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12-20尹淑桂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瑜伽动作运动

尹淑桂

(牡丹江大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瑜伽不仅是一项时尚的健身运动项目,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瑜伽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运动,早期是由古印度起源而来,古印度哲学派指出瑜伽是经过长期运动训练,使得运动者提升其意志力,从而发挥出其自身潜能的运动。在进行瑜伽训练时要做到身心合一。在瑜伽运动时,需要同时配合很多方法,例如调节气息的呼吸方法、调节形体的体位法及调整心理状态的冥思法等。[1]在经过长期的瑜伽训练后,运动者可能会达到身心和谐统一的状态,对运动者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生理方面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很多高校都提倡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终身教育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不同的体育选项课,瑜伽课程就是作为新兴的体育项目进入大学体育的课堂,并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将瑜伽课程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当中,不仅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完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可谓一举两得。但是由于瑜伽课程在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当中开展比较晚,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如何将高校的瑜伽课程更好地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中,需要针对高校瑜伽课程进行教学改革。[2]

1 高校瑜伽课程的现存问题

1.1 场地设置不合理

瑜伽课与其他的运动课程不同,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将场地放在室外,受到天气的影响因素就会较大,夏天的高温和紫外线容易对学生和老师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伤害;冬季温度又相对太低,更不适合瑜伽课对身体舒展的要求。现在很多高校就随意找一间空教室作为训练场地,但是往往场地较小,学生又很多,存在空气不流通的状况,影响学生的气息训练,使得瑜伽课程教学受到阻碍。[3]

1.2 瑜伽教材和器材的缺乏

瑜伽课程作为新兴的体育选项课,没有统一的教材,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只能根据网络上的相关视频或者自己购买的音像教材作为指导,使得课程系统性不强,不具有联系性。同时很多高校对于瑜伽课不够重视,器材极其缺乏,课程所需要的瑜伽带、瑜伽砖、瑜伽垫或健身球等准备不足,经常会出现学生多,器材不够用或没有器材用的情况。

1.3 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

每一种体育项目都需要经过专业教师的指导,要想瑜伽课程得到很好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及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

许多高校的瑜伽课程,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瑜伽专业人才匮乏,瑜伽行业缺乏规范,许多瑜伽课教师都是由教形体训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老师来代课,专业教师缺乏。这些老师缺乏对瑜伽课程的深入研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能根据视频或一些网络教材自学,对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往往会导致瑜伽课程的指导性变差。学生刚进行瑜伽课学习时热情饱满,但未能取得想要的结果,慢慢地就对瑜伽课程缺乏热情和信心,便失去了课程的实际价值。

1.4 教学方式单一

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当中,通常采用示范讲解法的教学方式,通常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这种示范讲解法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动作的学习有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课程长期采用一种教学方式,都会造成学生不同程度的厌倦心理,使得教学过程单调枯燥,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只采用这一种教学方式,却没有瑜伽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课堂也缺乏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的互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会使学生在进行瑜伽课程学习时不能对瑜伽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2 高校瑜伽课程教学开展的意义

2.1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每个大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运动喜好,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所以现在很多大学都会开设不同的体育选项课供学生们选择。比较常见的体育课选项课程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排球、游泳等。瑜伽作为当下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尤其受到女生的喜爱,但男生选瑜伽课的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将瑜伽引入到高校的体育选项课当中,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群体,弥补高校体育教学的竞技体育的模式,还能丰富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为高校体育课程提供新的活力,同时还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4]

2.2 强健学生体魄

瑜伽运动当中的体位练习法是瑜伽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的体位法就是瑜伽中的每一个姿势都能对人体的不同穴位进行不同的有效调节,从而使得身体强健。经过很多调研和医学研究证实,如果能长期坚持练习瑜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都能进行有效的调节,达到改善身体健康的状态。所以在高校中开设瑜伽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2.3 育化学生心灵

目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日益加大,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业方面、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就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压力,这些无形的压力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能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成为了大学生的心底需求。瑜伽运动中的呼吸法能有效地调整人们的气息,使得大学生在快速的生活方式下得到心灵上的放松,缓解他们的疲劳和压力,使她们快速恢复元气。瑜伽运动在进行训练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使自己处于非常安静的环境当中,在舒缓的音乐当中,舒展全身,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乐观的、积极的心态。

2.4 满足社会交往的需求

当今的大学生都有着个性化的追求,且思维也比较活跃,瑜伽训练不仅能强健他们的体魄,还能美化形体,提升自身的气质。这也是为什么会吸引很多女大学生选择瑜伽课程的原因。在进行瑜伽训练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精神意志,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让他们在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根据训练的课程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加其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们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就业发展。

3 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3.1 提高教学设施条件

要想高校的瑜伽课程教学有效的进行,前提是提高教学设施的建设,提供符合瑜伽课程的教室及上瑜伽课时所需要的器材。如果条件允许,高校可以建设专业的瑜伽课程教室,供师生们日常教学及课余时间想要进行瑜伽运动的师生使用;如果自身条件不足,可以将一些教室进行改装设计,根据瑜伽课程的需求,装上镜子、铺木质地板、安装空调和上课所需要的瑜伽训练器材,营造瑜伽课程教学的氛围,保持教师中的空气流动,从而满足瑜伽课程的教学需求。[5]

3.2 瑜伽教师能力培养

瑜伽教师是瑜伽教学课程中的主要指导者,瑜伽教师的专业水平对瑜伽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及授课方法,使得瑜伽课程的教学稳步进行,如果教师专业能力高,课堂的教学成果也会相应的提高,所以提升瑜伽教师能力是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1)丰富瑜伽训练知识。很多瑜伽教师只掌握瑜伽运动训练的技术动作技能,但并不了解瑜伽的起源、瑜伽文化及其相关的哲学知识和运动解剖原理等。要想课程教学能够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瑜伽教师需要丰富瑜伽训练的基础文化知识,在瑜伽课程教学中示范基本动作的同时要讲解基本动作的含义及所蕴含的哲理,使同学们身心同时受益。丰富教师的瑜伽训练知识还能使教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使瑜伽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提高瑜伽教学能力。对教师来说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是需要坚持做的一件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瑜伽课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训练的内容,同时要明确瑜伽课程的难点和重点,找出能让学生有益于理解和学习的方法。瑜伽课程的老师也要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在进行瑜伽课程的讲解时,需要教师做一遍示范动作,并且口头阐述其动作要领,只有教学语言明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课程讲授更具感染力,所以提高瑜伽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校瑜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3.3 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

教学方法改革是瑜伽课程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科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效果。作为瑜伽教师需要掌握合理与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瑜伽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瑜伽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示范法、讲解法、问答法、纠错法、分解练习法、讨论法、重复练习法、完整练习法等。[6]示范与讲解:瑜伽教师示范动作时不能只在教室的前端进行示范,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进行示范,这样能让在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存在,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示范的动作也要从简单到复杂,比较复杂难懂的动作可以多示范几次,让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在动作示范的同时,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也要简洁明了,语速适当,声音洪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清晰的听到,让学生提高专注力;纠错法:课堂中当学生在进行动作训练时,教师需要在旁边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瑜伽训练不同于其他运动科目,如果训练动作不正确,或稍有不注意,容易造成运动伤害,所以教师需要时刻强调安全问题;讨论法与问答法:在瑜伽课的动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动作训练,然后让学生在自行训练的过程中了解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及时和瑜伽教师进行动作探讨,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对于一些比较长的瑜伽动作,可以先采用分解练习法,将整个动作进行分步练习,然后再进行完整练习,通常情况下一般动作均采用完整练习法,瑜伽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进行无数次的练习,才能达到练习效果,但是往往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每一个动作练习的时间都比较短,所以可能多节课都需要针对同一动作进行重复练习,以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

3.3.1教学方法的调整

瑜伽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当前学期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而定,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瑜伽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要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及个人特点而定。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瑜伽运动是一种开发身体潜能的运动方式,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针对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及学生的喜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他们不同的瑜伽体式及注意事项,积极引领他们参与到瑜伽运功训练当中。

瑜伽课程的教学方法也要根据教师的能力有所选择。有些方法虽然很好,但是有些老师可能因自身原因,不能掌握其方法,对于教学来说也是不适用的,所以瑜伽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变,扬长避短,选择自身擅长的且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和其它课程一样,瑜伽课时有限,如果要想得到很好的运动效果,课下也需要坚持训练,所以课后可以针对学过的内容布置作业,通过信息平台,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上传作业视频,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辅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2 教学内容的调整

不同的高校应根据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身心特征开展瑜伽课程教学。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瑜伽教学内容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实时更新,选择适合学生的瑜伽教学内容。高校的瑜伽课程要按照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统一的设置和安排,其内容不仅要包含动作技术的内容,还要适当地添加关于动力性的瑜伽项目,不同于校外培训班的瑜伽课程,高校的瑜伽课程会有理论的学习,主要讲授关于瑜伽的发展与运动体育健康的知识,使得学生全面了解瑜伽,同时了解在进行瑜伽训练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避免运动损伤,针对意外的运动损伤,能够及时预防和有针对性的简单处理。

4 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4.1 根据季节因素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季节不同,天气温度也在不断变化,对于学生的瑜伽运动训练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度较低,身体缺乏柔韧性,应尽量选用“少柔韧多力量”的动作训练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交替呼吸法和摇摆式来帮助学生有效地预防感冒并起快速热身;春夏季节温度相对暖和,可以适当地增加柔韧性的练习和塑身的瑜伽动作,如三角式、鸟王式、侧角伸展式、伸展式等体位练习法,在呼吸法的学习上可以让学生练习腹式呼吸法及完全呼吸法等。

4.2 练习手段的多样性

在进行瑜伽教学中,要注重练习手段的多样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位的选择可以包括坐姿、站姿、仰卧、跪姿、倒立、俯卧等姿势,这样能有效地避免训练姿势的单一性。在力量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兼顾一些柔韧、耐力、平衡的练习,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全方面的发展。现在高校的学生课程压力大,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容易出现疲劳、咳嗽、感冒等症状,所以可以在瑜伽课程当中适当增加一些理疗瑜伽的课程内容。例如手臂伸展式、双角式等可以帮助学生舒缓压力,牛面式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减轻肩颈酸痛,铲斗式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有效缓解身心的疲劳。这些体位法的练习简单易学,不仅在课堂当中,在课下也可以方便学生练习,且效果显著。

5 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的瑜伽课程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将瑜伽运动当作是一门普通的体育课或者一种运动技能,需要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了解和看待这项课程。[7]近些年,瑜伽这项运动已经逐渐流行起来,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地的很多人都开始进行瑜伽训练。因为瑜伽属于修身养性的运动,且方式平缓,不激烈,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现在高校的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将瑜伽课程引入到高校的教学课程当中,也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的更新与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放手去尝试,对瑜伽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提升瑜伽课程的价值,使学生通过瑜伽运动训练,不仅能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其健康的心态。

综上所述,瑜伽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瑜伽运动可以满足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且瑜伽课程的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也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虽然目前的高校瑜伽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但这些都可以有效的解决,希望瑜伽课程健康发展下去,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系统的锻炼。

猜你喜欢

瑜伽动作运动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Hello White瑜伽馆
迎接瑜伽日
练瑜伽,悠着点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不正经运动范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