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视域下青海高校民族预科生国家凝聚力培养

2020-12-20丁洁琼

关键词:预科生凝聚力中华

丁洁琼

(青海民族大学 预科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此,文化认同是一切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文化认同就不会有民族认同,更不会产生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也就不能产生国家凝聚力。[1]因此,个体对文化认同的强弱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凝聚力的强弱,只有个体不断对自身文化进行强烈认同,才能保证民族和国家凝聚力的持久和延续。

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中有一类特殊层次,即民族预科教育。民族预科是党和国家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民族预科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直接影响着其国家凝聚力的塑造与培养。民族预科生国家凝聚力是民族区域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民族预科生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新时代民族地区未来政治,经济建设、安全稳定、文化传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以民族预科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调查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民族预科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度探索和寻绎培养其国家凝集力的主要方向和有效手段尤为必要。

一、青海高校民族预科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青海高校民族预科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调查以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为例,选取预科教育学院6个自然班(学生由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三所院校预科生组成),共计272名预科生进行电子问卷填写调查。根据数据统计,调查有效问卷为272份,有效率为100%。其中,民考汉文科、理科各42名学生参加问卷填写,占比为30.88%;民考民文科85名学生参加问卷填写,占比为31.25%;民考民理科103名学生参加问卷填写,占比为37.87%;参与此次问卷填写的男生共计96名,占总人数35.29%;女生共计176名,占总人数64.71%。藏族学生填写问卷人数最多,共194名,占比71.32%;其次为回族学生,共39名,占比14.34%;其后是土族和蒙古族学生,分别为22名,占比8.09%和17名,占比6.25%。此次调查从民族、性别、专业分布等综合情况来看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调查内容具体分析

首先,根据调查内容可以清楚了解到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情况,其中包括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及了解渠道。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过全面了解的人数为87人,占31.99%;只了解过部分的人数为160人,占58.82%;而完全不了解的仅有25人,占9.19%。在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回答中,有很多学生给出了自己全面了解和了解部分的内容,其中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传统民俗、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多个常见方面,还有少数学生提及到革命传统与革命精神。有些学生的回答十分具有典型性。例如有学生填写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难进行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有学生回答具体了解的内容中除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还包括其糟粕部分。从这项内容来看,以往的研究认为,大多数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并不十分了解,因而才需要加强对民族预科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其实大多数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从典型性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角度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内容确实多而深,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要想全面了解,是不可能在某一个特定的教育阶段全部完成的。可以说,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除去优秀文化部分,还有糟粕,从而促使他们对文化进行反思,使他们去主动选择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去进行认同和传承。

由此来看,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过程总体发展是乐观、向好的。而且,从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渠道来看,教育所发挥出的作用是无限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各占到了89.34%和60.29%;信息全球化,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为便捷和高效,电视广播及互联网占比分别为62.5%、58.82%;现今研究中,有观点认为信息碎片化时代使传统纸媒没落,但从调查来看,专业书籍占比是48.53%;报刊杂志占比是40.44%,并没有预期中的过低情况,有些同学表示更愿意从纸本书籍中获取所需的知识。其他渠道占比2.94%,有同学认为人际交流与社会实践同样能够快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由此可见,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整体情况是较为乐观的。

其次,是从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掌握情况来看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动认同度。在上一项调查结果中,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涉及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由此问卷进一步调查了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掌握情况和主动认同类别。其中包括语言文字、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民俗民风七个方面。其中,民族预科生对民俗民风的认同度最高,占比为53.68%。详细内容的填写大多是对自己本民族以及其他民族传统节日、礼节的认同,如年夜饭、端午节、泼水节、婚丧嫁娶等。其次为文学艺术,占比为36.76%。其中包括对四大名著、《史记》、唐诗宋词、少数民族文学的热爱和认同,还有绘画、雕塑、书法、戏曲等方面。其次是语言文字,占比为36.4%。部分学生对汉字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地方方言和俗语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许多学生在对使用民族母语和国家通用语方面能够有清楚的认知,认为学好民族母语和国家通用语同样重要。再次,伦理道德、哲学宗教与历史地理各占22%左右。科学技术最低,为12.87%,同学们较为熟知的知识主要集中在“四大发明”。从此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决定着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另外,在多元文化交织发展的今天,民族预科生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也直接决定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在调查结果中,民族预科生对于西方文化、外来文化的了解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行的,这部分学生占比为77.21%;18.38%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很了解的只占到了4.41%。值得注意的是,民族预科生对于西方文化、外来文化的了解具有片面性。他们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以及对体育、音乐、电影等领域的明星个体的关注上。然而,这并不能代表就是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对西方文化、外来文化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上,86.76%的学生表示虽然会喜欢,但仍然认为本国文化更好。6.62%的学生表示推崇西方文化及外来文化,甚至超过本国文化,是受信息全球化影响,盲目跟风潮流所致。而在更乐于参加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还是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一项中,63.97%的学生表示更乐于参加本国传统节日;愿意参加西方节日的学生仅有3.31%;表示都有兴趣参加的为24.63%;都没兴趣参加的为8.09%。从以上结果来看,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要高于西方文化、外来文化。同时,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年轻一代心态更为开放,不喜欢使用对立的二元模式去看待问题,而是在主动认同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去了解其它外来文化。

再次,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思想与态度上是十分明确的,即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明确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及民族拥有强大向心力与凝聚力的来源,且自身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调查中有91.91%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将各民族儿女凝聚在一起,94.49%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和增强了中国的凝聚力。90.81%的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到自豪;71.32%的学生表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爱国、道德、知识获取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上。65.07%的学生愿意用自己所了解的中华传统文化去影响身边人,以身作则,为身边的人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形象。另外,民族预科生在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上责任意识是十分强烈的。94.49%的学生表示会主动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并承担起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此外,民族预科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认识,也能够充分说明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96.32%的学生表示应该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采取何种保护措施方面,74.63%的学生认为应当从自身出发,主动认同学习并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见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是十分强烈的。

综合上述调查情况来看,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思想态度端正、责任意识强烈等特点。但是在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民族预科生传统文化认同度对其国家凝聚力培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以良好认知构建国家凝聚力

文化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也是构建国家凝聚力的精神源泉。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其国家凝聚力认知体系的构建。根据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调查情况来看,民族预科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度较好。一个良好的认知度,是民族预科生国家凝聚力认知体系构建的前提。但需要注意的是,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渐进式过程,其国家凝聚力认知体系的构建也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具体内容为导向,逐步建立起其国家凝聚力认知体系。但是民族预科生国家凝聚力认知体系的构建是否稳固,是否能继续发展,则依赖于其能否对中华传统文化主动认同。

2.以主动认同夯实国家凝聚力

文化认同是一切认同的前提。有了文化认同,才有更深层面的政治、制度、国家认同。有了文化认同才能保证产生、增强、延续国家凝聚力。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动认同为其夯实国家凝聚力提供了方向与内容的支撑。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具体掌握情况和主动认同内容包括了语言文字、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民俗民风七个方面。从此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具体内容的掌握程度决定着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这充分说明民族预科生能根据自己兴趣所在,主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进行知识获取,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因此,民族预科生主动认同的内容,可以成为其国家凝聚力培育的有效资源。从这些有效资源中民族预科生可以对比、寻找、挖掘每个阶段国家凝聚力强盛与衰弱、并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具体原因,形成对国家凝聚力更为全面的认识,从而主动培养和夯实自身国家凝聚力。

3.以传承意识延续国家凝聚力

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从未中断,就是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也正是在这一传承过程中,国家凝聚力得以发展、扩大、延续。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部分民族预科生为中华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和骄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普世价值观对自身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愿意用从中华传统文化中获取的积极能量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并且要努力从自身做起,去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能够使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身体力行,如此,民族预科生就能够在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效扩展和延续自身的国家凝聚力。

尽管民族预科生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上表现出向好与积极的一面,但民族预科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上仍然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对其国家凝聚力培养和塑造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1.认知缺失消解国家凝聚力

首先,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存在概念化认知现象。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预科生实际上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但是从学生详细问题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缺乏深入而细致的认知,这种只知皮毛,不知内里的现象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甚至还有少部分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完全不了解,而且不愿意主动求知。不仅对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毫无兴趣,甚至对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细节也不能有效感知。尤其是涉及一些必须掌握的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时,更是表现出无知无畏、随意对知识进行张冠李戴的现象。由此可见,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缺失会直接导致其文化认同度低弱,而这种低弱的认同度势必会消解其国家凝聚力认知体系的构建。

2.认同缺失弱化国家凝聚力

其次,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片面化认同现象。民族预科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概念并没有全面清晰的认识。所谓中华传统文化,即中华反映民族特质风貌的民族文化。然而,民族预科生往往会将概念中的民族理解成狭义上的单个少数民族,从而出现排斥主流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片面地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即本民族文化,且缺少与其他民族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从而加深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片面认同。此外,在上述调查中大部分民族预科生虽表现出与西方文化及外来文化相比,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更高、更强烈这一特点,但民族预科生对西方及外来文化的盲目性追捧仍然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即时通信带来的快消文化、流行文化,使民族预科生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塑造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这极度不利于其国家凝聚力的培养,当认同度与价值观出现偏颇、差异,甚至改变时,民族预科生国家凝聚力势必会遭到一定程度的弱化。

三、青海高校民族预科生国家凝聚力培养方向探索

(一)牢抓爱国主义教育

在民族预科生国家凝聚力培养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应置于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通过教育在学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就能收获对国家和民族的浓浓之情、拳拳之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如今,国际局势纷乱,国内局势也受到干扰,“港独”、“台独”、“疆独”、“藏独”等企图分裂祖国统一的势力仍然很活跃。由于信息全球化,民族预科生很容易接收到“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传播分裂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和价值观”[3],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常抓不懈。在对民族预科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让他们清晰的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凝聚力的精神核心”[4],热爱自己的祖国,拥护自己的祖国,应该是每个民族预科生必须遵守的底线和原则。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维护祖国的统一,对祖国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才能去塑造、去充实、去延续自身的国家凝聚力。

(二)强化文化认同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介质的民族自我肯定、自我同一、自我激励和自我凝聚。”[5]民族预科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直接影响着其国家凝聚力的塑造,强化民族预科生文化认同教育势在必行。首先,应当扩大文化认同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同时将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融入民族预科生日常教学中,发挥好各学科的文化认同渗透功能,并有所侧重。如语文、文化概论等课程侧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思政侧重于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根据民族预科生科学技术了解和认同度低的问题,应当有针对性的在自然科学类学科中融入教育内容,增强学生对古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培养其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外,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诗歌诵读比赛、音乐舞蹈大赛、红色经典,时代先锋剧目展演;或以各类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打造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月活动,同时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也可以举办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展示活动,让民族预科生展示自己民族的特色与风采,使各民族学生之间得到互动交流,从而能自觉维护民族融合,坚定民族团结,增进“多元一体”文化认同。通过教学改革创新,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等举措来强化民族预科生文化认同教育,能够提升民族预科生的文化认同度,夯实和稳固民族预科生的国家凝聚力。

(三)重视社会实践教育

《荀子·修身》有“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之语,指出任何事业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重视民族预科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培养其国家凝聚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首先,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拓展民族预科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民族预科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一直生活在民族区域,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氛围往往使其视野较为固定,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民族预科生直接参与到主流文化社会活动中,促使其对国家发展、社会运行、人民生活有更为全面的了解,这有助于其全面了解和认识国家凝聚力的内涵。其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民族预科生的综合素质。将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授内容结合联动起来,使民族预科生在礼仪规范的使用、道德品质的塑造、集体凝聚力的发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到综合提升,让其意识到个体综合素质在国家、社会、集体中的功能与作用,体会到个体应当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此来促进其国家凝聚力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民族预科生国家凝聚力培养是民族预科教育未来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预科的特殊性在于其是作为本科的过渡和衔接段,在这一阶段中,民族预科生进入主流文化语境后的各种价值观还未固定,因此国家凝聚力的培养应当及早展开,这也是为民族预科生进入本科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政教育基础。且民族预科生作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更应当正确认识和领会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性,并且加强塑造和培养自身国家凝聚力的自觉性,主动承担起未来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责任,积极维护民族地区的安定和谐,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预科生凝聚力中华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大作家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大作家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