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创新的四个维度
2020-12-20胡孝红徐伊
胡孝红, 徐伊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创新须顺应政策的变化、满足课程方案的要求、遵循教师教学理念的原则、实现教学目标的设置。总结、提炼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创新,是探索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研究的重要部分,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构建,顺应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要求。
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发展的重要历程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恢复修整”及“加快改进”两个重要阶段,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的发展历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创新的基本依据和来源证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科学有序的整体思路。
1.恢复修整阶段(1978年-1994年)
1978年,在全面拨乱反正的背景下,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转变学生思想的作用,提出了培养又专又红的人才之要求,规定开设相关主要课程,首次确定了高校思政课的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教育正常秩序的逐步恢复。1980年,教育部发布《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规定文科专业加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试开科学社会主义,在内容上适度增加扩充。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高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标志着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正式开始。198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即“85方案”,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全面实施,是第一个突出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成型方案。同期全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正式成立。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针对性地、相对应地开设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
2.加快改进阶段(1995年-2014年)
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将思想品德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列,简称为“两课”,对其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和改进,积极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和新途径,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新的探索阶段。1998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倡导将教学方法提升到教学模式建设层面,积极地促进了“两课”的全面推广,即“98方案”。2005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倡在课堂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关心身边的社会热点问题,将实践融入教学过程,重视实践环节,即“05方案”。
3.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5年至今)
2015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将改革教学方法与创新教学艺术相结合,倡导集体备课和名师引领,强化问题意识和团队攻关,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匹配、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的教学格局,构建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
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出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针对学生思维思想特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探索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特别提出“创新网络”教学形式,突出该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作用的渠道创新,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从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演进过程来看,主要经历了恢复修整阶段、加快改进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不同时期的政策演进彰显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中不停发展,在改进中不断完善,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逐步成熟。
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案的发展创新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课程方案确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科学作用,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意识[1]。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方案的发展创新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点:
1.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初期,“85方案”的“四门”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05方案”中新增设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新时代,“创新计划”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和《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等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要参考书。到目前为止,高校本科主要设定5门专业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中国近代史纲要》(2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每个时期设置的课程内容的变化性和关联性凸显出不同时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要求以及对高校大学生教学方法的变化性和关联性。
2.以“时代背景”为特征
改革开放之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较为简单,常常与政治运动相联系,教学效果欠佳。改革开放之后,以恢复高考、恢复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标志,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入手,开启了对课堂教学方法的重新探索。全面发展时期,我国经济大幅度增长,世界经济以“全球化”为主要特征,该时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开始实施“信息化”教程,注重“实践性”和“多样性”。新时代,主要表现在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中,提出建设科学有趣、形式多变、协调有效的教学体系,提倡建设传统课堂、网络课堂与实践课堂为一体的教学经典模式。
3.以“方法研究”为主题
1978年之前,课堂模式将教师的主导地位置于突出位置,侧重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具体方法,特征是形式单一,主要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学生单方面“输入”。在相关研究中,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改革开放以后,有关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呈现出新局面,一方面理念上从传统讲授式上升为启发式教学,另一方面着重于建设教学模式。其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开始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特点[2]。“98方案”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开始旺盛发展,“05方案”期间,逐渐日益成熟。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体系正朝着多样化、时代化方向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案重要特点大致概况为: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即根据不同时期的教材设计和课程内容来确定课程方案;以“时代背景”为特征,即根据不同时代背景满足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求来调整课程方案;以“方法研究”为主题,即从学术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的主题内容来启示课程方案。
三、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教师教学理念的发展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需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不能牺牲教师的主导地位,要突出教师在思政课中的重要性和引导性。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而实施的实际应用操作,是体现该学科教学方法创新发展的集中表现,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将因材施教融入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行业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基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力求一方面要做到将“普遍性教学原则”与“无差别对待原则”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做到将“引导性原则”与“灵活性原则”相结合。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中的必修课和公选课,是面对全校各专业开设的,故“普遍性教学原则”是首要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须找到合适而通用的教学方法,确保不同专业背景的每一位学生对思政专业课程持有得当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点和正确的理解方式,达到教学目标,即“无差别对待原则”。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状况以及自身优劣势,根据不同专业的思维差异和基础差距,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结合实际、科学分析、积极引导、灵活开导、热情地传授知识与开拓思维,使学生们获得知识和品德修养的同步提升。
2.将信息化融入教学过程
网络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带来挑战和契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要适应信息大数据化的社会形势,力求开拓网络教学模式,立足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亦可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首先,高校思政课应该摒弃以往“填鸭式灌输”或“机械式念书”的课堂形式,通过“引导式、启发式、带动式”等方法来改变课堂气氛,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借助新媒体,如慕课、微博、公众号以及国家精品课程网等工具,强化网络运用技能。如“慕课”平台打破了受时间空间制约的传统课堂模式,以“碎片化”的展示方式解构书本课程,一个知识点对应着一个微视频,实现对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的重新整合,这是移动新媒体时代下“体验式教学法”的典型代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讲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一方面教师可在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及时更新知识或时事新闻,做到与学生们之间不止于课堂上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距”,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减少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从而增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网络观,学校要严厉打击恶意宣传错误非法言论,净化网络传播大环境,积极培育正面的网络风气,宣传正确的道德规范。
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
“05方案”实施后,所有高校开始使用统一编写的教材,自此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每年都要修订和再版印刷,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三进”教育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也越来越完善合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已取得显著成果[3]。十九大召开之后,全国高校兴起“十九大精神”学习热潮,纷纷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团、研习社、宣讲团等。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立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和理论来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体现和实际证明;《中国近代史纲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来源和历史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溯源和政治方向。思政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的重要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人脑,是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理念宣传和落实“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育人任务的重要途径。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信息化的教学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理念可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理念的发展创新具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先进性、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培育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性特征。
四、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实现育人教学目标的途径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创新的目的在于实现满足不同时期学生、不同类型学生对思政课需求的教学原则和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群体大致为“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群体,每个时期的大学生群体不同,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难题不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育人教学目标的途径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点表现。
1.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抓住学生的“情感纽带”,消除学生对其消极应试的“刻板印象”,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才能长期持久地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教学目标。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上,教师可改变“传统教条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苏格拉底“提问式”教学方法,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直达问题的本质。又如,“形势与政策”课堂上,教师勿讲授一些“假、大、空”的知识点,而是应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接地气”地理解相关知识。另外,思政课教师可设立“热门问题专题系列”教学课堂,列举一些时事要闻,带领学生博览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将“爱国主义精神”深入课堂,真情实意地让学生们感受到思政课带来的“家国情怀”“长征精神”“红船精神”“伟大复兴梦”等内容,引发情感共鸣,实现思政课堂的感化作用,从而达到一致的认同感。
2.满足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需要
2017年,中央作出指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贯穿高等教育。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响应国家号召的工作目标。培育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能当担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须有中华民族发展之根的汲养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灌溉。只有将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所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创新教学方式,让同学们理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精神,“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知行合一、群策群力”的处世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意义,“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涵,才能加深和巩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使命感。
3.增强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
“获得感”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内心感受和真实体验。提升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上的获得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改革效率和质量的检测指标。体现提升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在实践教学课堂上的获得感、成就感以及获取知识的幸福感,而建设高校“应用型”教学模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应用型”教学模式是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党性原则的重要前提下,强化学生在思政课上的互动和对话,注重生活化、通俗化、构建“应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邀请社会优秀“工匠精神”代表进入课堂,或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学校,转而迈向社区、工厂。通过“移情体验”,激励大学生们自觉地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意义,从而增强其在课堂中或课堂外的获得感。不同于上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腼腆、内向、安静沉稳的大学生群体,如今以“90后”、“0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崇尚公平、竞争、积极主动、思维活跃、行为跳脱,并不禁锢于纸质书本,而是偏好于信息化的知识,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获取信息渠道多且信息容量大,所以相对于“古板老套”的理论教学和知识灌输,他们会本能地抵触与拒绝。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守住主阵地,一方面求创新,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如江西师范大学的“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四川美术学院打造的“思政+艺术”新模式,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列车课堂”,西南政法大学的“名师工作室”等等,打造一节节思政金课。另一方面重视经典学习和碎片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如今,电子产品的普遍存在造成了碎片化阅读,虽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学生知识面,但对于专业化知识的学习,我们仍需坚持集中学习经典,抓住精髓,仔细钻研。
育人教学目标的途径创新是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不忽视老师的主导地位,将学生和老师视为“共同体”,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该学科的重要性和无法替代性,满足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需要,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上的获得感、成就感以及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