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本科教学反思及改革探讨

2020-12-20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维评价课堂

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山西,晋中 030619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中医专业课,也是中医学的入门课。中医理论建构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有着独特的思维模式与逻辑框架,与现代科学思维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另外,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对象普遍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学生既往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且仍然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对具有整体思维、哲学辩证特性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综合考虑课程特性和学生特点,在现有的教学方式基础上不断改革探索。本文拟对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学生主动性差、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改善教学效果,现详述如下。

1 从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具有抽象性、宏观性和整体性等特征。比如第一章哲学基础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精气、阴阳的概念极为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再如藏象学说中的五脏,中医强调五脏是一个高度集合的功能单位,“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升胃降”等概念强调的是脏腑之气的运动,而学生容易与初高中生物课所学的解剖结构相对应,难以理解,或者难以认同以上概念。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从小接受的是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的逻辑思维方法训练,而中医思维属于抽象思维、整体思维,思维方式的巨大反差导致学生学习困难重重。因此,中医思维的培养对中医基础理论以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

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从认识到熟悉,最后到应用的过程。中医基础课是中医思维模式培养的起点[1],而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因此中医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当前中医院校多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在大一第一学期,前期缺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医古文》《哲学史》等前导性课程的铺垫,加之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底子薄弱,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构建中医思维,就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医基础课的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和熏陶中逐步引导学生建立中医学的思维模式[2]。开课之初应首先安排传统文化课的老师大体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尤其是儒家的思想“致中和”、道家的思想“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气一元论”等与中医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传统文化知识,给学生灌输一个与以前的逻辑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包含整体思维、中和思维的中医思维的概念和轮廓。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接触后续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等抽象的内容时,虽暂时不能完全理解,但能初步接受,并建立起通过学习积累理解、掌握和应用中医思维的信心。后续的教学中也可将教学内容与文学名著相结合,例如“悲忧伤肺”可结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病情,“喜伤心”“心藏神”可结合《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等。此外,生活中也处处有中医的影子,比如在讲精气学说前,可以引入日常话语中的“天气”“地气”“人气”等诸多带有“气”字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这一概念。

2 采用“学导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讲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总是想把更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但事实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结果教师和学生都筋疲力尽,最终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鉴于此,可以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基础上加入“学导式”教学法[3]。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主角是学生,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而课堂教学中的“导”则体现在导学、导结、导练等多个环节[4]。

导学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具体教学中可采用“学案”的方法,教师预先把本节课的知识点细化后编辑成“学案”,其中包括选择、填空、简答等各类型的题目,上课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学情进行概括及提示性授课,并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之后让学生根据教学提示和“学案”内容,结合教材以及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学案”题目。完成“学案”后学生针对自学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在预先设置的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要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导结是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首先整理和综合学生的共性问题,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对于个性问题,首先由学生相互解答,学生无法解答的由教师进行解答,如此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概括能力的同时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之后将本节内容整体串讲一遍,尤其是“学案”未涉及到的以及学生自学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最后归纳、总结本节的重点、难点,教师列出主要框架后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并以书面笔记形式写出,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又可为期末复习提供参考。

导练即引导学生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虽然课堂上已通过“学案”进行了引导练习,但课后练习仍然是主阵地,尤其是对习惯了高中“题海战术”的大一新生,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重点、难点并结合课堂的具体学习情况,布置适量又高质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

通过导学、导结、导练相结合,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在“需要的”和“具备的”知识能力间的定位[5],不断总结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制定适合自身现状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适时调整学习方法,最大程度地激发自主学习的潜能。

3 加强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学反馈是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反映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当前的教学多数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极少,即使有短暂的交流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信息,教师大多只能通过期末考试的成绩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效果的反馈途径单一,而且不够及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加强教学效果的反馈。

首先,课堂反馈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课堂反馈包括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6]。课前提问是直接反馈的一种形式,教师每节课前针对上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讲解。此外,学生的体态语言等间接反馈行为也必须予以重视[7],教师授课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表情、姿态、动作等,如看到学生紧皱眉头、眼神呆滞或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说明学生在当前内容的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教师应及时了解,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讲解。这种体态语言式的反馈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间形成一种默契,教师可通过捕捉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变化来调整教学进度,学生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学习状态和方式,从“教”与“学”两方面优化教学效果。

其次,分阶段测验及课后练习也必不可少。每一章内容结束后应进行阶段测验,考查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前期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另外,课后练习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课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后练习中多设置一些中医与现代医学比较的题目,如“比较中医与现代医学脏腑概念的相同与不同”“血虚与贫血的联系与区别”等,这样既能考查学生对中医概念的理解及掌握情况,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中医与西医概念混淆的错误认识。

另外,问卷调查也有助于加强教学反馈。每两到三个章节的教学完成后发放一次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实名制参与。问卷应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是学生客观真实评价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其次,让学生对下一阶段教学采用的授课方式提出建议,如分组讨论、教师主讲或是代表发言等,并写出具体原因;最后让学生写出当前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应详细说明。教师应根据问卷反馈的信息,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采用“阶段性自我指导模式”循序渐进地引入形成性评价

我国高校当前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仍是以卷面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层次、多方式、多角度的评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教师的教学反思,达到增进学习效果的目的[8]。

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考核,由考勤、课堂提问、阶段测验、课后作业、论文、分组讨论、学生自评及互评等多种考核方式构成[9]。学生最初可能不适应分组讨论、学生自评及互评等形式,因此,形成性评价的应用要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适应和接受。鉴于此,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采用“阶段性自我指导模式”,选取“五脏”“津液”“病机”等体系完善的篇章,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第一阶段,在教师主讲“五脏”系统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开放性选题,讨论中西医对五脏的不同认识。该阶段不设标准,不记录评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重在参与,教师适当点评。第二阶段,以“津液”内容为切入点,教师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指向课程目标,让学生结合“藏象”等已学知识,对学习内容自行备课,完整地讲解津液的概念、津液的区别、津液的代谢及功能。该阶段给出评分标准,评分计入期末成绩。第三阶段,也就是最核心的 “病机分析”。此阶段以循环提升为特点,在“病机”内容开讲之初,让学生开始收集身边的真实病例,然后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病例,再与其他学生随机互换病例资料,根据病机分析考核要求,让学生自行完善病例内容。每组根据自己的病例内容,讨论后进行分析,并在课堂进行演示。病例收集、完善、分析以及课堂演示的过程纳入考核,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在这种“阶段性自我指导模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断变换,从专家到鼓动者、促进者、协商者,学生的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从依赖者到有兴趣者、参与者,最后成为自主学习者。

5 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必须综合考虑自身的课程特性和学生特点,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以及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教学过程中,应在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学导式教学模式,通过导学、导结、导练相结合,引导学生制定合乎自身现状的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适时调整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将课堂反馈、阶段测验、问卷调查等多种反馈形式结合,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另外,通过“阶段性自我指导模式”逐步引导学生从内心自觉地接受形成性评价,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多层次、多方式、多角度的措施,努力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师单向授课转变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思维评价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