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对水产业的影响、应对措施
——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

2020-12-20杨军,董舰峰,艾健

科学养鱼 2020年4期
关键词:鲟鱼苗种水产品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发展,但对社会经济及各行各业的影响仍会持续较长时间,就水产业而言,对全产业链会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在对宜昌市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加工企业、商超流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宜昌市水产生产实际,就疫情对水产业的影响进行预估,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疫情对水产业的影响

1.从短期来看,对水产品养殖、流通及加工造成严重影响

(1)水产品压塘严重,生产周期延后。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水产品销售黄金窗口期消失,大量水产品压塘。以大宗淡水鱼为例,日前宜昌市压塘量逾2万吨,存塘面积4.2万亩。一是大量水产品积压造成池塘养殖的水质恶化、病害频发,损失加大,疫情结束后,因水产品集中上市,导致价格下滑,收益减少。二是水产品养殖周期中春季晒塘、清塘、放苗等工作严重滞后,新一轮养殖生产推迟,水产苗种春繁、春投、春放不能正常有效开展。春季温度适宜,运输成活率高,正是苗种投放关键时期。据测算,今年我市春季繁苗最多达10亿尾,同比减少2亿尾。加州鲈苗种缺口2000多万尾,部分养殖户已与广东苗种生产企业订购,但无法运回。虾稻田约有370吨小龙虾早苗缺口,但无法投放。枝江渔丫头水产养殖合作社原计划在春节前后将存塘鱼销售完毕后清塘、晒塘,再扩建40个圈养系统,推广“零排放”圈养模式,因疫情影响现在存塘鱼滞销,后续工作只能无期限推迟。

(2)渔需品供应受阻,生产资料短缺。春节过后水产饲料、动保企业复工复产困难,产能严重不足,加之物流不畅,水产养殖生产资料短缺,鱼类无法正常投喂,特别是对小龙虾、加州鲈、甲鱼等低温期摄食量较大的品种影响甚大。枝江一尘水产养殖公司培育的300万尾鲈鱼苗就因驯食的丰年虫断供而全军覆灭,损失300多万元。

(3)水产品流通不畅,二、三产业停滞。受交通管制影响,水产品运输不畅,水产批发市场全面封市,各区域之间水产品难以交叉销售。一是水产品流通不畅。据统计,全市每天销售量仅为60吨左右。以三峡物流园为例,1月25日关闭市场,2月10日才开始水产品销售,日交易量从1~2车上升到10车后,每天供应量维持在15吨左右,仅为同期15%。在特种水产品方面,我市鲟鱼产量最大的龙头企业宜都清江鲟鱼谷公司因国外已对我国鲟鱼关闭通关口岸,但公司日常仍需运行,每月水电、人工、饲料等各项费用支出高达200多万元。往年将清江鱼销售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特大城市中高端市场的长阳绿源渔业公司,当前库存清江鱼(肥鱼、鲥鱼、银鳕鱼)达100吨以上,而这些市场的恢复可能要在下半年以后。二是水产品加工停顿。全市鲟鱼鱼子酱加工全部停止,即使生产了鱼子酱,也无法销售到国际市场。受原料和销售影响,休闲食品加工企业如土老憨、老巴王等加工企业也只是部分开工,主要从事产品研发。三是休闲渔业全部歇业。受疫情影响,全市所有休闲渔业场点全部处于停止营业状态,春节期间预计减少收入1500万元左右。

(4)国家政策不明朗,农民信心受挫。2月24日出台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规定,两栖水生动物中仅牛蛙、美国青蛙可食用,但泰国虎纹蛙、黑斑蛙、棘胸蛙、林蛙不在列,养蛙户人心惶惶,从业者心急如焚。日前已经进入蛙类产卵繁殖季节,大量养蛙户无所适从,养殖信心严重受挫,短期内对特种养殖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2.从中长期看,水产养殖生产将逐步恢复,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受疫情影响,虽然春季渔业生产、水产品销售、水产业品牌、特种养殖业受到冲击,但后期会推动水产业向绿色高质量发展。

(1)推动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规定,除了对野生动物管理进一步规范外,更重要的是要大众重新认识养殖与野生动物产品安全性问题。疫情结束后,人们对水产品营养价值的认可和对水产品相对安全的认知,将提振水产品餐饮消费,叠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推动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形成。

(2)推动水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从养殖方式上,无论是养殖生产者还是行业监管部门,都更加重视苗种、投入品、养殖水质等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从养殖模式上,水产养殖从业者会摒弃传统的养殖模式,谋求模式上的创新,以生产出更健康的水产品。从养殖产品流通与销售上,水产品鲜活运输销售无论从城市保供稳价、存塘鱼销售、产品质量监管上都反映出中间环节多,已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而国家已经把发展冷链物流作为疫情后水产业重点项目,这将从根本上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动水产业冷链物流快速发展和加工业发展,促进渔业现代化。

(3)推动水产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虽然目前已出台的相关政策短期内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看,对水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有利的。一方面可以从养殖品种、养殖方式、流通环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与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势必会推动渔业现代管理体系与治理体系建设,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法律的要求。

二、应对措施

1.把握市场节奏抓好存塘鱼销售

我市2.2万吨存塘鱼中的3000吨鲟鱼、500吨名优品种,需在疫情结束后市场才能逐步恢复。而其他池塘养殖品种有60%以上是销往其他省的,由于我省疫情结束较其他省晚1月以上,外地市场需求已经在恢复,存塘鱼应利用市场空档加快销售,同时抓好存塘鱼管理,避免出现鱼病(如烂鳃病、赤皮病、水霉病)暴发造成死亡。渔业部门应帮助养殖户打通销售运输通道,积极做好饲料、鱼药及动保产品供应保障工作。

2.科学计划抓好全年渔业生产

目前鱼类生长还未进入高峰期,但从养殖周期看,苗种投放已推迟了近1个月,全市已投放面积12万亩,投放苗种2.5万吨。到4月中旬前要争取把2万吨苗种投放到位,确保全年产量不会出现大的下滑。同时要加快1亿尾鲈鱼、10亿尾黄颡鱼等外地名优鱼苗的引进,降低疫情给产业带来的损失。

3.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加大扶持争取力度,重点支持这次疫情影响最大的鲟鱼产业、清江鱼、小龙虾等品种和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把列入全省贷款名单的48家企业落到实处;加大省际流通,促进商品鱼自由交易。

猜你喜欢

鲟鱼苗种水产品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鲟鱼资源的开发研究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100岁的鲟鱼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
让鲟鱼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