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病人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12-20许秀香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走路踝关节依从性

许秀香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辽宁 建平 122400)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生和交通事故、工业发展等有关。近年来,踝关节骨折的逐年不断攀升,给患者带来身心健康危害,因此,重视加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管理,对于缓解踝关节骨折患者病痛、促进踝关节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1-2]。临床护理途径有效地抑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促进了医疗保健的改善,可满足对踝关节骨折治疗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分析了临床护理路径在踝关节骨折病人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1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年龄21-72岁均(45.14±2.21)岁。男34例,女26例。对照组年龄22-72岁均(45.57±2.22)岁。男35例,女25例。2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1)入院后进行基本的病情评估,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包括护士长,护理小组组长和负责护士,并加强与部门主管和主管医生的联系,制定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临床路径表。(2)住院期间的护理,护理人员制定临床路径表,包括:①术前护理。术前告知患者踝关节骨折发生机制,手术的微创性和治疗预后,介绍康复良好的案例,强调医生技术水平,使其放心接受治疗。②术中护理。严格监控生命体征的变化,意识状态以及踝关节骨折患者状况的变化,协助踝关节骨折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确保踝关节骨折患者皮肤清洁,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术中做好保暖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动态观察踝关节骨折病人体温变化,如果踝关节骨折病人体温降低,需要及时给予加温毯保暖和调节室内温度。③术后功能锻炼护理。术后第1天,记录患肢的切口敷料和血液循环,活动,加压护肤,引导饮食,了解第2次大便的情况,给予疼痛评估和护理,心理和生活护理;指导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方法,告诉踝关节骨折病人抬高患肢,帮助减轻肿胀。术后第2-3天的切口观察,用药指导,心理和生活护理;加强下肢肌肉的肌肉锻炼;使用辅助仪器进行下肢被动运动,使踝关节无痛逐渐达到生理活动。手术后第4天-第7天的功能锻炼:踝关节主动弯曲,根据踝关节手术的局部情况和参考影像学检查结果,应适当增加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活动强度和活动量。手术后第8-14天的日常功能锻炼,并在必要时进行解释和调整。根据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如果患处仍然肿胀,则要求踝关节骨折病人在床上进行功能活动。出院前1天,指导出院后的功能锻炼[3]。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满意度;踝关节骨折功能锻炼依从性、踝关节骨折愈合时间;护理前后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踝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发生率。

4 统计学处理:SPSS12.0软件,t、卡方(x2)分析用于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满意度是60(100.00%),对照组则是40(66.67%),P<0.05。

5.2 2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对比:护理前2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之前,对照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分别是(60.11±2.21)分、(68.60±2.44)分,护理之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分别是(81.74±2.31)分、(87.31±2.24)分。护理之前,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分别是(60.67±2.56)分、(68.21±2.74)分,护理之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分别是(97.74±2.31)分、(91.72±2.11)分。

5.3 2组踝关节骨折功能锻炼依从性、踝关节骨折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踝关节骨折功能锻炼依从性、踝关节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踝关节骨折功能锻炼依从性、踝关节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92.56±3.61)分以及(16.56±3.61)周。对照组踝关节骨折功能锻炼依从性、踝关节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84.56±3.21)分以及(20.11±3.22)周。

5.4 2组踝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踝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发生率更少,P<0.05。观察组出现1例,对照组出现了10例。

讨 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实施促进了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踝关节骨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需要早期手术治疗和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路径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实施医生和护理人员围绕某种疾病治疗和护理共同制定的最佳护理计划,可为踝关节骨折患者提供有序、计划性和目的性强的护理服务,注重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生活质量的恢复,能够通过一系列措施加速患者康复[3],从而减少痛苦,加速康复进程,促使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也赢得了踝关节骨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有利于加速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的进程,改善其身心健康水平[4-6]。临床护理路径完善日常护理工作和功能锻炼,对培训频率和时间有严格的规定。早期干预改善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了踝关节的康复效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术后功能锻炼计划更加完善。不同时间点的运动内容更加细致和具体,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接受度和掌握程度,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是60(100.00%),对照组则是40(66.67%),P<0.05。护理前2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之前,对照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分别是(60.11±2.21)分、(68.60±2.44)分,护理之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分别是(81.74±2.31)分、(87.31±2.24)分。其中,护理之前,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分别是(60.67±2.56)分、(68.21±2.74)分,护理之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以及走路能力分别是(97.74±2.31)分、(91.72±2.11)分。观察组踝关节骨折功能锻炼依从性、踝关节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踝关节骨折功能锻炼依从性、踝关节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92.56±3.61)分以及(16.56±3.61)周。对照组踝关节骨折功能锻炼依从性、踝关节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84.56±3.21)分以及(20.11±3.22)周。观察组踝关节骨折后功能障碍发生率更少,P<0.05。观察组出现1例,对照组出现了10例。

综上,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和走路能力,加速骨折的愈合,并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以及减少功能障碍的出现。

猜你喜欢

走路踝关节依从性
为什么鸡走路时一直在点头?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会走路的树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学走路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好好走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