门半山度假酒店
太极马扎(三)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
太极Ⅱ
游石门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