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与认知: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应然选择
2020-12-20祝晓薇
祝晓薇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
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始终以“培养人”为本质目标。对于成熟、文明的社会而言,教育应当成为一项具有公共性、公平性、非营利性的公益事业,要为促进社会成员良性发展而服务。在当前发展阶段,我国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工作主要由学校承担,校外教育起到补充协助作用。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青少年教育教学工作活力不足、灵活性差,对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和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作用有限,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亟需进一步深入推进。课外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趣味性,能在激发青少年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发挥教育价值,对青少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应当将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之中,切实推动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组织工作的常态化发展,利用这种以青少年为中心、以实践应用为特点的延伸模式,帮助青少年实现学校教育内容的迁移与内化。
一、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
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也是帮助青少年将知识内化为思想意识,进而外化为语言行为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提升青少年的审美情趣,而且有利于青少年构建理性思维、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其强大的教育价值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
青少年处于身心与认知快速发展阶段,科学系统的教育活动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青少年并不是以增长知识为唯一目标,还要通过其他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相对而言,青少年有更充足的时间和更充沛的精力度过课余生活,特别是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科学减负成为教育发展的热点话题。但现实情况是,虽然青少年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拥有更多课余时间,却要么为了避免“输在起跑线上”而陷入题海战术,要么因为疏于管教而变成低龄化“低头一族”,沉迷于电子产品[1]。大力推动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发展,是从青少年成长需求和教育发展目标的实际情况出发,为青少年制定更科学、更积极的课余生活方式。适合青少年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从大类分有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活动、游戏活动、社会活动等,进一步细分的话又有各类专门的课外活动小组、形式多样的文体竞赛,以及难度和深度不尽相同的宣讲义工等。可以说,种类繁多的课外实践活动绝不是对青少年课余生活的简单填补,而是在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的同时,帮助青少年构建一种更积极、更有意义的课余生活方式。
(二)有利于青少年构建理性思维
从课堂到课外,课外实践活动看似是简单的空间转移,实际上学生的心理、态度、情感都会发生重要改变,由于不受传统师生关系与课堂纪律的束缚,加之课外活动大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往往能够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围绕青少年设计和开展的课外活动,大多包含着与其相契合的知识要素,而且还实现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互补,蕴含于实践活动的知识重现,有利于加深青少年对知识内容的印象,而且有利于青少年从自身角度认识和理解知识本身,这实际上为青少年将知识内化为意识,进而外化为行为提供了一个有效路径。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既能认识到理论知识的深奥严谨,也能体会到实践应用的灵活多样,基于理想与现实的不断重叠、不断冲击、不断矛盾,对青少年正确认识世界并保持正确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起到重要作用。比如青少年参与科技活动,或许经过反复试验也得不到想要的成果;参与社会公益,可能会在获得服务社会乐趣的同时,基于社会现实会有更强烈的无力感。这些体验无疑是具有消极意味的,但也会使青少年对成功、对理想社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有利于他们日后用理性思维指导实践。
(三)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审美情趣
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健康高效的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比如最常见的特长类课外活动——画画、歌唱、乐器演奏、舞蹈、书法等各种项目,具有鲜明的美育功能,青少年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能够收获的不仅是参与带来的满足感和能力提升带来的成就感,基于艺术本身的内在特征能为青少年带来更多美的感受,比如来自音乐的音韵之美、旋律之美,来自舞蹈的形体之美、造型之美,来自书法的笔法之美、神采之美,能使青少年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塑造个性、培养性格[2]。即使是阅读、写作等提升自我修养的活动也蕴含着文字之美,各种体育活动也蕴含着力量之美,所以课外实践活动的美学价值是丰富多样、普遍存在的,无论青少年参与何种活动都能实现一定的美育目标。青少年选择参与什么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从短期看,与其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密不可分;从长期看,体现着青少年的独特性格和审美选择。所以,课外实践活动不仅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而且在个体全面发展和养成良好审美情趣、养成积极生活方式中具有奠基作用。
(四)有利于提升青少年实践能力
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中,“实践”是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实现教育目标和活动价值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当前大力提倡推动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是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水平等总体状况,专门设计和开发的青少年提升活动,对提升青少年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灌输占据了教育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学生对于知识本身的探索发现得不到足够重视,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打破这种被动的教育局面。有不少低龄段的课外活动以手工制作为主,要求学生从生活与学习实际环境出发,就地取材、自行加工,在教师的有序组织和适度引导下,整个取材、加工、总结、优化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是将主动性还给学生的有益探索,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创新创造能力。亲自设计、亲手制作的应用过程也是一个熟练掌握知识、转化知识的实践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在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中,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也能得到稳步提升,这对提升学生自我表达、自我展示信心而言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也为提升青少年的综合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发展现状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不断进步和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稳定发展得到足够重视,与之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活动类型不断扩展、活动形式日益多样。不过,课外实践活动定位不够清晰、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对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形成了明显制约。
(一)课外活动受到广泛关注
国家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余爱好,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校外实践活动。这是国家层面对教育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明确了课外活动的作用与要求,充分表明了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在青少年教育教学、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意义[3]。从学校层面来看,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各级各类学校也逐渐加强了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在当前学生放学后监管真空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有不少中小学校已经开始着手探索构建具有普适性、科学性、操作性的课外实践活动体系,试图在解决广大青少年课后监管难问题的同时,推动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的有序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受到广泛关注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表现:一是部分社会机构与公益组织面向广大青少年开放,为广大青少年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供帮助与支持;二是一些盈利性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将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纳入产品体系,在拓宽自身盈利面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关注力度。
(二)课外活动形式日益多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呈现形式都日益丰富多样,涉及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比如娱乐类活动中,既有画画、做手工、听音乐等常见形式,又有棋牌、摄影、角色扮演等指向性较强的活动;运动类活动中,既有跳绳、踢毽子等常规健身形式,又有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还有轮滑、台球、游泳等对技能和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技能与特长类活动中,包含了画画、歌唱、舞蹈、乐器演奏、书法、演讲、主持等活动形式,总体上以常见的艺术特长类为主;社会实践类则由旅游、参观、游学等带有休闲性质的活动,以及义卖、志愿者等公益类活动两大类构成。除此以外,以聚会聊天、走亲访友、购物闲逛、电子社交为代表的交往类,以阅读、写作、国学培养等为代表的自我修养提升类,也是构成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类型。通过对这些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对场地、器材、能力的要求不同,需要为此给予的专业指导、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明显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和开展频率。
(三)课外活动定位不够清晰
明确目标、清晰定位是发挥课外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课外实践活动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社会快速发展之下,我们必须从教育发展、青少年成长的角度审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定位与价值。由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和相关主体较为多样,所以不同主体从自身角度出发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定位和需求明显不同,而且这些定位和需求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课外实践活动产生重要影响[4]。从学校和政府的角度来讲,课外实践活动是为了补充学校教育的实践缺失,为提升青少年综合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而服务。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大多是为了获得一项技能或特长,为日后升学考试、就业谋生提供帮助,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特色。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来看,除了个别非盈利组织以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发实践活动产品和提供相关教育培训服务,基本是以获取经济回报为目的,在项目策划和推动过程中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认知水平的考量有所不足,反而更倾向于迎合家长的各种需求。这种背景下,课外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容易受到各主体间利益博弈的影响,进而出现定位不清、价值不明的情况。
(四)课外活动师资力量薄弱
将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队伍结构较为复杂,整体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从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种类和实际参与来看,组织者、实施者既有学校与教师,又有社会教育机构,还有家庭与一些公共组织,其中学校教师具有资格证书和专业职称,属于课外实践活动的专业人员,而其余组织者、实施者的专业性就很难保证了。以课外实践活动规模最大、类型最丰富的教育培训机构为例,其师资队伍中有一小部分专业教师,也有文艺工作者,还有不少具备某一特长的社会成员。虽然这些从业者在自身专业内可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缺乏教育职称和教育资质的从业者,往往也意味着他们的受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缺乏系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能,在对课外实践活动没有统一认识的背景下,难以从教育专业化的角度审视课外实践活动的策划与开发,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在目标定位方面会模糊不清、复杂多样了。作为契合青少年发展需求的课外实践活动,应当成为能够切实推动青少年长知识、长见识、长意识的综合性项目,需要在社会与教育的共同支撑下发展成为有深度的成熟体系,师资力量不足无疑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三、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科学定位
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要想实现高水平、高效率发展,必须以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为视角,对其进行全面审视和科学定位。在突出学校教育价值延伸的前提下,要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纳入素质教育综合考量,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不断增强对德育建设的追求,还要进一步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与校内教育的联系,以学科、教材融合为依托。
(一)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
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而教育引导是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当前阶段,传统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愈发明显,教育教学深化改革迫在眉睫,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成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不能局限于实践活动本身,而是要以青少年成长成才为视阈、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从根本上来看,是校外教育的一种主要模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同样属于整个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因而研究和推进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不能与教育割裂,更不能和学校教育对立开来[5]。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与作用被不断认可和重视,素质教育视角下如何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如何完善学生人格性格、如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成为整个教育系统重新审视和思考的重要课题。对于日常教学而言,怎样激发课堂活力、怎样提升课堂效率、怎样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是广大教师普遍面临的难点。在此背景下,需要通过全面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之间建立强有力的联系纽带,需要通过持续高效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实现青少年知识的迁移与内化。
(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
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是围绕青少年群体展开的教育探索,是在教育教学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行素质教育的积极尝试,所以推进课外实践活动发展必须以青少年为中心,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基础。一方面,课外实践课活动要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知识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让受教育者了解知识、记住知识,而是帮助受教育者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技巧,所以青少年的理论学习只有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才算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基本目标。我们在推动课外实践活动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也要认识到该项举措不是为青少年提供消磨时光的方式,而是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印象与理解,为他们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提供有效路径,使青少年的知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课外实践活动要实现个性与品质的全面塑造。课外实践活动种类繁多、形式丰富,要能满足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实践需求,也要从修身养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要帮助青少年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养成健康人际交往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三)以增强德育建设为追求
在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共同进步之下,“立德树人”成为学校教育的关注重点,突出“育人”价值是教育本质的回归,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来看,德育具有个体性、社会性以及教育性三大功能,其中个体性功能体现在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以及享用三个方面的作用;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德育工作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的影响;教育性功能则涵盖了两个不同层面,一个是德育本身的价值属性,另一个是德育对其他诸如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平行系统的促进功能[6]。实现德育目标、发挥德育功能需要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逐步实现,这也决定了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应当成为德育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内容充分融入课外实践活动。在新的发展时期,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先进思想观念的引导下,实现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国学进课堂”“古典诗文赏析”“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传统美德,从而使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与德育工作相统一,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
(四)以学科教材融合为依托
我国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等十余种学科,具体课程也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不同类型,这些学科与课程紧密联系青少年成长发展、贴合青少年学习与生活实际,是青少年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教育。所以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要跳出固定学科与课程的限制,以学科教材的广泛融合与深度融合为依托,构建起理论联系实际的完整教育体系。比如小学数学教学中“元角分的认识”“千克和克”等内容,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单位换算知识,但一些单位填空题却成了学生的拦路虎。基于此,可以利用周末时间让学生与家长一同参与超市购物实践,亲自看看各类商品的具体金额,亲手掂一掂、称一称不同物品的重量,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联想能力,再遇到这类问题时可以通过联想类比正确作答。又比如语文学习中涉及与植物有关的内容,教师既可以发动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诗词,做好语文教学纵深拓展,也可以让学生到校园、小区、花卉市场了解其实物特征,还可以让学生拓展植物的生物属性,或者传唱与之相关的歌曲、展开主题绘画等,从而做到学科与教材、知识与实践的全面融合。
四、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应然选择
推动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是应对教育竞争、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从各个阶段和各个层面加强对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为其持续进步提供全面保障。具体实践中,要通过构建多元活动服务主体、整合社会教育服务资源优化外部发展环境,也要依靠加强教师教研水平和强化过程评价提高活动质量。
(一)构建多元活动服务主体
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需要场地、设施、人力等各项资源的支撑,如果只依靠学校力量显然无法满足广大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需求,自然也难以实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基于此,必须积极整合各方力量,构建起资源互补的多元活动服务主体。一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7]。青少年综合素质水平关系到国家的国际竞争实力,理应成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关注重点。政府除了要统筹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工作以外,还要着手制定相关推动政策和配套法律法规,从提升社会关注度、优化青少年课外活动实践环境、整合社会闲散资源等角度,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功能。二是要突出学校主阵地价值。学校教育贯穿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整个阶段,也是影响青少年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当充分承担起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推动责任,不仅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保证课外实践活动的时长和频率,还要着重做好教研工作,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策划更多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导向性的高质量活动项目。三是要凸显家庭教育作用。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甚至对个体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而推动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发展,应当将家庭纳入主体责任范围,家长要从思想上重视、态度上支持、行为上参与孩子的实践活动。
(二)整合社会教育服务资源
推动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除了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学校的主导作用以外,还要积极整合社会教育服务资源,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育格局。第一,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机构资源。如城市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机构,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而且是专业性、综合性较为突出的公共场所,应当进一步向青少年开放,为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必要支持。第二,大力开发社区资源。作为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社区不仅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数量人口,而且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包含了密切的社会交往和居民之间的共同意识、共同利益。所以基于社区可以开展的实践活动非常丰富,而且能够得到社区居民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提高实践活动的正向影响力。如环境保护类、科普宣传类、爱心帮扶类、成长励志类活动,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展开,而且围绕社区开展的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成本较低、易于操作,所以社区应当成为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的重点之一。此外,还可以与热衷公益事业的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由企业出资支持一些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科技、艺术培训活动,或由企业冠名出资举办各类专业竞赛。
(三)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无论是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的课外实践活动,还是以社会教育培训机构、非营利组织为主导的课外实践活动,都应当纳入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进行统筹规划,要特别加强非在校教师的专业性教育,努力提升其课外实践活动的教研水平。一是要严格审查从业资格。针对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要重点审核其活动场地、设施设备是否符合消防和环保要求,是否具备开展教育培训的相关资质,是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培训机构从业者,要对其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职称、教育类职称展开调查核对,确保校外培训机构具有较高比例的专业教师。对于不具备开展校外实践活动资格的机构与个人,应当严格取缔并作出适度处罚,从而确保整个校外教育培训市场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加强专业师资的培养培训。随着校外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应当建立起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以介入校外教育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工作,只有在专业机构接受从业培训并成绩合格的具有教育教学资质的个人,才能进入校外培训市场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策划、组织等工作。同时国内研究领域也要给予校外教育从业人员更多关注,通过持续化培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四)强化评价结果导向机制
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是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教育形式,活动设计和组织策划这些工作相对而言都在“看不见的地方”完成,但活动整体水平都在具体实践这一“看得见的地方”体现出来,所以过程评价研究是提升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质量的重要突破口,需要注意的是,活动总结应当采用双向评价机制和结果导向机制。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要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就学生的参与表现进行及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情感、态度、积极性、努力程度等方面[8]。同时学生也要根据自身体验就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教师表现等方面做出评价。基于活动过程的评价一定要做好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细化,从而为获取真实有效的评价结果提供保障。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就是要弥补学校“三级课程”教育模式的局限和不足,要以更开放的内容和更灵活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学生人格。所以教师与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评价结果必须指向活动和教育本身,教师的评价要对学生起到学习和发展评估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回顾中寻找自我改进的目标,学生的评价结果也要为优化活动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五、结语
总而言之,学校教育自限性和青少年发展诉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加深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性,而作为学校教育和理论教育的有效补充,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有其鲜明的教育重要性和发展必要性。诚然,当前课外实践活动发展存在诸多固有矛盾,这对进一步凸显课外实践教育价值形成明显制约,不过通过对教育教学改革、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有利于对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做出清晰、科学的发展定位,进而从外部环境建设和内部活动优化两个方面找到推动青少年课外实践活动发展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