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中的法律素养培育思考

2020-12-19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亚太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思政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周 鸽

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高校思政课程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些课程都会从法治角度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法治教育的最大主体就是高校大学生,全民法律素质水平高低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法治教育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地位愈显重要。

一、高职院校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教育课程设置不全面

高职院校内的大部分法治教育课程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以法治理论部分为课程内容的主体。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三门课程中不能充分体现出法治教育的意义。尤其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法治课程不能很好地将依法治国精神体现在教育当中。不能将依法治国的精神融合到法治教育中,这是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失误。高职院校课程中,法治教育得不到效率保障,也使得思政课任课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法治知识叙述,造成法治教育任课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堂开展法治教育,主要原因是学校对法治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得思政教学得不到保障。这种现象不仅打击了相应任课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影响了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的认识。

(二)法治直接与间接教育不足

法治直接教育是指法治课程教育,即思政课;间接教育则是指专业教育,即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法治教育。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的法治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法治直接教育的含糊,某些学校设置的法治教育课程内容繁多,导致一些基础概念容易混淆,不能树立实效性强的教学理念。这就谈不上把法治基础理论应用于法治专业教学的解读当中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法治直接教育的不足,学生缺乏间接教育理念,最终造成法治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缺乏互动衔接,不能充分体现出法治教育的直接实效性,这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全员性法治教育要求也不相符。

二、如何完善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

(一)确立明确的法治教育指导思想

法治教育的发展需要建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法治教育要正确定位引领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要以法治教育的德育性质为出发点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意识观念。高职院校要保持法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就要以“依法治国”精神为核心,不断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依法治国、法治教育的新政策、新要求。各大高职院校在思政课的课程安排上,应结合学生学科、专业特点,分学时、分课程类型开展“思政课”法治教育。

(二)高职院校要重构法治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思政课法治教育体系的重构可以从课程、教学以及保障等多方面进行。在建构课程体系方面,首先要优化相应课程体系,增强法治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的课程衔接性,充分发挥校内教学、校外开设实践基地的法治教育作用。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进行改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法治教育效果;建立完善的教学考核机制;建立独立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设计科学系统的考核指标,健全多样灵活的评价方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建立需要以“依法治国”精神为核心来开展法治教育。

三、结语

对于各大高职院校来说,思政课法治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又十分严谨的工作,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知法懂法的优秀国民,借助思政课对他们进行法治教育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紧跟法治社会的步伐,不断强化法治教育投入,为高校思政课发展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