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战略空间、功能定位与共同体治理机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研究”开题综述

2020-12-20王守文胡向阳

关键词:长江三峡走廊经济带

王守文, 胡向阳

(三峡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研究”开题论证会于2020年7月18日在宜昌召开。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三峡大学校长何伟军教授召集,来自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南昌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参会。

开题报告会由三峡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周卫华主持,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爱国致辞,对三峡大学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表示祝贺,同时将积极支持课题研究,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黄应平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同时表示三峡大学将做好课题研究的服务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课题评议专家组组长陈耀教授表示,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以何伟军教授领队的团队实力的展现,同时课题聚集了国内一流顶尖专家,课题定能顺利实施。评议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综合试验走廊,对于长江经济带全流域、全线、全局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课题将立足国家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要求,基于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空间特殊性、战略重要性和发展矛盾性,围绕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型路径,为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贡献长江三峡区域方案和智慧。

专家组对课题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剖析和论证,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一、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战略目标

建设“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与国之重器的三峡工程密切相关,该研究有助于提升中国生态建设的世界话语权。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村振兴思想和“两山”“两城”理论,从长江三峡生态经济的发展实际出发,以大国担当的视角,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提出了“两源—两核—两支撑”的研究思路,为世界在水利工程治理、移民扶贫、次区域发展、乡村振兴和城市治理等方面打造中国生态样板。同时,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外循环、中国经济内循环“两环”并举的情况下,在生态经济脆弱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探索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径,指导落后地区脱贫致富,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移民安稳致富,展现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因此课题研究的战略定位立意高远,具有典型的建设内容和发展路径,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二、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空间格局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涵盖长江三峡两岸分布的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农架林区,重庆市全境以及所辐射的周边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连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呈带状分布。该区域拥有我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库,既是三峡工程影响区、集中连片贫困区,又是生态脆弱敏感区,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利用该区域原有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转变为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保护好重要淡水库,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是,该区域更应该注重保护性开发与限制性开发。因此,在空间区域界定上,是以城市划分抑或是以流域划分,应该根据所在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来划定。该区域性质特殊,某些行业是限制准入的,特别是湖北和重庆的大区域衔接,重庆的全域是否应该纳入建设,同时宜昌和重庆东南部的衔接,应该考虑湖北省的四大战略、重庆市的绿色发展八项行动计划、渝东南的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和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建设注意协调和衔接。

三、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

该区域发展注重生态与经济,主要考察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最主要的是从国家长江经济带的保护规划的底色出发,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课题提出“四个定位三区一带”的功能定位,不仅要立足于当下“走廊”的发展,更要注重“走廊”的长远发展,结合功能定位细化措施,走对路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保障功能着眼着地。依据三峡库区的发展实际,合理定位,将课题放在功能分区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行思考,“走廊”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中之重体现在绿色发展示范区。同时对比其他走廊的发展道路和区别,找出“走廊”的功能定位,区分不同功能定位下的区域发展,鲜明提出“走廊”明确把生态摆在经济之前,借助“走廊”中的生态资源来发展产业或者将已有产业生态化,将生态脆弱痛点转变为生态价值,实现产业生态化、产品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要突出做好水文章,强化创新转型和绿色发展,对于已有的污染产业和高耗能产业要淘汰转型,主打生态经济,挖掘产品生态价值,寻求新动能,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加快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体系,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发展道路,结合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大健康产业,做好“山文章”和“水文章”,实现“走廊”产业体系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四、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发展共同体合作治理机制

三峡库区作为世界级的绿色发展区域,如何借鉴其他成熟区域的发展机制和管理机制,运用到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绿色一体化机制,打破原有县区管理模式,建立负面清单,走一体化建设路径,确保建设成效。同时,注重跨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数据收集方面,到国土部门、环保部门等单位进行调研,完善获取资料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在规划方面,不同地区关于生态保护出台了不同的规划,制定了不同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战略目标,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建设必须高效统一、因地制宜地吸收相关地区的发展规划,匹配相关政策手段,统一管控措施,实现生态保护步调一致。这就要求完善顶层设计,特别是协同治理体制机制的设计,用以协调相关地区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发展路径,实现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

五、统筹考量提升成果质量

建设“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研究课题,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次新的探索。对于深度贫困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是一次新的探索,变自然限制为自然优势,因此在课题研究上,一是着眼于长远,研究生态经济走廊问题是研究绿色发展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更是围绕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长期课题。所以,对于如何从数据的收集集成到平台到应用咨询的链条,着眼于回答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现状、走向和着力点,需要统筹考虑。二是变资源约束为资源优势,将资源环境的限制变为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实现经济要素与生态要素的动态化、结构化和关联化的过程,着力破解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实现理论突破。三是基于长江生态经济走廊的发展实际,面向国内国外发展要求,提出实际性的发展举措、重大抓手和项目,进一步巩固区域地区的脱贫攻坚成果,扩大区域间的合作,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成果决策影响力大、社会影响力高和学术影响力深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长江三峡走廊经济带
神奇的走廊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交运·长江三峡8号游轮开启首航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在走廊行走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
《长江三峡》比喻手法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