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被“最小阻力路径”圈住了吗

2020-12-19艾菲

青年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波士顿愿景阻力

一位朋友想改变与母亲的关系,但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效果。

母亲批评她,每次都会引起她的不满、反击。母亲觉得她不孝顺,非常生气,两人进入冷战。而每一次的冷战都会让她陷入自责,虽然自责,但下次这样的桥段仍会继续上演。

很多人喜欢将原因追溯到童年时代,但我没有这样做,我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把现在当作零,从现在,也就是从这个零点开始创造,你想与母亲创造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她向我描绘了她所期待的画面:与母亲手挽手在小区花园里散步,有说有笑,我说白天工作的事,母亲说电视剧的情节,散完步后,我们给彼此一个温暖的拥抱。

在进行画面描述时,她的话语里充满了爱和温暖,她说感受到了100 分的幸福。

我问:“如果从零开始创造,你想怎样将这幅画面变为现实,实现100 分的幸福?”

她想了想,说:“以后在母亲批评我时,我会想她是为我好, 不再跟她顶嘴。每周会跟母亲散步一次,每次散步时说好两人不吵架,要手挽着手,聊聊这周遇见的有趣的事。每周去看母亲时,我会主动抱抱她,虽然以前我从没抱过她,这对我来说可能有点困难。”

就在这次简单的对话后,她与母亲的关系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现在的她,每次都会主动给母亲一个抱抱,而母亲对她的批评也渐渐少了, 更愿意听她的想法,而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批评。

转变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原因并不复杂:她跳出了自己的最小阻力路径。

1

《阻力最小之路》的作者羅伯特·弗里茨住在波士顿,那里的街道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有很多迂回曲折的路线。来波士顿的朋友常常问他:“当年你们是怎么规划道路的?”

事实上,波士顿的道路完全是利用既有牛径拓宽而成的。牛的行走通常是随着地形起伏,挑选当时最好走的路线,哪怕是要绕到山的另一头。而现代波士顿的都市规划,也正是随着17 世纪牛群的行走路径这么走下来的。

在一个结构中,大家往往会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行进。不但牛群如此,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如此。

与此类似,我们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由既有结构中已经做过很多遍、阻力最小、最顺其自然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决定的。这种被固定下来的模式就是每个人的“最小阻力路径”。

对我朋友而言,最小阻力路径就是这样一种行为模式:母亲批评她,她顶嘴,然后二人陷入冷战。

这种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我们走了一遍又一遍:想要早睡,却总是十二点以后才睡;不想再训斥孩子,却总是一生气就骂人;想要读书,可一拿起书就打瞌睡……

如果不能跳出最小阻力路径,我们就会一边埋怨自己,一边深陷其中。

2

如何才能跳出最小阻力路径呢?最佳方法是:用“塑造者思维”去重塑你的思考、行为模式,甚至是整个人生。

所谓“塑造者思维”,就是从愿景出发,基于零点去创造一切的思维。它有这样两步:第一步, 扪心自问“ 我想要的是什么?”第二步,从零开始创造。

“我想要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回答。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比如,许多人说自己想要“财务自由”,但其实他们想要的并不是财务自由本身,而是实现财务自由后的东西——自由自在的状态、做热爱之事的机会、安全感,等等。如果你搞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就容易陷入“舍本逐末”的困境,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渴望以及渴望背后的动力。

还有不少人会这样想:“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但根本实现不了,环境就是这样的。”

真是这样吗?在“六维逻辑层次”理论中,愿景层位于最高层,向下依次是身份层、价值观层、能力层、行为层和环境层。当一个变化在高层次发生时,往往会引起低层次的变化。而相反,如果只在低层次上用力,高层次没有变化的话,那低层次的改变也难以持久。

“最小阻力路径”型思维的起点正是最底层,即环境层,而“塑造者思维”的起点则是在最高层,即愿景层。

运用“最小阻力路径”型思维的人总是认为,正是因为环境不行,自己才无法创造理想的生活,但实际上,却有人在相同的环境中创造了不一样的人生。后一种人就是“塑造者”,他们不是先看环境怎样,而是关注愿景层,先问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事干成。

埃隆·马斯克就是这样的人,他想移民火星。有人问他,你学过火箭科学吗?马斯克说没有,但为了干这件事,我愿意去学习火箭科学。

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愿景后,你就可以去创造了。要如何创造呢?这里,我们可以参考财务上的“零基预算”概念,它说的是企业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不参考过去的预算和营收水平的惯性,所有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从根本上重新考虑需要支付的每笔费用。从零开始做预算,企业就必须重新思考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为什么不需要。

同理, 在从愿景出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彻底从零开始去创造。

从零开始创造的“塑造者思维”,能最大限度地打开我们的思路与视野,帮我们跳出“最小阻力路径”,从而去创造之前连想都不敢去想的人生。

萧伯纳说:“人们总是抱怨他成为现在的自己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但我不相信这是环境所致。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找不到时,他们就会亲手创造。”

(心香一瓣摘自“艾菲的理想”微信公众号,魏克图)

猜你喜欢

波士顿愿景阻力
冬日的愿景(组章)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零阻力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你不能带绿气球进波士顿美术馆
波士顿狂飙
别让摩擦成为学习的阻力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