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思知行讲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探微

2020-12-20项银霞翟从永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项银霞,翟从永

(安徽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新时代大学生群体隶属中国社会多阶层,其特殊性决定其价值定位的艰巨性和使命性。而其整体思想活跃个人价值观却尚未定型,捕捉时代触角的敏锐能力使其在当前自媒体时代显得尤为脆弱,其中存在一些由现代化进程带来的诸如“信仰坍塌”“理想异化”等困顿迷茫的心理心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纵览当前学界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多将“培育”路径与“践行”路径混为一体,迫切需要理论反思与实践创新。立足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与问题,面向历史与时代、面向大众与网络,着力构建“学、思、知、行、讲、传”为一体的、从培育到践行的有效路径。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欲治其末者,必端其本”,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在于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即使个体或组织在交互的社会活动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成内在认可或共识,价值认同是相对文化认同、伦理认同、情感认同、组织认同等更为基础性的元素,关涉个人在实践中的理想信念定位和行为方式指引。必须通过“学”开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起点,用“思”聚焦核心价值观培育要点,以“知”夯实核心价值观培育基点。

(一)学——立足传统,开启核心价值观培育起点

“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对其逻辑起点加以追溯。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说过:“如果一种思想状况与它所处的现实状况不一致,则这种思想状况就是乌托邦。”[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定为一种思想状况,而这种思想状况是否适应社会需要则需对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加以论证。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在强大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构建起来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逻辑来看,其在横跨中外、贯穿古今中历时性生成、共时性填充。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思想内核和近代无数革命事迹凝结而成的精神结晶,叠加对新时期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透视与理性反思,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同样为核心价值观生成提供参考点。可见理论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虚无缥缈的乌托邦中“解救”出来,有力回击并否定两者之间的对等关系。

实践上内在要求转变“立竿见影”的教育理念,突出打“底色”的基础作用,让大学生对从代际沿袭承继的中国历史,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中默而识之、学而知之。一个民族、国家甚至一个政党的历史和文化是其源起发展及其兴盛衰亡的真实记录和集体智慧结晶,“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定庵续集》),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这一名词也作出独特的定位和评价,他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优秀文化具有启发人、引导人的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与近代红色文化的改良性遗传和衍生性延续特性,使其具有强大的穿透岁月阻隔的力度,在时空境遇转换的今天仍独具魅力和导引价值,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前进道路发挥理论基石和智库引领作用。因此需要大学生从历史中“学”,在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与教育部门主推下,高校通过外部教育与学生内部学习消化之间形成或预成的文化张力,将显性的教育资源和介质进行压缩打包,进而复制粘贴到头脑,为大学生认可核心价值观、并成为永久性价值记忆根植于脑海奠基,形成必要的价值体系。

(二)思——强化现实,聚焦核心价值观培育要点

大学生独立、严谨的思考活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各阶层各领域问题加以连通的“桥梁”,有助益将社会问题背后凸显的异化心理“拉回”正常健康的状态并加以化育和重新定位,在提高自身理性认知中重构个人价值观,进而内化为个人精神追求和判断取向、外化于行为规范和行事标准。善于思考、独立思考是新时代大学生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碎片化时代所带来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元局势下所必备的素质。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曾说:“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wants),而是社会所需要的(needs)。”[2]当前西方价值强势输出、社会事态纷繁多样,网络上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声音四处涌动、不绝于耳,道听途说、“三人成虎”的故事时刻上演,真正需要的是将塞满大脑的海量信息加以有效甄别,将隐蔽、潜藏在冰层之下的“暗物质”挖掘出来。

大数据时代庞大的数据体系诞生,为挖掘信息间的关联带来可能。同时辅以迅捷的数据生成和计算速度,能够迅速甚至同步反映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大数据反映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克服了基于经验或直觉的推断缺陷,能够实现“全样本”的数据分析和整体性“精准描述”,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获得实证支撑。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等也愈加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大数据”影响,诱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象、载体和环境等因素变得更加复杂且呈现出新特征。这就要求广大学生依附个人经验、系统知识、明辨能力及组织文化对各色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始终秉持问题思维和批判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与反馈,是如多棱镜般将社会矛盾与阶层心理折射于思想领域,学术探究实质上是对或隐喻或外显的现实问题的思考。时代的推进致使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种种“故障”,或称之为人性痼疾,其“皆源于现代性的病症——物化,物欲挤压甚至吞噬掉了人的精神世界,使得精神窄化与虚无化,导致精神力量让位于现代化的物性力量。”[3]因此,在探讨如何有的放矢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并合理解决当下形形色色的问题时,对问题自身的解释和发生机制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三)知——认知认同,夯实核心价值观培育基点

所谓“知”,即主体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及训练以达到对预先设定目标某种程度上的认识。欲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最直观的12个词入手,知所从来,思所将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思是渊源于决策群体的高屋建瓴及其所处环境诸如世情、国情、社会民情及网络舆情等动态变化,只有站在宏观的高度上着手微观细致的研究,才是大学生“知”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不仅是吞食各类观点与信息,或简单地加以叠加、累积,而是将大脑中储存的各个“文件包”逐一“解压”而重新咀嚼,将信息进一步加工,或整合、或重组、或迁移、或调适,融入个人思考,深挖潜在内涵。“知”的精髓在于以“学”融“思”到“懂”,换言之,其是显性与隐性、多样化与个体化的有机统一,往往成为批判而前瞻性理论观点的生产过程。

具体操作路径上:其一,积极探寻并解读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将两者之间内涵与外延的相关理论和结构知识进行逻辑构架。其二,始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渠道,课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内容的逐渐融入,用其中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生动案例与时代话语教授学生,使核心价值观教学话语容量与知识容量得以充实及更新。其三,“发挥其他各门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作用,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4]加强对其他课程的引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块“磁铁”,吸附一切学科、专业教材和文化活动并以其为主要承载。这一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国内高校发展呈现综合类趋势,应当关注、兼顾并分析文理大类的专业发展差别,以此为基础设置不同培育方式,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切勿以偏概全。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路径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尽管时光流转、地域隔碍却不妨碍古今中外思想家对“知”与“行”渊源的探索,他们乐此不彼、反复验证着两者之间同质同构的关系。伴随信息传播的裂变性、随意性和扑面而来问题的多维性,各种思潮暗流涌动下对原有观念的权威性形成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现实冲突加剧。在纷繁复杂的事态面前,仅从“学”“思”“知”等理论层面探究则无法解决思想疑惑,于是以“行”另辟蹊径,辅之“讲”“传”弥合,即以“行动”激活核心价值观生命力,用独具特色的“宣讲”凸显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借助媒介传播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成为大学生实现践行目标的利器。

(一)行——认识与实践协调推进,激活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属社会意识范畴,但如若仅从理论层面加以诠释和培育,难免陷入观点累积的学术泥潭,其研究深度也有待商榷。核心价值观既有的实践属性,加之社会大环境的流变性和不可预见性,决定了对其“坐而论道”式的研究方法并不适用。口号式的表述与纯粹的“培育”容易步入理论堆砌的尴尬境地,实际上,包括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的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内在表达了“做”的实践诉求。“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在个体主观意识支配下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样本和范式,生活中良好的家风家教、诚实守信的社会行为、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表率和生动示范。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层面的四个关键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比较容易培育。但随着大学生功利思想的增长,需要协调好个人利益和这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问题。”[5]大学生个人利益与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间并非构成“强相关”,践行中离不开正确的思想牵引及抵御诱惑的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提出,为大学生建构了新的生活信条,催生了对国家和个人未来发展的期待;而只有行为主体实践的切实履行才能有效解除信念信仰缺失和价值认同危机,行为认同才是最终皈依,以行动激活核心价值观的内生力。传统教育形式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期课堂理论教学的实施与社会活动的重复性实践,使其在具体实操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空话套话,浮于表面地泛化学习,为“学”而“学”虚化的内容。理想状态与现实境域之间所存在的某种落差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或理论、或实践层面创新的可能,如何摆脱社会形式主义惯性和思维定式,落实“要形式不要形式主义,要本本不要本本主义”的实践原则,攻坚克难增强核心价值观践行实效,借以有力回击当前之窘境,乃是普遍关注的难题。如何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之于行,比之保障对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培育,在当下这“实用主义泛滥”的社会气息下更需受到关注,也是打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的敦敦告诫:“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6]

(二)讲——内容与方式相得益彰,凸显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

作为社会人人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如何拉近普通民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距离,主管宣传部门多渠道渗透固然重要,而内在具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特性的大学生却可凭“一技之长”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独特功能。立足于大学生主体及其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交往与互动,贴近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地将“宣讲”作为践行的有力手段,接地气的宣讲方式凸显核心价值观独特吸引力。其一,大学生群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助其将触角延伸至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故而对如何有效将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融汇互通并将其化为“生动素材”和“热门话题”以增强宣讲的吸引力最有发言权。推动核心价值观进社区、进农村等基层,以面对面口口相传为主要形式,或一对一、或一对众,“讲”的效果受制于地点的安排、时间的分配及参与人员的数量,作为因变量的“影响力”受缚过多。但这并不能从本质上忽略以至否定这个久经实践考验、充满活力而富有效率的实践方式,正是这种“口口相传”,却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心、入脑,进而达到影响受众效果的最佳方式。其二,遵循思想教育、理论宣传与实践养成一体化教育理念,高校可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讲师团”,开展与核心价值观主题相关的专题宣讲,结合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和农村(社区)基层党校建设,建立讲师团定点合作单位。其三,大学生需要在“同”与“异”中找准平衡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多年社会治理经验积累与领导集体多次思想碰撞与探讨中脱胎而出,是时代主题的集中表达和国家语境的综合梳理,更是民众信仰与价值诉求的共同反馈;而宣讲客体即普通群众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差异性,宣讲主体即大学生在充分调研、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受众设计形式各异又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宣讲方式,宣讲效率则大为提升,能够不断为基层群体注入新能量。

(三)传——目标与手段兼收并蓄,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美国“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曾提出著名的传播学术语“时间窃贼”,即“大众传播媒介是时间的窃贼,而人们却心甘情愿地让这个温情而聪明的窃贼盗走大量弥足珍贵的时间。”[7]形象生动的比喻是今天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手机控”“低头族”等新兴群体应运而生且规模不断扩大,集看、听、读、写、玩甚至更多功能叠加的移动端媒介如“精神鸦片”般充斥人们眼球,二手过滤信息不断被传递,其中有用信息含量却大打折扣。科技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的“妖魔化”发展不断挤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空间维度和时间长度,稀释或削弱其在大众传播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核心价值观内在具有的对大学生的价值塑造、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作用也有待发挥出来。

作为与网络一同成长的大学生,时代为他们践行核心价值观带来诸多难题,但同时也为其开辟了新的“疆土”和领域。他们借助不同传播媒介,尤其是当代须臾不离的移动端,积极打造品牌网络产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渗透,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价值。一方面,坚持旗帜鲜明的思想引领,营造良好校园舆论环境。在校园内聚合一支又红又专、专业性强又兴趣爱好广泛的大学生网络开发与管理团队,统筹各专业优势,如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生负责网络产品的创意策划与网上声音的监管,计算机专业学生则专攻网络资源的开发与APP、网站的维护等,科学化与信息化并重。始终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做大做强学校重点团学网站,发挥其对学生的舆论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坚守社会主义网络阵地,传递社会正能量,主要体现在网络议题发声和网络文化作品创作上。其一,大学生在“指尖”片域的原创力与首发率远超其他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设置与传播网络议题的主导者,稳居“C位”。正确的“三观”、独到的见解、精辟的总结、前沿的表述等特征使得他们往往语出惊人、一语中的,且其网络发声被多次评论、转载、收藏,在“二次元”社会中有着大批追随者为他们“打call”。其二,以公众影响力和市场反应度为评价标准,依托团学网站载体,首创一批面向大众的、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体裁、题材、风格、容量等元素各不为制。通过素描并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并结合对时政热点的分析,积极整合学校团学网站与新闻网站、商业网站的跨界合作,更好地对内凝聚价值共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三、结语

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涉及培育主体、客体以及用什么手段和方法、达到何种程度的效果等复杂系统。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内容、校园活动、文化参与等因素共同作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层次与程度。在多重价值选择共生糅合的状况下确立的、主观希望受到群众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客观现实中价值认同立场却极易被动摇或徘徊。必须打通“培育”与“践行”的理论与实践通道,沿着“学、思、知、行、讲、传”的脉络展开,“学、思、知、行”是以个体为单位的、从内化到外化的步步延伸,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从时代与社会问题中思考进路。“讲、传”则在此基础上,将个体置于社会大环境中,与社会主体即人民群众构成双向联动关系,从民众互动中拉近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距离;从网络舆论引导中开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新“疆土”。在培育中坚定价值认同立场,在践行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选择。无论社会语境如何变迁、教育主体受体怎样转换,这一相嵌相生的历程始终是无法绕过的关键向量。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于国家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追求的内核,在实现“中国梦”的民族复兴崛起过程中意义重大,它是目的不是手段,是目标不是过程,是长久的坚持不是一时的热闹,这些理论内涵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需务必保持清醒。于大学生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以往价值选择的框架中发挥作用,不断规范、调节并矫正个人行为偏好,最终模塑为个体的行为准则。当下,我们需要直击时代困境与挑战,重锤大学生价值认同危机,以此化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动力与方向,将“学、思、知、行、讲、传”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理路,整合各方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推进历史与现实、社会与网络深度融合,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品牌化培育和常态化践行。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