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急诊和延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2020-12-20于海强梁景超
于海强,梁景超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吉林 延边 133000)
急性胆囊炎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恶心、畏寒及上腹绞痛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金标准,其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2]。但该病患者炎症渗出较为严重,致使组织水肿,部分血管解剖不清,给手术带来一定难度,增大中转开腹风险,因而临床对于其手术时机选取具有一定争议。急诊手术则是入院即完善检查,早期进行相关手术,而延期手术则待患者症状缓解后5 d~4周内再行手术。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急诊和延期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5~64岁,平均(48.36±5.31)岁;发病时间10~36 h,平均(24.18±3.59)h。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4~65岁,平均(48.38±5.32)岁;发病时间11~37 h,平均(24.21±3.58)h。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延期LC,患者入院后予以抗感染、消炎、止痛等常规治疗,待患者疼痛症状缓解后第5d~4周内进行LC。观察组行急诊LC,入院后即完善相关检查,诊断明确后,进行术前准备,之后实施LC。LC具体实施如下:取患者仰卧位,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标记手术切口位置,采用四孔法进行手术。先于脐上腹作一个10 mm弧形切口,通过气腹针形成气腹状态,压力维持在10~14 mmHg。之后将摄像头及套管针置入患者腹腔,于腹腔镜下穿刺锁骨中线及腋前线切口,之后观察病灶组织,逐层分离周围组织后,充分暴露胆囊、胆囊三角等部位,切除胆囊,切口缝合后进行加压包扎,术后常规抗感染。
1.3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并发症状况:记录两组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39.14±9.36)h、住院时间为(8.24±2.31)d、住院费用为(6378.45±767.36)元;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27.63±7.52)h、住院时间为(4.13±1.25)d、住院费用为(4369.85±428.47)元。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79,11.065,16.160,P=0.000,0.000,0.000)。
2.2 并发症状况
对照组出现3例出血、6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2.00%(11/50);观察组出现1例出血、2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观察组并发症少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6,P=0.021)。
3 讨 论
急性胆囊炎是因胆囊管出现阻塞,胆汁长期滞留,从而诱发炎症反应所致,临床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多予以对症药物干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该病反复性强,增大患者痛苦;而手术治疗可直接切除病灶部位,彻底根治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但对于手术时机的选取临床尚有争议。急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胆囊会大量充血,粘连周围组织,使得三角区难以充分暴露,增大手术难度,但该情况于发病72 h内较轻,手术易分离,72 h后病灶处会形成瘢痕组织,粘连严重,故有学者认为尽早行LC的疗效越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表明行急诊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急诊LC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优于延期LC,可促进术后排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