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指导策略

2020-12-19福建省漳浦县大南坂学校李志凤

亚太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句习作教学活动

福建省漳浦县大南坂学校 李志凤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一到二年级,学生要进行看图写话;第二个阶段,学生要从三年级之后进行命题或半命题写作。随着习作方式和习作字数的变化,不少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不是感到困难重重,就是无从下手。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打好习作基础,笔者在组织语文习作教学活动的时候,对以下策略进行了灵活运用。

一、适应阶段,诱发写作动机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给予学生情感发展的机会,以此促进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体现在学习兴趣上。当学生对某事物有兴趣的时候,就会下大力气做好该事情,就算遇到困难也不会轻言放弃;当学生对某事物不感兴趣的时候,教师或家长就算下再大的力气,也无法使其真正地参与其中。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对三年级学生进行观察的时候,面对习作任务的变化,大部分学生觉得习作枯燥,对此不感兴趣。基于此,笔者在组织习作教学活动的时候,采取多样的方式创设趣味活动,使学生在习作之前就体会到自由表达的乐趣,从而建立对习作的积极情感,进而在此情感的驱使下,自主投身习作活动,有效书写。就三年级的习作内容而言,其以写景和状物类为主,如何才能使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呢?回归自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于是,笔者在组织习作教学活动的时候,打破课堂的限制,将学生带入广阔的生活和自然空间里,引导学生在亲身观察的过程中自主体会。

二、引导观察,积累习作素材

上文提到,在三年级习作教学活动参与中,大部分学生无话可说。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参与中没有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由此难以根据习作要求自由组织材料、建构篇章。素材的积累是习作活动顺利实施的基础。面对当前所存在的素材不足的情况,笔者在组织习作教学活动的时候,发挥观察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活动参与中,细心观察,将眼睛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实现素材积累,为其在习作活动参与中扫清素材限制障碍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笔者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时候,首先会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文字语言品析的过程中积累优美的语句,以此储备习作素材。以《秋天的雨》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比喻手法为我们展现秋雨景色,语言生动形象,极具吸引力。在阅读教学活动参与中,笔者先引导学生自读文本,从中将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或读起来感兴趣的语句记录下来。如“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色”“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等,以此作为写作素材。在分析文字语言的过程中,笔者则根据学生所记录的内容,引导其理解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此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知到其中的美。在阅读教学之后,笔者鼓励学生模仿作者的书写方式,利用所积累的语句,书写以“夏天的雨”为主题的文章,以此在学以致用中积累习作经验。除了借助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之外,笔者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还打破教材的限制,将校外资源引入其中,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的过程中,使其在广阔的天地中探索到更多的习作素材。

三、阶梯训练,指导习作过程

三年级是学生的习作过渡阶段,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把握该阶段的特点,以习作过程为中心,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一方面满足学生的习作发展需求,使其由易到难地顺利过渡到习作阶段;另一方面循序渐进地掌握习作技巧,为其习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根据三年级习作篇幅的改变,笔者会首先发挥口头训练的作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自由表达,有话说则长说,无话说则短说。以此在日常的口头训练中,帮助学生学会用严谨的思维组词造句、谋篇布局,为组建文章结构打下基础。在口头训练之后,笔者则从句子训练入手,发挥仿写的作用,鼓励学生模仿书写优美的语句,使其积累经验,自然而然地从句子过渡到段落和篇章。因为从句子过渡到段落和篇章需要写作技巧,这是四年级开始讲授的,在此不做过多说明。

总之,在组织习作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要立足三年级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习作特点,采取多样的方式点燃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其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利用阶梯训练引导学生顺利过渡,使其自然而然地进入积极的习作状态,提升习作水平。

猜你喜欢

语句习作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重点:语句衔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