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石质荒山大苗造林技术要点

2020-12-20孙艳艳邱政芳韩淑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涉县大苗土球

孙艳艳 邱政芳 韩淑伟 刘 彤

(1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河北 涉县 056400;2邯郸市林业局 河北 邯郸 056000)

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属于典型石灰岩山区,山上土层薄,石头多,植树造林难度非常大,再加上气候干旱少雨,有“十年九旱”之说,要确保成活并取得实效更是难上加难。为此,林业技术人员攻坚克难,经过多年积极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干旱石质荒山大苗造林技术,并成功完成荒山大苗造林达15余万亩,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只要在栽植过程中严格执行此项技术,即可实现“全时绿化”,即一年四季都可以绿化。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分类施策 精细整地

整地是实施造林绿化的基础,必须细致整地,主要目的是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生境。特别是大苗造林,不如小苗造林的抗逆性强,生根较慢,更是要在整地上精细施工。涉县山高坡陡,在荒山上整地时一般是沿着等高线自上而下整。首先,进行林地清理。采用块状清理或带状清理,使用刀、割灌机等工具割除杂草杂灌(保留林地上的苗木、幼树),清理种植点周边半径0.5m范围内的杂草杂灌。二是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采用合理的整地方式。土层较厚、坡度较缓区,采用穴状整地;有梯田痕迹的采用小梯田整地方式;土层薄、坡度大区,根据就地取材难易,采用鱼鳞坑(取石容易)和育林板(取石难)整地方式。涉及部分裸岩区时,要用油钻、钢钎、铁锤等开山破石,凿石垒穴。栽植坑的大小一般为80cm×80cm×60cm,呈“品”字排列,栽植密度为110株/亩。整地时,要留出作业带,既可以作为防火通道,又可以作为作业道。三是客土栽植。对于土层薄的或土质比较差,难以达到苗木生长要求的地段,要通过客土置换土壤后再栽植,为树苗提供良好生境。荒山绿化范围大,面积广,人工客土费劳费力,投入产出比太高,为此,开创了利用卷土机卷土上山,大大节约了成本,节省了时间。

2 科学配置 严把苗木

一是科学多模式配置。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树种,侧柏、油松抗旱性强,耐瘠薄,自然成为山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为体现景观效果,近年来积极探索多树种、多模式造林。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确定混交模式及比例,积极探索了油松、侧柏常绿树种与山桃、山杏开花树种的针阔混交模式,耐荫树种栎类与侧柏、油松喜光树种的混交模式,以及侧柏、油松乔木与灌木连翘、黄栌的混交模式等。这种以绿色为基底,点缀开花或彩色树种的绿化模式,使荒山变成了生机盎然的“彩色森林”。二是严格要求苗木质量。苗木的质量是苗木成活的关键。选择的苗木除了要求生长良好、姿态优美外,必须再严格要求根系质量,查看根系是否完整。苗木尽量采用适应性强的本地树种,可以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提高成活率。如需求量大,需要从外地调苗,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另外,除落叶树种外,必须带有土球,且土球的大小要在地径的6倍左右。

3 改革创新 保障水源

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存之本,特别是大苗造林,栽植后得不到水分,直接导致根系缺水死亡。解决运水问题一直是荒山造林中的难题。为此,2006年西岗山大苗造林试验中,承担造林绿化任务的鑫盛生态造林有限公司率先在山顶建起了蓄水池,通过抽水泵把水引上山,山上通管道,低水高调,确保了栽植后的每棵苗得到充足的水分。栽植后应立即浇足定根水,隔2~3d后浇第2次水,隔1周后浇第3次水,此后则应根据土壤墒情来决定浇水次数和浇水量,直至成活。造林第二、三年可浇水2~3次,并视天气情况适当增减。

4 强化技术 严格栽植

栽植时要扶正苗木,保证苗干竖直。栽植深浅要适当,一般裸根苗子可高于土痕3~5cm,带土球的可略高于土球2~3cm,如栽植过浅,根系容易外露而失水,过深则地温低,容易发生闷芽,所以栽植深度对苗木的成活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要注意的是带土球苗木的栽植,树木入穴定位后,然后拆除草绳等包装材料,如土球较松软,可在土球放在栽植穴内后,剪碎包扎材料,并尽量取出。放入土球后,将土球与穴壁间隙用土填满并打实,注意保护土球,再填上一层松土。然后再利用周边的灌枝、荒草或石头覆盖于新植树的周边,切断土壤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就地取材,方便易行,而且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猜你喜欢

涉县大苗土球
北方大规格雪松移植技术要点
更正
云杉大苗的起苗与包装
金花茶树带土球全冠移植与养护要点研究
涉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展现状研究
母亲“送礼”
苹果树大苗移栽要“十改”
树木移栽装卸及运输技巧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浅探城镇绿化移栽大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