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 年丰产不丰收,看盐城虾蟹养殖从业者如何破局

2020-12-20黄鹏丹,赵永锋,田佳丽

科学养鱼 2020年4期
关键词:白对虾养鱼河蟹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有几十年历史,近年来养殖产量快速增长,养殖区域也从沿海不断扩张到内地,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甲壳类养殖品种。近几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整体效益出现了两极分化,养殖成功者利润不菲,养殖失败者则血本无归。面对这种高利润、高风险养殖品种,该如何最大程度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呢?为此,我们采访了射阳县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技术总监冯刚老师。

科学养鱼:请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

冯总:公司养殖基地面积约为500亩,每个大棚长42米、宽10米,建设投入约1.5万元,实行低盐度养殖,每年分春、秋两季进行养殖,春季一般在每年的2月投苗,养至5月中下旬出售,秋季一般在8月初放苗,养至12月出售。理想条件下每个大棚每季平均产出750千克南美白对虾,但由于病害等情况影响,2019年春季每个大棚平均产出南美白对虾550千克,秋季每个大棚平均产出600千克。

科学养鱼:在南美白对虾饲料管理方面是怎样做的?

冯总:在饲料投喂方面,部分养殖户十分盲目,有的养殖户还在给南美白对虾投喂蛆虫。投喂蛆虫看上去似乎比投喂配合饲料便宜,成本更低,但实际上鲜活饲料对水质影响很大,增加了养殖风险,降低了对虾成活率,得不偿失。

我们基地全程投喂饲料,目前南美白对虾行情较好,收益完全可以支持全程投喂配合饲料,没有必要冒风险来降低饲料成本。在最理想的条件下,100天投1吨饲料,如果饲料投喂量能够达到1吨以上,虾产量能达到750千克/棚以上。

科学养鱼:大概多久换1次水?

冯总:在养殖过程中应当每天换水,养殖前期换水量较少,因为在养殖前期投喂量较少,氨氮、亚硝酸盐浓度较低,随着养殖时间推移,南美白对虾个体规格变大,饲料消耗量增多,这时就需要每天进行换水,以稳定虾塘中水的酸碱度,降低水中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含量,为虾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科学养鱼:如何把关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

冯总:优质的苗种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基础,体质弱、携带病原微生物的苗种会给南美白对虾养殖带来极大的风险。每个苗种场的苗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苗种场苗种质量稳定,成活率高;有的苗种场苗种生长性能好,产量高,但是苗种娇贵,对养殖水体溶氧要求非常高,养殖难度大。我们基地2019年购买了5家苗种场的苗种分别进行养殖,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大程度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科学养鱼:在病害防治方面怎样做?

冯总:南美白对虾病原主要有白斑综合征病毒、肝肠胞虫和弧菌。2019年我们送检了6批样品,疑似感染白斑综合征的样本检测下来实际上都没有感染。我们基地应对弧菌病的主要方式是定期进行检测,在对虾发病前进行防治。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池塘的处理对于病害防治至关重要。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要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消毒后进行第1次晒塘,翻塘后进行第2次晒塘。肝肠胞虫感染风险高的塘口需要使用烧碱针对肝肠胞虫另外进行1次消毒,肝肠胞虫可以通过病虾消化道排出体外,在外界水环境中形成孢子体,这些孢子体会分散在水体中并附着于藻类、碎屑或颗粒饲料的表面以及池壁和底泥环境中,烧碱可以杀死底泥中的孢子体,有效防治肝肠胞虫病。

近年来小龙虾行业火爆,养殖面积一直在扩大,相当多之前没有养殖小龙虾的区域也开始大力推广,2019年小龙虾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出现井喷式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小龙虾价格断崖式下跌。目前小龙虾养殖以虾稻综合种养模式为主,水稻插秧前养殖户要清塘抛售小龙虾,稻虾大规模集中上市,导致2019年的5-8月小龙虾价格大幅下跌,部分养殖户无法回本。在这样的形势下,养殖户们纷纷寻找新的养殖思路,意图走出困境,转危为机。高手在民间,江苏盐城市建湖县养殖户的反季节大棚养殖小龙虾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养殖效益。

科学养鱼:大棚养殖小龙虾有哪些优势?

大棚养殖户:稻田养小龙虾存在集中销售的问题,每年的10月1日到次年4月小龙虾价格非常高,2019年3月小龙虾苗种已经达到70元/千克,但是养到6-7月成虾价格就已经降至12元/千克,于是我们就想尝试一下反季节大棚养殖小龙虾,经过一年的尝试,发现效果还是很好的。2019年大棚总产量350~400千克/亩(成虾产量125~150千克/亩),稻田总产量约125千克/亩,总收益6000元/亩,成本约2000元/亩,其中饲料成本800元/亩。

大棚养殖小龙虾有养殖效益高、病害更少、品质更高三大优点。在普通的稻田养殖小龙虾过程中,我们采取大眼网捕大留小的方式捕捞30克/尾以上小龙虾出售,大棚养殖小龙虾也是一样,11月为虾塘安装大棚之后持续进行捕虾,每个大棚规格两亩,产量为800~850千克。

由于受到小龙虾养殖季节性的影响,使得市场也形成了季节性消费的习惯,大部分小龙虾餐馆在冬天是不营业的,冬季对小龙虾需求量较少,存在有价无市的风险。而每年的3-4月大部分小龙虾餐馆已经开业,但此时小龙虾还没有大面积上市,塘口价格再高需求也会始终存在,所以只要抓住3-4月小龙虾还没有大面积上市前出售就很容易赚钱。

11月上大棚后水温较低,小龙虾生长速度较慢,但更加不易生病,大棚内夜间水温9~13℃,在此温度下小龙虾始终保持较高的摄食量。经过4~5个月的生长期,第二年的3-4月小龙虾规格可以达到35克/尾以上,由于大棚小龙虾生长期较长,且不间断投料,大棚小龙虾肉质饱满,品质更好。

科学养鱼:如何进行水草管理?

大棚养殖户:小龙虾养殖好不好,全看一把草。我们外塘的环沟主要种植水花生,平台主要种植伊乐藻,伊乐藻耐低温,在开春的时候,大部分草还没开始生长时,伊乐藻就已经开始快速生长了,可以满足小龙虾早期对水草的需求。每年的3月进行加水,加水过早小龙虾还未出洞,反而容易滋生青苔。伊乐藻每年都要种,每5米1条草路子,伊乐藻生命力较强,在池塘中种株着泥即可成活。目前有两种栽培方法,一是沉栽法。将伊乐藻种株切成15~20厘米长的小段,每3~5段为1束,在每束种株的基部粘上淤泥,撒播在池中,使种株自动下沉着底,扎根于池底泥土中。二是插栽法。同样将伊乐藻种株切成段,扎成束,按株行距50厘米×50厘米像插秧一样进行人工栽插。小丛压土种植对控制青苔也有一定好处,一般栽种后10天就能生出新根和嫩芽,4月底前就能形成优势种群。2019年大棚内种了几批伊乐藻后发现小龙虾密度高,水体较为浑浊,且小龙虾喜食伊乐藻,尤其是15~20克/尾的青壳小龙虾,水草的摄食量占到总摄食量的60%以上。被小龙虾夹断的伊乐藻容易腐烂,影响水质,因此伊乐藻不是很适合在大棚内种植,目前大棚内主要种植水花生,温度高时每3~4天换1次水,气温较低、水质较清则不需要换水,保证水质清爽,防止水草腐烂。

科学养鱼:2020年有什么养殖计划?

大棚养殖户:2019年小龙虾养殖效益较低,2020年不打算继续将所有池塘面积都用来进行小龙虾养殖,接下来会调整养殖结构,降低小龙虾养殖面积,增加甲鱼等养殖品种,进行多品种养殖,死虾可以作为饵料投喂甲鱼,降低养殖成本。此外还打算进行银鲫套养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立体水面,达到共生互补的生态平衡,同步提高养殖产量和产值,降低成本,分担风险,提高农场抗击风险的能力。

“河蟹好吃育苗难”,作为洄游性水生动物,河蟹苗种繁育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还需要适宜的气候、水质。得天独厚的滩涂和充裕的海、淡水资源使得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成为天然河蟹育苗场,2018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了射阳县“射阳大闸蟹苗”地理标志,2019年全县蟹苗年总产值3亿元,生产蟹苗70万千克,占全国蟹苗总产值的70%以上,被誉为“中国蟹苗之乡”。

科学养鱼:基地育苗所使用亲本蟹规格一般是多大的?

射阳县河蟹育种基地王鑫:现在市场趋势是使用大母本育种,一般来说大母本河蟹产生的后代体质较为强壮,200克/只母蟹配300克/只公蟹、250克/只母蟹配350克/只公蟹、300克/只母蟹配400克/只公蟹是现在主流的规格。养殖户11月订苗,次年5月卖苗,300克/只母蟹繁殖出来的大眼幼体一般是2000~3000元/千克,250克/只母蟹繁殖出来的大眼幼体2019年价格是1200元/千克,200克/只母蟹繁殖出来的大眼幼体价格是700~900元/千克,150克/只母蟹繁殖出来的大眼幼体价格是600元/千克左右,我们公司进行订单制生产,按照客户对亲本规格的需求进行繁苗。

科学养鱼:射阳地区每年大概能产多少蟹苗?

王鑫:射阳县河蟹苗种繁育面积约3万亩,蟹苗总产量约为70万千克,占全国的70%~80%。河蟹在淡水中性腺发育会受到抑制,无法完成生殖过程,只有在适当盐度的刺激下河蟹性腺才能由生长成熟过渡到生理成熟,因此河蟹必须在海水中才能实现雌雄交配产卵。由于河蟹这种生殖洄游的习性,在全国来看射阳的资源条件较为适合进行河蟹育种,射阳地区产量低的塘口,一般每亩塘可以生产25~30千克大眼幼体,产量高的塘口每亩塘可以生产100千克大眼幼体,平均产量50千克/亩。

科学养鱼:亲本塘是怎样进行管理的?

王鑫:母蟹一般在3-4月产卵,5月中旬开始销售,大眼幼体从产卵到上市共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河蟹繁育准备时间比较长,从每年的春节前开始准备,需要进行整塘晒塘、进水、种蟹购买。由于刮风、下雨等因素的影响,每年养殖结束后池底都会沉积淤泥,使得池塘变得浅、宽,因此每年塘底需要用挖土机铲一遍,然后进行晒塘、消毒。整塘结束后进水,在年前水全部进好,亲本蟹塘深为1.8~1.9米,育苗池深约为2米,蟹苗池深度越深、水体越大、产量越高。

为了保证母本成活率,亲本塘一般先投放母蟹,每年的10-11月冷空气过境、天气转凉时开始购买亲本母蟹,平均每亩塘投放500只左右母蟹,母蟹在池塘内适应4~5天,按1公∶3母的比例投放公蟹,进行交配产卵,例如1个面积为2亩的塘口,投放约1000只母蟹、350只公蟹。

公蟹下塘后会在2~3天内开始进行交配,一般在公蟹下塘后20天左右捕捞公蟹出售。公蟹交配时会相互残杀,公蟹捕捞时间越迟、死亡率就越高,每个养殖户选择的捕捞时间不同,可以延后,也可以提前。

3-4月母蟹产卵后在亲本塘里挂网,每亩塘挂30~40张网,具体数量取决于亲本蟹的大小和产卵后的抱仔率、抱仔的厚度,亲本蟹越大、抱仔越厚,网挂得越少。

亲本塘主要投喂冰鲜鱼,50千克河蟹喂1千克左右冰鲜鱼,辅以玉米、小球藻、维生素、钙和矿物质。下雾天等极端天气,为了防止气压低导致池塘缺氧需要用水车进行增氧。

科学养鱼:如何进行水质调控?

王鑫:我们主要使用生物制剂调水,例如益生菌、小球藻、乳酸菌等,也会少量使用EM菌和芽孢杆菌。天冷水质不容易坏,一般只需要勤换水,每10天用1次药物降低池塘亚硝酸盐、氨氮含量。

2019年河蟹的规格及产量相比2018年有了较高提升,但是自国庆节后,河蟹价格就开始断崖式下跌,导致许多河蟹养殖户没有赚到钱,面对这样的环境,在射阳县依然有许多养殖达人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科学养鱼:请您介绍一下养殖的基本情况?

养殖达人:我们既进行蟹苗培育,也进行成蟹养殖。育苗面积共1800亩,其中包括600亩育苗面积及轮虫等配套设施面积,平均每年生产大眼幼体3万~3.5万千克。我们使用大规格亲本蟹进行繁育以顺应市场需求,2019年使用最小的亲本蟹规格为“5母、7公”(母蟹250克/只、公蟹350克/只),生产的蟹苗在苏南、苏中和苏北都有销售,主要销往兴化、泗洪、高邮,小部分销往常熟和宜兴;成蟹养殖面积约3000亩。

科学养鱼:2019年养殖效益怎么样?

养殖达人:2019年蟹苗市场价格很高,成蟹产量也比往年要高,平均亩产190千克。每年中秋节前后,80%以上的河蟹都已由4壳蜕5壳了,其中中秋节能上市的比例约为总产量的25%。

盐城市盐都区位于江淮腹地,河蟹养殖已有30多年历史,是苏北地区最大的河蟹产地之一,河蟹养殖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盐都大纵湖大闸蟹更是历史久远,早在清乾隆七年编撰的《盐城县志》就记载:盐城食品“秋有湖蟹,产于西乡湖荡中,味较他处独美”。

科学养鱼:请问去年总体养殖情况如何?

陈老板:2019年风调雨顺,雨水不多,也不干旱,非常适宜河蟹生长,河蟹养殖普遍规格较大、产量高、供大于求,河蟹行情不好,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卖肯定要亏本。但是我们农场主养大规格河蟹,养殖规格以“3母、4.5公”为主,供应专卖店,价格比普通市场高,收益较好。农场2019年河蟹平均亩产100千克左右,30%的河蟹在中秋节前上市。

科学养鱼:2019年中秋节时间很早,请问如何保证中秋节前上市河蟹的数量和质量?

陈老板:中秋节河蟹价格非常高,同样规格的河蟹价格会比平时高出4~5倍,很多养殖户会将所有能够捕起来的河蟹全部上市,但是河蟹的生长需要一个完整的周期,未完全成熟的河蟹质量相对差,膏苦、壳软,消费者品尝后会对河蟹产生负面印象,会对整个河蟹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伤害。我们农场中秋节前上市的河蟹都经过严格的挑选,以确保每一只河蟹的质量,专卖店出售的河蟹价格高,更要保证河蟹的质量,品牌信誉是无价的,只有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够发展长远。

科学养鱼:您这边养殖效果好,有什么秘笈可以跟我们分享?

陈老板:比我们养得好的大有人在,学无止境,我们也还在不断摸索,要说秘笈,我认为河蟹养殖要注重养殖细节的管理。

水草管理:放苗前在环沟内种植伊乐藻,待伊乐藻成活后逐渐加水,直至水浸没草顶端10厘米,同时适量施肥,促进水草生根发芽。伊乐藻发芽早,长势快,在早期其他水草还没有长起来的时候,只有伊乐藻能够为河蟹生长、栖息、避敌和蜕壳提供理想场所,但是伊乐藻不耐高温,当水温达到30℃时极易腐败坏水,因此十分适合作为过渡性水草进行种植。

清明前后将坂田土翻松,播撒水韭菜种子。水韭菜具有耐高温、不臭水、河蟹喜食的优点,但是易遭到破坏,因此前期要用网将它围起来防止河蟹破坏。水韭菜长到10厘米左右将围网撤掉,河蟹就开始进行大水面养殖,随着水韭菜的生长逐渐提升水位,养殖后期水位控制在1.2米左右,科学控制水草密度,水草密度不宜超过整个水面的60%,水草密度过高容易导致光合作用不足,增氧效果下降。此外也要注意合理投饵,避免河蟹夹草过多,及时割除多余水草,高温期注意捞除漂浮水草、挂脏及时打头。

水质管理:定期调水,前期使用EM菌15~20天进行1次改底,后期7~10天进行1次改底,平时勤测池塘水体pH,pH过高时用乳酸菌等调节,注意残饵会消耗氧气,降低池塘溶氧,每3~4天要进行1次池底检查。

河蟹蜕壳时要注意消毒和补钙,每次蜕壳补1次钙,蜕壳结束3天后用1次碘制剂,在蜕壳时对池塘溶氧的要求比平时高,高温天多进行增氧,防止河蟹蜕壳不遂、缺氧上岸。

饲料管理:前期投喂蛋白质含量40%的河蟹饲料,高温季节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防止排泄物蛋白质含量过高坏水,同时配合投喂EM菌浸泡的玉米,饲料跟玉米的比例为3∶1或者2∶1,调理河蟹肠道,防止肠炎等疾病的发生。上市前1个月喂冰鲜鱼催肥,防止河蟹互残影响品相。

蓝藻防治:外部水体普遍含有蓝藻,在池塘水质条件好的情况下蓝藻是不会大规模暴发的,但是如果水体残饵、河蟹代谢废物过多导致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就会为蓝藻的大规模暴发提供条件,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也要精确把控饵料投放量,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池塘定期用益生菌调控,环境好,蓝藻无法形成优势种群,自然就不能大规模繁殖。此外,螺蛳喜食残饵,螺蛳吃掉多余饵料防止池底富营养化,适量投放螺蛳也可以有效降低蓝藻暴发的可能。

极端天气管理:2019年风调雨顺,适宜河蟹生长,很多新手也能养出高产量、大规格的河蟹,但是实际上很多人还不懂得极端天气如何应对,例如狂风暴雨天河蟹处于应激状态不摄食,因此在这种天气条件下不宜投料,应该从改良水体、抗应激方面入手,补充维生素C、多糖等营养元素,增强河蟹体质。极端天气下蟹塘的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氧,好多养殖户不重视增氧,但实际上,增氧与不增氧的塘口最终产量最高相差30%,我们农场每个塘口都配备了水车式增氧机,每个水车式增氧机可以为5~6亩蟹塘进行增氧。

猜你喜欢

白对虾养鱼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养鱼记
鱼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