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术后并发症风险分析及护理方法
2020-12-20张楷若
张楷若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脑肿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该疾病可分为继发性脑肿瘤和原发性脑肿瘤两大类。临床症状多存在乏力无感、肢体瘫痪及恶心呕吐等。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现感觉及运动障碍,对患者的身心状态及生活自理情况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虽然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术后会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对脑肿瘤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我院98例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就诊的98例脑肿瘤患者,平均进行分组。对照组49例,年龄37~60岁,平均(48.34±2.13)岁;男28例,女21例;观察组49例,年龄39~61岁,平均(49.22±2.21)岁;男30例,女19例;两组脑肿瘤患者基线资料显示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后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医院的具体环境,告知患者合理的饮食方法。给患者讲解手术的具体流程,帮助其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让患者保持头高脚底的平卧位。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等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并作出相应对策。
观察组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其具体内容如下:(1)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得病后,往往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负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绝望恐惧等不良情绪[2]。在患者术后护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患者的思想状态,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耐心的沟通。要给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呼吸道感染预防护理。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分泌物难以自行排出,极易造成呼吸道受阻,继而呼吸道发生感染。针对昏迷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时进行翻身及拍背动作,若分泌物仍较多不能短时间内清理的情况下,需辅助医师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气管切开,定时对患者进行体温检测,若发烧应时刻小心呼吸道感染的现像发生。(3)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护理。由于患者处于卧床状态,因此需长期依赖导尿管进行排尿,从而造成泌尿系统引发感染,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会阴部进行清洗消毒,并及时更换尿管,定期检测尿常规,如有异样及时采取措施。(3)继发性癫痫的预防及护理,患者术后因为其神经突发放电,可能会引起短暂的大脑功能失衡,容易出现继发性癫痫。术后患者床旁可备好开口器等工具,强化护理巡视。如若患者出现癫痫症状,要立即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如果患者是持续性癫痫,要立即给予抗癫痫药物。(4)颅内血肿的预防和护理,颅内血肿是比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通常是应为创口再次出血或引流不畅而导致。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如果患者瞳孔出现变化,要第一时间配合医生对患者实施脑CT检查。找出准确的出血原因,对出血原因做针对性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组间病患之间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文中所涉数据加以分析,并发症发生几率以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取x2施以检验,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病患并发症几率的比较
观察组中仅1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总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n=49),脑水肿2例,呼吸道感染3例,颅内感染2例,总发生率7例。
观察组(n=49),脑水肿0例,呼吸道感染1例,颅内感染0例,总发生率1例。
3 讨 论
脑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呈持续上涨状态,大多在25~50岁年龄段为主,再加上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造成机体组织呈液酸化,脑部机体功能下降,因此给了癌细胞可乘之机,最终形成脑肿瘤[3]。针对性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通过并发症预防护理及疾病宣教等方式而发挥效应的护理干预,为患者耐心讲解关于疾病知识、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通过讲解的过程中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如存在紧张焦虑感,及时进行疏导。同时,护理人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来进行问题分析,如术后2周内是脑水肿高发发期,而患者住院期间基本是处于卧床状态,护理人员应对引流管内的引流液性质、颜色及流量进行观察,并在患者床边备好开口器或者压舌板,以免患者发生癫痫,可及时实施救治。
综上所述,脑肿瘤患者术后易产生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预防脑水肿、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几率的发生,从而更进一步的证实了脑肿瘤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并发症风险可产生较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