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2020-12-20梁广东
梁广东
(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学科的科学、有效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育人的效果和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践行着人才培养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在理论基础、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契合性。当前,面对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积极探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彼此依存、互为补充、同向同行的全新教育模式,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劳动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如何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发展,形成协同育人的崭新格局,成为学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其丰富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学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1]67-6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重要指针和发展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被赋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和以劳创新的使命,这本身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目标及内容的确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论
主导性是相对于非主导性而言的,广泛存在于事物关系范畴中。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引导、领导、统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2]200。从宏观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社会工作具有统领和决定作用,并确保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从微观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定着其他教育工作,是其他教育工作的“灵魂”。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下,可以实现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育载体的拓展性。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回应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样化需求、教育客体对教育方法和载体的需求,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和时代化、教育方法的便携化和实践化。
3.协同理论
该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哈肯开展激光等物理方面的研究时提出,由之产生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这一新兴学科。协同理论是指“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微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3]10-11。随后,该理论应用于管理学并产生较大思想变革。协同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应用体现出开放与非平衡态、竞争与协同等特征,着重解决系统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的转化过程,实现两者间的最优化组合和配置,从而生成在内容、功能、架构等方面超越原有体系,并具有全新生命力的体系,达成“1+1>2”的效果。大中小学教育体系都可以称为自组织过程,具有契合开放与非平衡态、竞争与协同、序参量的特征,由此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作为每一级教育体系的分系统,两个学科的融合、协同发展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若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高效融合,就需全面了解协同理论内涵,把握理论的实践规律,才能更好地释放二者跨界融合的效能,从而实现育人的最大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依据包括政策引导和现实需求两个层面。
1.政策引导层面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赋予劳动教育以新的内涵与使命。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4],并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原则、内容、保障、评价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这些重要论述和文件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项工作,同时还要围绕二者的契合点和一致性做好融合工作,更好地发挥两个学科的育人作用,真正回应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需要。
2.现实需求层面
《意见》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一方面,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所接受的教育常常被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疏离和贬损,劳动教育往往游离于体制化正规教育的外部,导致青年学生对劳动产生错误认知。
另一方面,青少年缺乏必要的劳动体验。青少年缺乏劳动体验的表现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家庭方面,家长包办导致青年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劳动常识、劳动技能。一些中小学生,由于父母担心耽误学生学习,整理文具、叠被子等简单劳动都由父母代劳。调查显示,有37.5%的学生不会主动做家务,有55.0%的学生家长偶尔教或不教孩子劳动的知识和技能[5]。父母的“包办服务”还延伸到了校园,上学放学家长代替孩子背书包,学生在学校的分担区劳动任务由家长集体代劳,等等;一些青少年养成贪图享乐、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不尊重劳动者,不珍惜劳动成果;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不会打扫卫生,将脏衣服寄回家,父母洗干净后再寄回;还有一些毕业生求职时,不愿意从事辛苦工作,在工作岗位上缺乏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二是学校方面,部分学校和教师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重知识教育、轻劳动教育,重智能教育、轻体力教育;有的学校弱化劳动教育,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形同虚设,教学过程走过场,学生没有获得必要的技能提升和思想升华。另外在一些高校由于后勤社会化,曾经学生负责的分担区劳动任务已被工人取代,高校有限的劳动资源也在减少。
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党和国家赋予各级教育系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劳动教育在各级学校的有效开展非常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接地气的教育,嵌入生活的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内在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教育部长陈宝生曾指出:“坚持劳动教育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就是要全面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机制。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意见》,从根本上就是要解决劳动教育的短板问题。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还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融合。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
过去一段时间,劳动教育被家庭、学校、社会所忽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一些学生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轻视劳动,拈轻怕重。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崇尚奉献的道德品格,形成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等思想,这都是劳动观念淡薄的重要表现。从深层次来讲,是劳动价值取向问题,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消费观。在劳动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知劳动教育的目标,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应该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一致的原则,根据时代特征和学生发展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中起到确立和坚定社会政治方向的主导性作用,为劳动教育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引领主流意识形态方向。具体而言,就是要讲清、阐明、释透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推动劳动教育本质回归,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合理的奋斗观和劳动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劳动意识。
(二)劳动教育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思想和价值引领。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在课堂学习、专业实习、自我学习、社会实践等教育过程中付出劳动,在劳动中淬炼成长,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有利于塑造学生踏实敬业、自信自律的做人品质。
(三)劳动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当前,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劳动实践,未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缺乏团队协作能力,滋生“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等错误思想,一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等。基于此,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从认知和体知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四)劳动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鲜活度
“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定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充分考虑社会的发展,对未来新人的期望和要求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6]175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更新,要选择具有价值引导性的信息。劳动教育是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加强劳动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党和国家事业的长久发展。无论是当前一段时间还是未来,劳动教育都须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劳动教育一直包含在德育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劳动教育的轮廓并不清晰。当前,劳动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部分与其他四育并举,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最大的补充和丰富。
(五)劳动教育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即“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一定的实际收获从而产生的一种正向的主观感受。”[7]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得以生成的应然要求。学生“有效参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其他生成阶段有序推进的关键节点”[7]。《意见》提出“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这充分说明了劳动教育的本质,即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实际操作、出力流汗,赋予学生在劳动中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生成具有同一性。学校应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教育教学模式,融劳动教育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劳动带给他们沉甸甸的获得感,不断唤醒学生的劳动热忱,培育劳动精神,丰盈劳动文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
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需要从课程、师资、环境、实习等方面构建一体化发展进路。
(一)构建“融合性”的课程体系
“教育内容优势互补,全面渗透,推动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8]120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与劳动教育融合性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劳动教育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1.强化“融合性”理念
教育者和管理者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传授知识、塑造价值观、培养能力和品质的作用,只有教师深刻理解和领悟两个课程融入的重要意义,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增强课程实效。对于管理者而言,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将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放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教育全域视角审视融合性课程开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设计和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为教师提供较为全面的课程建设服务。
2.注重“进出口”教育
要充分利用学生入学开展新生教育的有利时机,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入学教育,通过参观校史馆、劳动体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同,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的认知。在毕业时,毕业典礼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契机,通过仪式的举办,聆听讲话,勉励学生在未来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要努力提升劳动素养,使学生感受到付出的辛苦和快乐,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赋能。
3.强化课堂教学隐性融入
从深层次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存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中也有思想政治教育,要在课程教学中着力挖掘二者的契合点,增强融入的实效。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念课程中可以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将我国几千年凝结在劳动人民身上的优秀精神以及保留下来的典型故事讲给学生。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可结合当前对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由传统知识型向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转变的形势进行分析,强化学生提升劳动技能的认同。另外,劳动教育必修课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以专题形式开展,内容要囊括劳动科学论、劳动伦理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等相关知识,同时要在讲授中明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劳动课的指导地位,讲清讲明劳动教育的理论溯源。
在大思政格局下,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课程体系扩容,推动二者双向构建体系向专业课程下移,全面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促进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协同发展。同时,还要以劳动教育为抓手,推进专业课程融入行业企业运行,不断推动教育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做”为中心的转变,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金课”。
(二)打造“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素质全面、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体系中,师资队伍建设体现互借性[9]。因此,可以将两支队伍打造成为合二为一的“一体化”师资队伍。
1.强化“专职化”教师建设
专职化的教师是指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教师队伍。选派两类教师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或与劳动教育理论相关的培训、学术会议、论坛等,开阔视野,让劳动观念成为教师的基本素养,将劳动教育师资纳入思政课教师理论提升计划;倡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深入劳动教育实践开展调研学习,强化劳动教育实践经验,深化对劳动教育认知,“使两门学科的教师知识和能力由‘片面型’向‘全面型’转变”[10]。
2.深化“双师型”教师内涵
结合学校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契机,进一步延伸教育内涵,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植入专业课理论与实践课堂,特别是融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生产实践中,使专业教师成为既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传递育人理念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社会型”兼职教师
2020年1月16日,教育部出台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鼓励实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名家大师和上思政课讲台的长效机制”[11]。因此,要将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优秀企业家和创业者作为兼职教师,湖南省教育厅邀请袁隆平院士、陈政清院士为学生主讲“劳动最光荣”的报告,构建兼职教师育人机制的常态化,实现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劳动价值观、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情怀、劳动素养的全面化培育。
(三)优化“鲜活式”的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一定的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在一起并形成互动。”[12]294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场域,既要结合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和时代特征,又要考虑当前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思想情况,营造的“鲜活式”融合式教育环境。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目标、教育理念传递的灵魂。学校可将劳动教育思想、劳动精神融入校训、校歌、校徽等标识文化中,融入教风、学风、班风中,发挥引育和熏染作用。
2.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育人元素,将其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建设劳动产品展示园、劳动文化长廊、劳动故事宣传栏、劳动模范雕像等,组织学生植树并命名树林名称,将劳动教育巧妙融入校园文化,如东北农业大学依托农业院校特色,建设“五谷园”广场,弘扬农耕文化、传递劳动光荣理念,于无声中给学生以启迪和教育。
3.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定学生劳动学分兑换制度、休学创业制度,设置劳动专项奖学金,设立劳动教育课外调研课题等。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将“劳动情怀深厚”写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结合新时代农业发展特征,设置了包括农耕文化课程、传统农业课程等8个课程板块,全面提升劳动素养,进而使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制度化、规范化,凸显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4.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劳动周、劳动文化月等组织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各类文化活动,如举办“劳模讲堂”“劳动技能大赛”“劳动之星评选”“内务整理比赛”“讲耐人寻味的劳动故事”“发明创造大赛”等;走进社区、厂矿、企业,开展“劳模大访谈”“劳模体验日”等活动;组建劳动社团、创新创造社团,不断激发学生劳动兴趣,调动劳动积极性;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走到基层,增强“体验社会、观察社会、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5.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结合网络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需要,搭建劳动教育新平台。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教育网站,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需求定制劳模网络授课模块,构建菜单式、个性化授课模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平台,推进有关弘扬劳动精神的劳动模范事迹、报道、文章、书籍、视频、讲座等,适时直播劳动教育活动现场,广泛宣传和弘扬劳动精神。
(四)建设“实景式”的实践基地
“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就是学习的情景化、综合化、应用化。”[13]“实景式”教育实践场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纳入政府教育改革规划和学校发展顶层设计,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机制,成立劳动教育联盟。在政府层面,强化多向联合,各级政府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协调合作,建立校政企实景实践基础。从企事业单位层面,根据企事业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大学生实习实践要求,着力为大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的实践场所,还可结合学生年龄层次改造参观学习基地。从家庭层面,家长要转变观念,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劳动机会,提供正确的劳动示范。学校层面,则要结合各类课堂为学生营造接地气的实景教程。如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采用实景教学,精准地将劳动教育融入科学课、体育课、美术课等,如“科学课以‘农’为主,开展各种科学调查和体验活动,如用落叶制成标本或书签,了解落叶为大地贮存丰富的养料,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必要条件”[14]。“实景式”实践基地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实效的发挥提供重要保障,劳动教育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最大化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提升融合教育的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