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12-20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四肢患肢肢体

周 阳

(抚顺市第三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4)

四肢骨折创伤是骨科常见病,普遍由外力创伤所致,影响人体骨折完整性,现阶段四肢骨折在临床上的治愈率较高,但是治疗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等问题,且患者在术后面临着肢体肿胀、行动受限等问题,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1]。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在患者护理中,将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到临床上,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满意。现为进一步研究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平均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包括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3.1±6.3)岁。对照组患者30例,包括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8±5.9)岁。

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严格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接受抗感染治疗,在康复期将患肢抬高30°,并通过患者主诉与观察,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手段包括:(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告知患者术后出现肢体肿胀的原因,并从专业角度入手,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选取病房内的成功案例,告知患者科学应可以改善肢体肿胀情况。健康宣教期间,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微信等手机APP,选择以“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处置”为主题的视频发送给患者,并通过微信详细介绍术后肢体肿胀的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疑惑,强化自我保健能力。(2)肿胀干预。在患者手术结束并清醒之后,根据患者主诉判断肿胀水平,并听从医师建议对肿胀部位选择实施冰敷或者加压包扎处理;换药期间注意检查创面情况,观察是否出现渗血、渗液等问题发生。(3)饮食指导。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方案中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量,并注意提高蔬菜水果所占比例;叮嘱患者适当补充钙质,以加快患肢康复。(4)患肢锻炼。指导患者放松全身,并在音频节奏以及导语下活动全身肌肉,针对患肢可以采用被动训练的方法,训练初期以简单肢体动作为主,包括前后左右摆动;随着患肢功能恢复,可以逐渐恢复到伸展运动,直至完全达到理想肢体功能障碍,如重物搬运、上下楼梯等。

3 观察指标:统计2组患者护理后的肢体肿胀情况,其评估标准根据《骨科肢体肿胀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开展,评价标准分别为:0级无肿胀,1级轻微肿胀,存在皮纹;2级,重度肿胀,患者肿胀部位的皮肤紧绷;3级,严重肿胀,存在张力性水泡[2]。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3]对患者护理后的肢体疼痛水平进行评价,记录肢体肿胀的消失时间。

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以x2值、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1)从2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分级情况可以发现,2组患者护理后的肿胀分级情况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各级患者分别为0级6例、1级11例、2级12、3级1例;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分级情况为0级0例、1级5例、2级18例、3级7例,组间数据相比,x2值=8.73,P=0.013。(2)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与肿胀消除时间情况后,发现2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4.23±0.53)分,对照组为(6.17±0.84)分,组间数据相比,t值=7.63,P=0.017。比较2组患者肿胀消除时间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消除时间为(6.38±1.52)天,对照组患者肿胀消除时间为(10.16±2.21)天,组间数据相比,t=9.25,P=0.041。

讨 论

四肢骨折的致病因素较多,包括车祸伤、坠落伤等,骨折发生后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临床干预阶段,除了要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案,还需要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来加快患者肢体康复,这已经成为当前临床工作的重点[4-5]。

我院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护理期间,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到临床上,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满意。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肿胀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与肿胀消除时间等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满意的应用效果。也有学者在研究中[6],选择了120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对其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护理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组患者的肿胀消除时间为(5.31±1.13)天,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肿胀消除时间为(7.53±2.15)天,P<0.05;同时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观察组的肿胀消除时间为(6.38±1.52)天,对照组患者肿胀消除时间为(10.16±2.21)天,P<0.05,与文献的结论基本一致。优质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患者护理手段,整个护理的核心就是要将护理工作回归到患者本身,结合病情发展情况,制定严格、具体的护理方案,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7]。根据我院经验,在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期间,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1)肢体肿胀情况进一步加重患者痛苦,患者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迫切。因此在优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通过利用微信、微博等APP,让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预期,也能更好的配合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具有应用价值。(2)优质护理应该注意评估患者的个性化差异,了解患者四肢肿胀的情况,并通过营养支持、肢体功能锻炼、疼痛管理等方法,深化患者的认知,并主动参与到护理活动中[8]。同时整个优质护理干预应该体现预见性工作要求,例如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切口感染情况加以干预,护理期间通过密切观察患肢情况,如渗血、渗液等,并做好应急准备。

结论:优质护理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肿胀部位康复,满足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值得做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四肢患肢肢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肢体语言
跟踪导练(四)
肢体写作漫谈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