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析

2020-12-20沈小雯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理论课协同

沈小雯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党办校办,江苏 苏州 215104)

高校“思政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课程,只是多年来一直处于孤军奋战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上海高校探索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通识课、专业课以及管理体系中,充分挖掘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1]。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困境,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但从既有的改革探索来看,理论系统尚未成形,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尚未形成,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入。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的协同性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围绕“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育人目标,将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互补的育人方式相结合,协同构建“大思政”格局,真正做到“三全育人”。

育人目标一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实现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强调高等教育过程中价值理性的回归,促进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跨学科发展的实践,建立了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关联,正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理念认同度”[2]。

育人方式互补。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过浸润式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与思政理论课的显性教育方式相比,具有隐性思政教育功能,是思政课程的延展与补充,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只有“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才能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高等教育是将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教育实践活动,“所谓全面发展是指按照人的属性实现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政治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完整的人’”[4]。坚持立德树人,德是做人的根本,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应将德育置于教育之首,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当前,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改变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环境。高校是不同思想和多元文化交锋和碰撞的重要场所,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西方的学术观念、流行文化和信仰追求等,通过慕课、微课、网上公开课等开放、互动的新型教学方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大学生能更快速、便捷地获取知识和信息。

但随之而来的,是这些学术观念和文化产品背后的西方极端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普世价值等消极思想和观念,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群体就容易被这些消极思想观念影响而动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将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智育与德育、认知与行为统合起来”[5],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要求,通过发挥思政理论课在思政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和课程思政浸润式教育的协同作用,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回归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教育诉求。

(二)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中国特色高校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6],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不断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办中国特色高校,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社会主义大学,要摒弃专业课“价值中立”的观念,所有课程均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承担起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职责,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所有学科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念融入其他学科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国国情服务的学科系统,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7]

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指出,思政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课程思政则可以在其他各个课程体系中融入思政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只有同时抓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在各门课程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才能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办中国特色一流高校。

三、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当前,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还存在着主体理念转变和能力提升困境、课程融合困境,以及制度保障等困境,协同育人合力难以有效发挥。

(一)能力提升困境

一方面,主体理念转变困难。“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已提出多年,但贯彻落实效果却不理想,一些高校对于落实课程思政改革还只停留在口号宣传上,缺乏总体设计和具体责任落实,也没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很多高校教师没有真正树立起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理念。还有一些教师受社会风气影响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思政教育意识欠缺、教育责任淡漠等问题,认为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理论课的“专属”内容,加之专业技能教育任务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缓慢。另一方面,“受专业背景制约,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教师大都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训练,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天然不足”[2];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低不同,参差不齐,且缺乏思政教育经验,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难免囿于惯性思维,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难以很快胜任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任务,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实效。

(二)课程融合困境

受思政教育主体的理念转变不到位和能力不足制约,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还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政、思政教育孤岛化、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思政教育课程融合不足,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协同育人的合力”[8]。一方面,由于专业课教师育德意识淡薄,受传统“重教书轻育人”思维惯性和考核评价指标的影响,一些专业课依然只注重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对思政价值和理想信念教育或忽视,或流于表面形式,没有有效发挥这些专业课蕴含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和浸润式教育功能,导致思政理论课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局面。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信息错位、力量冲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耗散现象不鲜见”[4]。同时,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之间缺少沟通,思政教师不了解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教学方式,而专业课教师则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鲜有了解,课程设计缺乏总体规划,没有互通有无,协同育人的合力难以有效发挥。

(三)制度保障困境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不足,协同育人合力发挥不到位,原因还在于顶层设计领导机制、相互分工和协作的管理协调机制,以及思政教育队伍的教育激励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缺乏制度保障。思政理论课如何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专业课如何挖掘隐藏的思政教育功能,两者如何整合、共享思政教育资源,当前很多高校并未从制度上给予明确的规定。由于许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属于自上而下的改革,高校自身自下而上的课程思政建设“先天不足”,制度保障的缺失使得改革很难全面有效的推进。此外,高校还普遍缺少协同育人考核与评价制度。“对各类课程挖掘思政资源、实施立德树人如何评价、如何考核,各高校还普遍缺少合适的制度和做法。对教师实施协同育人方面,还没有将职责履行情况纳入师德评价体系和教师评先树优、职称晋升的指标。”[8]

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需要加强党委领导,做好思政教育工作顶层设计;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他课程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同时完善强化技术支撑,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协同育人成效。

(一)党委领导,顶层设计

充分发挥党委凝心聚力、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全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3]“高校党委书记要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校长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9]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把“三全育人”理念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协同育人实施方案,明确思政理论课、专业课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不断创新课堂教育形式,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坚定理想信念;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浸润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其蕴含的隐形思政教育功能,“达到在专业学习中同时提升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的目的,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10],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二)队伍协同,主体重构

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开展师资队伍培养,建成一支理论扎实、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思政师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3]。因此,要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育德意识,明确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构建起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为主导,社区导师、成长导师、心理健康导师、体质训练导师为辅助,管理、服务部门为保障的全员育人体系”[11]。要转变教师以往重专业知识,轻价值观教育的理念,改变思政教育只是思政课教师职责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所有教师树立“大思政”课程理念,使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提高思政教育的信力和效力。另外,要强化课程思政师资队伍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思政和专业教师育德能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通识课和专业课教师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能力。同时,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进阶式学生成长教育及服务体系,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制度,建立健全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机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三)课程创新,体系建设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协同效应的发挥需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重建思政教学体系。因此,要巩固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发挥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同时充分挖掘其他课程的思政价值元素,“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11]。创新思政教学模式,积极建立思政教学融入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主题鲜明,突出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授课内容;网络教学紧扣时代发展步伐,营造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师生良性互动的信息平台;实践教学重在契合学生特点,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舞台。创新思政课堂,通过成立宣讲团,打造“走动的思政课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知识和价值观;成立片区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研究会,加强思政理论建设,推动思政教学模式与时俱进。

(四)制度保障,技术支撑

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保障机制。建立互联互通的思政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建立资源交流和共享平台,打破高校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壁垒,把思政教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统筹推进。完善校—院—系三级纵向交流平台和职能部门、院系横向交流平台,明确负责人,将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评价体系要打破“五唯”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坚守教育初心,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坚持以生为本,将学生的满意度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全面展现学生培养质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建立整合、监控、考评、激励等制度,作为协同模式运行的保障,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学生成长与成才的有机结合。建立严密、科学的信息管理机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思政教育活力的同时,及时、准确地跟踪学生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加强德育系统的信息搜集、分析、反馈,从而对育人过程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控。

猜你喜欢

专业课理论课协同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