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该拿诺贝尔和平奖
2020-12-19李开周
李开周
这是一个小栏目,有多小呢?装得下上下五千年。在这里,我们一起从小处着眼,领略中华文化的瑰丽浩荡、灿烂光华。
曾有这样一个人,在先秦诸子中特别重要,可与孔子相提并论。他创立的学派,曾是当时最出名的学派之一,堪与儒家并举。这个人就是墨子。墨子有“十大主张”,最著名的是“兼爱”和“非攻”。所谓“兼爱”,就是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无分别、无条件地爱世界;所谓“非攻”,就是反对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主张帮助弱小,抵抗侵略者。墨子是一位伟大的和平主义者,他的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下面三个小故事,带你走近这位圣者。
墨子一生,至少劝过三回架。
1
第一回,劝阻楚国攻宋。
楚国想打宋国,墨子听说了,从齐国出发,赶了十天十夜,风尘仆仆来到楚国。到楚国后,墨子先去见楚国的军事参谋、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技术工作者、后来被当作木匠鼻祖的鲁班先生。
鲁班给楚国设计过一些先进武器,这些武器曾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一回,鲁班又搞出了更新鲜、更厉害的发明。本来楚国的军事实力就远超宋国,有了鲁班这个专家帮忙,楚国攻打宋国更是必胜无疑。
墨子见到鲁班,劈头就问:“有个人对我不利,我想把他干掉,可是又不方便亲自动手,您能帮我杀了他吗?”鲁班说:“开什么玩笑,我又不是杀手!”墨子说:“不让您白干,我给钱,事成之后,我给您十金。”鲁班一口回绝:“不行,我素来坚守道义,不会帮你杀人的。我有我的原则——凡是不道德的事情,给多少钱我都不干。”墨子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即反问:“现在您帮着楚国屠杀宋国的百姓,是不是合乎道德呢?”鲁班没话说了,只好对墨子说:“帮楚国攻打宋国,确实是不道德的,我错了。可是想打宋国的不是我,是楚王啊,楚王下了这个决定,我能有什么办法呢?”墨子说:“好吧,请您带我去见楚王。”
俩人见了楚王,墨子不说攻打宋国的事,先给楚王讲故事:“有个人家里有超级跑车,却去偷别人的小破车;身上穿着名牌西服,却去抢别人的麻袋片儿;吃的是燕窝鲍鱼,却去讨别人的粗糠烂菜。您说这个人有毛病没有?”楚王说:“太有毛病了。”墨子问:“您管着这么大一个楚国,却去跟人家抢那个又穷又小又没有资源的宋国,是不是也犯了同样的毛病呢?”楚王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才说:“也许我不该做出攻打宋国的决定,但是先生,您该知道君无戏言,我总不能把这命令收回吧?”墨子说:“您现在收回命令,是有点儿难堪,可是难堪总比战败强多了。我敢打包票,只要您的军队一进宋国,便会有去无回!”楚王笑了:“先生有什么高明的防御战术,能抵挡我们楚国的攻城大军?”墨子说:“您的军事参谋鲁班先生在这儿呢,趁这个机会,您让他跟我比画比画,他演示攻城术,我演示守城术,看看谁的战术更厉害吧。”
楚王让他们演示。鲁班一连用了九种攻城武器,都被墨子用极高明的守城术打得一败涂地。鲁班见状,心说墨子这家伙太厉害了,他回去要是帮着宋国军队守城,我们还真是难操胜算,于是杀心陡起。墨子马上意识到了,不慌不忙地说:“我来楚国之前,早就向我那三百多个学生交代过了,不管我能不能活着回去,他们都会站在宋国的城头上,用我教给他们的守城术打击敌人。”楚王只好很沮丧地收回了攻打宋国的命令。
2
第二回劝架,劝阻齐国攻鲁。
齐国人要打鲁国,鲁国国君很害怕,向墨子请教,怎样才能避免这场恶战。墨子劝他向齐王写信服软,同时派人给周边的几个诸侯送重礼,求他们帮着替鲁国说情。也不知是鲁国国君不愿意这样做,还是齐国软硬不吃,反正后来齐国军队还是气势汹汹地来了。眼见鲁国就要不保,墨子决定到齐国去一趟,说服齐王,让他撤回攻鲁大军。
墨子到了齐国,先打探消息,听说齐王很迷信,就有了主意。他进宫拜见齐王,先打比方:“譬如您手里有一把宝刀,轻轻一挥,就能把别人脑袋砍下来,您说这刀利不利?”齐王说:“这样的刀当然很锋利了。”墨子又说:“如果您拿着这把刀,一刀一个,一刀一个,想砍多少人头,就能砍多少人头,而且不管砍掉多少都不会卷刃,那么这刀利不利?”齐王说:“当然锋利。”墨子追问:“拿刀的人砍了别人脑袋,会有什么后果呢?”齐王想了想,说:“人做事,天知道,做恶事,有恶报,今天砍了别人脑袋,明天自己的脑袋也会被人砍去。”墨子说:“太对了!齐国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好比是一把很锋利的刀,您则是那个拿刀的人。现在您派军队攻打鲁国,残杀百姓,这跟您自己拿着刀砍掉成千上万颗无辜之人的脑袋,有什么两样?”齐王听完这话,出了一身冷汗,说:“多谢先生提醒,要是我的兵杀了很多鲁国百姓,那我可真要遭报应了。来人,传令下去,赶紧撤兵!”
3
第三回劝架,劝阻楚国的鲁阳文君攻郑。
墨子晚年,鲁阳文君要打郑国,墨子一得到消息,老将出马,再次劝架。鲁阳文君咬定一个逻辑不放:“郑国现在太不像样了,一团糟,我派兵去把郑国灭掉,纳入自己版图,这是顺应天意的合理战争。”乍一听,鲁阳文君大义凛然,好像鄭国确实该打。
针对鲁阳文君的逻辑,墨子反驳如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的所作所为,上天一清二楚,郑国如果不像样,自有上天来惩罚他们,而上天的事情,是不需要您代劳的。”鲁阳文君冷笑道:“假如上天不惩罚他们呢?这世上,好人有恶报、恶人有好报的事情多了去了。”墨子说:“您如今攻打郑国,就好像举起棍棒教育邻居不成器的孩子。纵使孩子做了坏事儿,自有他们的爹娘去管,您作为邻居,只有解劝的责任,没有代替别人爹娘管教孩子的道理。” 鲁阳文君拧上了:“不管咋说,我攻打郑国,这就是顺应上天的意愿。”墨子笑了:“那您所谓的顺应上天意愿,难道就是派一批军队去疯狂屠杀郑国老百姓并且大肆掠夺他们的财物吗?难道您将来想炫耀这些吗?”鲁阳文君无语了。墨子又说:“譬如一个人生病,您当然可以出于道义劝他吃药,但如果他拒绝吃药,难道您就可以强行灌他,甚至把他打得遍体鳞伤,打出来的病比本身的病还重吗?” 鲁阳文君彻底服了,大手一挥,下令撤军。
4
看墨子劝架,是一种享受——每次劝架,都能想出巧妙而且有效的策略,以三寸不烂之舌,横扫千军如卷席。在战国,墨子实在称得上是一流辩士。
可最关键的,不是墨子的辩才,而是墨子的运气。他毕竟生活在春秋战国交替之际,那时候,君主们的身上还洋溢着一些骑士精神,血液里还残留着一些贵族基因,虽然本质上跟后来的绝大多数君主一样残忍好杀,但至少嘴上还是讲规矩的,被人揭了短处,脸上还会发烧,内心深处还会涌上那么一点儿惭愧之情,因为这个缘故,墨子才能跟他们讲道理。假使墨子劝说的对象不是战国前期几位国君,而是嬴政、刘邦、铁木真等帝王,那么他成功的概率几近于零,最后的下场,不是被扔进锅里煮熟,就是跟商鞅一样被五马分尸。
自春秋以降,封建统治者就越来越看重武力,越来越不看重道义,你可以派强兵打服他们,但是很难用墨子这样的谈判专家说服他们。
墨子是仁者,而战国以后所谓“仁者无敌”,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政治口号。
墨子看重民心,墨子的“道”,还停留在“以仁服众”“以德治国”的理想主义阶段,这种理想主义勉强适合他那个时代,换一个时代往往会碰壁。
即使在战国前期,墨子游说诸国、阻止战争的行为,也是风险密布、危机重重的。国君们一旦被驳倒,恼羞成怒,愤而杀人,这种事例并非没有。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春秋之时还行得通,进入战国已成传说。更何况墨子劝架时一向中立,只是个独立的第三方,连来使都不是,如果把一国之君说恼了,绝对有丢脑袋的可能。
但是,墨子不怕风险。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百万生民。只要战事不起,民命得全,自己一个人的生死早就置之度外。
他主张兼爱,珍视一切生命,无论贵贱,不分国籍;他主张非攻,厌恶一切战争,无论是吊民伐罪,还是扩土开边。他是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如果活在今天,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大浪淘沙摘自《君子爱财:古代名人经济生活》,四川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