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叶天士络病理论辨治胁痛特色
2020-12-20鲁玉辉
郭 静,鲁玉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
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了大量关于络病的辨证论治及治络之法的医案, 如胁痛、胃脘痛、虚劳、痹证等病证,其络病理论应用广泛,完善了的络病证治体系。 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观点,认为病邪侵袭人体后是由经入络,由气及血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得络病理论成为指导内伤疑难杂病辨证论治的重要学术理论。本文通过浅析叶天士络病理论辨治胁痛特色,深入挖掘中医经典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价值,为中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叶天士对络病理论的认识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载:“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1],首次提出了“经络”概念。叶天士继承和发扬了《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并在《金匮要略》有关病证方药的启发下,首次提出“络病”概念。 叶天士认为络脉是指脏腑深部的络脉,络是聚血之地,而络病是指病邪发展过久而入脏腑的深部[2]。 《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多处体现其络病理论的学术观点,如《临证指南医案·虚劳》王案“久客劳伤,气分痹阻,则上焦清空诸窍不利。 初病在气,久则入血,身痛目黄,食减形瘦”[3],表明病初起为气结在经,日久则入血伤络;又有《临证指南医案·诸痛》陈案:“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发黄,非疸也”[3];李案:“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所谓痛则不通也。 久病当以缓攻,不致重损”[3]。 叶天士据此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等络病理论,揭示疾病的发展是由气及血、由浅入深的演变规律。 并且认为医者若不识络病,不明络病治法,则“愈究愈穷”,强调了络病理论在临床辨治疾病中的重要性,为后世医家对络病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
2 胁痛的病因病机
胁痛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邪》载:“邪在肝,则两胁中痛”[1],表明本病的发生通常与肝脏有关。 《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 ”[4]指出胁痛致病与寒、热、瘀等相关。 肋痛主要病机:一方面外感寒邪,初病在气,肝络气机郁滞,日久炼液成痰入血络,痰浊瘀血蕴结,致肝失疏泄,不通则痛;另一方面久病伤血,气血耗伤导致肝脾肾三脏亏虚,肝阴不足,络脉失于荣养为痛。 故胁痛络病的基本病机是精血亏虚,肝络失和。
3 基于络病理论对胁痛的辨证论治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胁痛乃由经脉,继及络脉,大凡经主气,络主血……诸家不分经络,但忽寒忽热,宜忽无效。 ”明确提出胁痛可从经络角度来辨证治疗。 《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汪案中:“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瘀从便下。 ”[3]指出胁痛入络乃由气及血,初起病变在肝气,日久则入血络,络脉瘀阻,于是出现胁痛。 《叶氏医案存真疏注》载:“古人治胁痛法有五,或犯寒血滞,或血虚络痛,或血着不通,或肝火抑郁,或暴怒气逆,皆可致痛”。 叶氏认为“痛为脉络中气血不和,医当分经别络,盖久痛必入于络,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5],表明胁痛络病在辨证时以虚实为纲,胁痛治则应遵循“初起在气伤经,当以治气理气为主”“久病在血伤络,当以治血活血为先”的原则,且以辛味药来通络的方法贯穿始终,使得理气活血而不伤正,甘缓补虚而不腻滞。
3.1 络实证 胁痛初起或因肝络气滞而胁肋胀痛,初病在气,久病入血入络,胁痛络实者乃气滞、血瘀、痰湿、寒凝等邪实积聚机表,故表现为不通则痛。
3.1.1 肝络气滞 由内伤七情导致的肝络气滞体现在《临证指南医案·胁痛》中“张案,胁胀夜甚,响动则降,七情致伤之病”[3],即情志抑郁,肝络气机不畅则胁痛胀满,治宜疏肝理气,舒畅肝络。 叶氏药用橘叶、香附子、半夏、茯苓、姜渣,即二陈汤去甘草加香附子、姜渣。 香附入肝经,可理气疏肝止痛。 如徐案,劳怒阳动,左胁闪闪,腹中微满,因为大怒伤肝,肝络气逆则引起头胀头痛,脘腹胀满。叶氏认为须用苦辛之药,如郁金、山栀、半夏曲、降香末、橘红和金石斛。 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气顺通则不痛。
3.1.2 痰湿阻络 痰饮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6],痰饮亦可作为致病因素。 痰饮内生,流注于胁肋,阻滞胁肋气血运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提出“痰饮搏击”,明确指出了胁痛的致病之因与痰饮流注有关。 叶氏在辨治此类型胁痛病证时,主要用二陈汤温化痰饮,并佐以白芥子。 因白芥子可治寒饮壅滞于胸膈,胸满胁痛,可化痰散结,通络止痛;同时加刺蒺藜和钩藤,二者入肝经,能疏肝平肝[7]。 痰饮流注可致胁痛,胁肋为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痰饮停滞胁下,肝气疏泄不利, 故在温化痰饮的方中配伍疏肝理气之品,如荆芥、防风、独活、川芎、当归、木瓜、络石藤、徐长卿、桑枝等肝经之品,以祛风除湿,疏肝理气[8],使气机运行通畅。
3.1.3 寒凝阻络 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胁痛》中对寒凝阻络导致的胁痛,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机体外感寒邪,因寒性凝滞,侵入胁肋脉络,导致“气乘填塞阻逆”,如郭案,“痛必右胁中有形攻心,呕吐清涎,周身寒凛,痛止寂然无踪”[3]。 此乃寒入络脉,气乘填塞阻逆,胁络滞塞不通,可用辛香温通法以解寒凝阻络,药用荜菝、半夏、川楝子、延胡索、吴茱萸、高良姜、蒲黄及茯苓。 其中荜菝、半夏、吴茱萸、高良姜辛香走窜,入络散寒;又由于“络主血”,故“寒入络脉气滞者”,叶氏更加入延胡索、蒲黄以理气活血,增强辛香散寒、温通络脉之力。
3.1.4 血络瘀痹 《黄帝内经》载:“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互相协调,才能在脉络中正常运行。 叶氏认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经络为气血运行之通道,疾病迁延日久,“血伤入络”就会影响气血在经络中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久病血瘀”“久病瘀闭”。所谓瘀闭是指瘀血及痰饮等病理产物痹阻络脉。 《临证指南医案·胁痛》中沈案,“初起形寒寒热,渐及胁肋脘痛,进食痛加,大便燥结。 久病已入血络,兼之神怯瘦损”[3];王案,“左前后胁板着,食后胀痛,今三年已”[3],久病在络,气血皆窒;再有汪案,“嗔怒动肝,寒热旬日,左季胁痛,难以舒转,此络脉瘀痹,胁痛日久者,往往由于邪气入络,致络脉瘀痹,不通则痛。 ”[3]胁痛的临床症状常见于胁肋部“难以舒转”“板着”及“进食痛加”等。
叶氏认为,对于血络瘀痹的胁痛,诸家不分经络,但忽寒忽热,宣乎无效。 治须“辛泄宣瘀”,并且提出“络以辛为泄”的观点,同时根据兼夹症配伍用药。《金匮要略》中“肝着”病,仲景主以旋覆花汤,借其宣散痹着之气血。 叶氏宗《内经》肝病不越三法:辛散以理肝,酸泄以体肝,甘缓以益肝[3]。 肝为刚脏,必柔以济之,须以辛甘润温之补,“辛香刚燥,决不可用”,所以用旋覆花汤为基础方,同时配伍桃仁、当归须等活血柔润的药物,作为辛润通络的基础方。
3.2 络虚证 素体亏虚无力,精血肝阴不足,络脉失于荣养,正气耗伤不荣则痛可致胁痛,如《金匮翼》云:“肝虚者,肝阴虚也。 阴虚则脉绌急,肝之脉贯隔布胁肋,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 ”[9]
3.2.1 营络虚寒 叶氏认为“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3]。 营络虚寒作痛者,可见胁下疼痛,寝食难安,或重按得热稍缓。 《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朱案,“左乳旁痛绕腰腹,重按得热少缓,此属阴络虚痛”[3];如尤案,“痛从中起,绕及右胁。胃之络脉受伤,故得食自缓。 但每痛发,必由下午黄昏,当阳气渐衰而来”[3]。 因黄昏时分阳气渐弱,阴气渐甚,厥阴络脉失于阳气温煦,濡养不荣则痛。 叶氏认为此病证须“温通营分”才能祛除病邪,且以辛温通络法为宜,方用当归桂枝汤。 其中当归辛甘可温润通络,肉桂及干姜辛温,行温通扶阳之功,配以炙甘草、大枣和茯苓等甘味药物用以补虚,可达辛甘化阳的功效[10]。若营络虚寒导致气机凝滞较甚者,加用小茴香和丁香等辛温之品,共奏辛温通络之功。
3.2.2 肝肾亏虚 胁痛症状与肝脏密切相关。肝性喜柔润而恶干燥,胁痛日久必然会耗伤津液,终致肝肾亏虚。 肝肾亏虚可有肝肾阴虚和肝肾皆虚两种。 《临证指南医案·胁痛》中对于肝肾亏虚的医案亦有数例,如沈案,“暮夜五心热,嗌干,左胁痛。 肝肾阴亏”[3];胡案,“病起积劳阳伤,操持索思,五志皆逆。 而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故先胁痛。 晡暮阳不用事,其病渐剧。 是内伤症,乃本气不足,日饵辛燥,气泄血耗”[3];又程案中“诊脉动而虚……,症固属虚,但参术归芪补方,未能治及络病”[3]。 叶氏提出“大凡络虚,最宜通补”,宜宣辛甘润温通补益之法,药用人参、酸枣仁、茯神、炙甘草、柏子仁、当归、龙骨等以甘缓柔润之品温补益肝。 这些都表明治疗络病虚证不同于其他虚证,当行通补。
4 结 语
综上所述, 叶氏基于络病理论辨治胁痛时,主要以经络虚实辨证为主。 胁痛初起在气在经,邪实积聚不通则痛,常见于肝络郁滞、痰湿阻络、寒凝阻络和血络瘀痹证;胁痛病久入络,精血亏虚,耗伤正气,络脉失于温润荣养而痛,常见于营络虚寒和肝肾亏虚证。 在辨经络上提出久病入络,络病由经病发展而来,从而以辨治络病的思想治疗胁痛。 在胁痛治疗上注重柔肝,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胁痛》“程案”言:“盖肝为刚脏,必柔以济之”[3];同时善用辛味通络法治疗胁痛。 这不仅对胁痛与络病诊治提出了新的理论,同时也为临床施治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