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0-12-19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八里湾乡初级中学张效和

亚太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活化初中语文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八里湾乡初级中学 张效和

生活化教学策略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将语文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生动的语文课堂中更加深入地感受生活和认识生活,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实施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通过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能够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将立足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锻炼,以便能够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首先,在教学理论层面上,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创新语文课堂教学观念,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的教学规律;其次,在教学实践方面上,通过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结合课本内容,设计生活化的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然而,在以往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只是向学生介绍课本中即将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全程处于被动的状态中,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效率,教师便可以紧密结合课本内容,设计生活化的导入环节,坚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起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中感悟生活。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中,便可以设计生活化的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心目中冬天是怎么样的呢?你们去过济南吗?”巧妙设计生活化的导入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便说道:“在我们的印象中,北方的冬天总是呈现出白雪皑皑的情景,甚至还会出现‘呼呼呼’的北风。但是,在北方还有一个地方,它的美景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它的美独具特色。不但没有刺骨的寒冷,而且也没有凛冽的北风,而只有温暖的天气。接下来,让我们去欣赏一下老舍先生心目中的济南的冬天。”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为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渗透生活化的情感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应用教材资料,却尚未挖掘出教材中所蕴藏的生活化元素,这样难以让学生将语文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初中语文生活化的教学效率,教师便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生活素材,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联系语文课本与实际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场景中深入理解语文知识。例如,在《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多观察父亲的背影,细细回忆自己与父亲在一起玩耍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深入感受文本中所讲述的情感。这样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生活化素材,不但能够让学生主动投入对课本知识点的探究中,而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中的语句和情感的理解,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充分感受文本的魅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与学生在意志和情感方面保持一致,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切实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为了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效率,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生活化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语文课本,让语文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以此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促使学生深入感受语文文本的魅力。

例如,在《散步》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当讲解到一家人因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发生分歧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果你是课本中的‘我’,你会怎样进行选择呢?是选择妈妈的意见‘走大路’,还是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走小路’呢?”在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说明选择的原因。然后,询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景,自己又是怎样解决的。这时,学生都非常活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有效强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促使学生充分感受语文文本的魅力。

(四)加强实践体验,教学过程生活化

由于以往初中语文教师深受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以语文知识教学为主,采取“教师讲解+作业练习”的模式,这样难以真正达到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时,需要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语文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以便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性。首先,教师应该紧密结合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参与生活化实践的机会。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少年正是读书时”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严格按照课后的表格展开调查和统计,并对初中学生所展开的课外阅读活动的情况进行统筹总结。这样学生在真正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自身的口语能力、交际能力和课外阅读能力。其次,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深入感受文学作品。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便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引导:“母亲是那么的平凡,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做饭、收拾卫生等,这些微不足道的事件中倾注了母亲无私的爱。现在让我们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又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呢?母亲做什么事情最让你感动呢?你又是怎样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呢?”组织学生参考生活化的实践体验活动,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通过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环节,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语文知识点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大限度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生活化初中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