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2020-12-19韩颖

天津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正常值心肌炎入院

韩颖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

急性重症心肌炎是指由于心肌炎症伴发的心肌坏死,病情凶险,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短时间可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如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1]。 急性重症心肌炎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护, 将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可在短时间内死亡。2019 年1 月我科收治1 例急性重症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肾功能衰竭患者,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 抢救成功,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32 岁,4 天前受凉后发热, 体温逐渐上升,最高至40 ℃,伴寒战、抽搐、大汗,就诊于外院对症治疗后体温仍不能降至正常遂转院, 入院前12小时出现心悸伴呼吸困难, 恶心、 呕吐胃内容物3次,ECG 示房颤,予抗心律失常、抗炎、护胃、止吐等治疗仍不见好转,于2019 年1 月14 日收入我院。 患者既往体健。 入院查体 T36.5 ℃,HR 123 次/分、R 18次/分,BP 82/58 mmHg(1 mmHg=0.133 kPa),查 ECG示心房扑动,HR 123 次/分, I、aVF、V2-V6 导联 STT 段抬高。 超声心动示:左室射血分数15%;全心增大;左、右室壁运动普遍减弱;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约40 mmHg。 查血示血常规:白细胞 21.36×109/L[正常值(3.50~9.50)×109/L]、淋巴细胞 3.0%(正常值 20.0%~50.0%) 、单核细胞百分比 2.0% (正常值3.0%~10.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0.0% (正常值0.4%~8.0%)。生化:肌钙蛋白T 0.618 ng/mL(正常值<0.100 ng/mL)、肌酸激酶481 u/L(正常值 30~170 u/L) 、肌酸激酶同工酶 29 u/L(正常值0~24 u/L) 、、肌酐 175 μmol/L(正常值 62~133 μmol/L)、氯 84 mmol/L(正常值 96~108 mmol/L),钠 129 mmol/L(正常值 135~150 mmol/L)。肝功能:总胆红素 24.7 umol/L(正常值 3.4~20.0 umol/L)、谷草转氨酶 5241 u/L(正常值 8~40 u/L)、谷丙转氨酶 3 772 u/L(正常值 5~40 u/L)、白蛋白 34 g/L(正常值 35~55 g/L)。 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43.5 sec (正常值 20.0~40.0 sec)、纤维蛋白原 9.84 g/L (正常值 1.80~4.00 g/L)、D-二聚体3 725 ng/mL(正常值 0~500 ng/mL)。 入院诊断为急性重症心肌炎、急性心包炎、心源性休克、心功能Ⅳ级(killips)、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扑动、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肺炎、血小板减少、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代谢紊乱。 入院后先后予甲强龙、地塞米松及美罗培南抗炎、还原性谷胱甘肽保肝、尿毒清改善肾功、输注白蛋白对症治疗、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利尿、多巴胺和纠正电解质治疗等。 入院第2天患者肌酐升至558 μmol /L, 予以床旁CRRT 隔日治疗4 次后, 每日尿量逐渐升至3 000 mL 左右,肌酐降至 195 μmol /L 后停止 CRRT 治疗。 入院第 3 天行IABP 植入辅助支持及颈内静脉Swan-Ganz 导管植入监测血流动力学,患者阵发房扑,予胺碘酮、西地兰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症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患者IABP 及Swan-Ganz 导管植入5 天后病情稳定予以拔除,住院18 天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示左室射血分数56%,二尖瓣、三尖瓣反流(轻度);心包积液(少量)。 出院后 2 个月随访超声心动提示左室射血分数57%, 其余未见异常,6 个月随访时超声心动提示左室射血分数59%, 无恶性心律失常、 慢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患者已正常工作、活动恢复。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及护理 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血氧、脉搏,呼吸,观察患者心电监护有无恶性心律失常征象, 如频发室性早搏,室早二联律及R-ON-T 现象,一旦出现应及时处理,备好抢救器材,并保证器材的完好处于紧急备用的状态,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该患者住院期间持续心电监护,并床旁备除颤器,及早发现了房性心律失常,及时给予药物对症转复治疗,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2.2 药物使用的管理 该患者发生阵发房扑后,曾予胺碘酮、西地兰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症治疗。 胺碘酮因辅料是盐酸,故其酸性很强,对血管刺激性大,在外周血管中使用易致静脉炎。加之该患者低血压使用了多巴胺升压药物,使用外周静脉时选择粗直的血管建立静脉留置针, 加强观察必要时及时更换留置针,第3 天植入5 腔Swan-Ganz 导管后使用该导管进行中心静脉输注药物。 该患者未发生胺碘酮相关静脉炎。

2.3 Swan-Ganz 导管的护理 该导管的使用在心血管危重患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可有针对性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 避免用药的盲目性。 使用时注意保护导管外透明胶套,以保持体外导管的无菌状态。 保持各管道通畅,导管端孔宜持续缓慢2 u/mL 肝素生理盐水滴注且每1 小时冲洗1次,避免管腔堵塞。 肺毛细血管压测定后要放松气囊并退出部分导管,防止肺梗死和肺动脉破裂。 同时注意导管在体外的刻度,班班交接做好记录。 各项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协助医生及时评估病情尽早拔管,防止导管周围血栓形成。 该患者使用5 天后拔除,未出现脱管、管路堵塞等问题。

2.4 IABP 管路的护理 IABP 辅助时嘱患者保持术侧肢体伸直,避免弯曲。 注意各连接导管通畅,不得卷曲和打折,密切观察反博波形,尤其压力传感器监测导管以保证反搏压的准确监测。 并每小时应用肝素盐水溶液冲洗压力监测导管。 患者插管植入处无渗血及堵塞,管路安全使用至拔管。

2.5 CRRT 管路的护理 该患者使用CRRT, 一方面持续过滤掉毒素,另一方面通过超滤减轻心脏负荷,保证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恢复血管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来改善肾功能。 因病情需要,该患者分别于入院第 2、4、6、8 天行床边 CRRT 治疗, 予左下肢股静脉置管,分别历时 8 h、11 h、10 h、10 h。 治疗期间由透析室专科人员进行床旁股静脉置管, 并专管专用,禁止使用该通道进行输液和采血,以保证血液透析的有效进行。 透析时确保连接紧密牢固,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导管内的血流畅通。 适当限制患者肢体活动,避免因体位改变而扭曲和折弯导管,透析过程中专人监护,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密切监测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透析完毕纱布包裹置管并妥善固定。 本例患者CRRT 使用期间插管处未发生渗血及堵塞。

2.6 血流动力学监测 ①心律:重症心肌炎患者常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立即做床旁12 导联心电图,分析诱因,及时对症治疗,纠正心律失常。 本例患者在入院前3 天以房扑心律为主, 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间断西地兰静脉推注,在第4 天后逐步恢复为窦性心律;②肺动脉压:正常范围6~12 mmHg,用插入导管的方法直接测量正常肺动脉压力收缩压为10~30 mmHg,舒张压 5~10 mmHg,平均压是 10 mmHg。该患者的肺动脉压波动于8~11 mmHg; ③肺毛细血管压:其正常值为0.8~2 kPa(6~15 mmHg),与左心房内接近。 该患者的 PCWP 波动于 7~14 mmHg; ④心功能:定期床旁心脏B 超以判断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入院第4 天复查超声心动示左室射血分数35%。 使用微量泵静脉输入多巴胺, 为防止更换药液时引起血压波动,采取泵对泵更换;⑤肾功能:肾功能衰竭是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尤其当IABP 导管留置不当压迫肾动脉开口时,会导致急性肾衰。 因此,应用IABP 时留置尿管,密切监测每小时尿量,一旦出现少尿或无尿,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治疗;⑥每日遵嘱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B 型氨基端利钠肽原。

2.7 心理护理 该患者发病年龄轻,既往无患重病经历,此次发病突然,并发症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恐惧情绪[2]。 另外该患者在津打工,为异地新农合医保,经济负担无形中加重了患者恐惧和焦虑心理。 护士主动关心、安慰、鼓励患者,动员家属给予大力支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听取患者诉求,及时将病情、治疗及护理消息反馈给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时刻关心体贴患者,尽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住院环境,在各项操作中必须做到稳准轻快, 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另外建立CCU 弹性探陪制度,构建家庭支持系统,减少患者的恐惧无助感。

2.8 一般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保持输液的通畅,合理安排药物的使用,观察用药后的药物反应;给予易消化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忌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用力排便;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大便通畅,定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本例患者因右下肢肢体置入IABP,左下肢肢体置入透析管,限制了翻身,在置管期间保持患者床单位的清洁、干燥、柔软、平整外,使用气垫床避免出现压疮,同时在患者肩部、背部、臀部及膝下置软枕,大小便后及时冲洗干净。 嘱家属备高营养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患者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监测血氧饱和度的指套每小时更换部位,防止手部发生压疮。 床头抬高30°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病情好转后可根据心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适当增加活动量,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患者未发生压疮。

2.9 出院指导 嘱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定期门诊复诊心电图、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告知其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可根据活动耐力适当的进行身体活动,教会患者及家属测脉率,嘱其出院后需要继续休息 3~6 个月, 无并发症后可考虑恢复轻体力工作,6~12 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等,并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病毒性感冒,以免心肌炎再次复发,指导患者一旦出现气促、胸闷、胸痛,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伴心悸、气短或者心律失常、低血压等紧急情况需及时返院或到当地医院治疗。

3 小结

急性重症心肌炎来势凶猛、发病迅速、并累及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率极高。 医护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识别和尽快救治,在护理该类患者时,要求护士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和慎独精神, 而且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并熟练掌握除药物治疗外各种辅助技术设备如:IABP 、CRRT、Swan-Ganz 导管等的应用,同时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 扎实的专科知识和前瞻性的护理评估水平及对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促进患者全身心的康复。

猜你喜欢

正常值心肌炎入院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空泡样脊髓病1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银川地区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及预计方程式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警惕感冒引发的心肌炎
老年人血压“稍高”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