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Ⅰ型戈谢病伴股骨损害患儿的护理

2020-12-19张英乔郭淑芳

天津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输液血小板家属

张英乔 郭淑芳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 300134)

戈谢病(Gaueher disease,GD)又称为葡糖脑苷脂病, 是因基因异常导致葡糖脑苷脂酶的缺乏而引起葡糖脑苷脂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蓄积而发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肝、 脾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骨损害和神经系统病变等,其治疗以酶替代和底物降低为主要治疗方法[1]。 随着对戈谢病的深入研究, 尤其是在临床治疗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但该病的相关护理报道很少,现将我科收治的1 例Ⅰ型戈谢病伴股骨头损害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儿,男 11 岁,2017 年 9 月 11 日因“腹部逐渐增大3 年,乏力加重3 个月”来院治疗。 患儿诉近来体育活动无力、腿痛,家属诉1 年前发现轻度贫血。查体:体温 37.2 ℃,脉搏 88 次/分,呼吸 22 次/分,血压105/7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稍差,身高127 cm,体重30 kg,咽红,腹部膨隆,未见胃肠蠕动波,触诊软,肝肋下7 cm,质Ⅱ度,脾肋下7 cm,质Ⅱ度,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RBC 3.5×1012/L,Hb 90 g/L,WBC 3.9×109/L,PLT 95×109/L 淋巴细胞0.44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0.69。 腹部 CT 和 B 超均显示肝脾肿大,股骨平片示骨皮质变薄,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见戈谢细胞,诊断为Ⅰ型戈谢病,给予伊米苷酶替代治疗以及预防感染、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嘱其遵医嘱定期来院静脉输注伊米苷酶, 进行酶替代治疗。 2018 年 11 月 1 日来院复诊,RBC 4.0×1012/L,Hb 95g/L,WBC 4.0×109/L,PLT 100×109/L, 肝肋下 5 cm,脾肋下4 cm。 嘱其遵医嘱继续治疗。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患儿精神稍弱、 生命体征尚平稳,出现肝脾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骨痛、有出血倾向、有发生骨折的潜在危险。 Ⅰ型戈谢病虽为非神经病变型, 但会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继发神经系统病变[2],因此也需密切观察有无脊髓受压等表现。 同时密切注意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的变化, 以协助判断病情变化。 此外,需密切观察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2.2 饮食护理 针对患儿发育不良、贫血情况,首先向患儿及家属说明饮食营养的重要性,加强营养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嘱其少食多餐,饮食以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铁、钙,易消化吸收的低脂饮食为主,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2.3 安全护理 向患儿及家属做好安全指导。 患儿血小板低,股骨皮质变薄,易发生骨折,脾肿大,组织变脆且储存大量血液,容易出血,因此指导患儿及家属提高安全意识,比如穿防滑鞋子,活动时动作要慢,注意保护腹部,避免碰撞、剧烈运动,外伤等,注意休息,防止出血、骨折。 此外,因患儿免疫力低下,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感染。

2.4 用药护理 伊米苷酶这种生物制品生产使用成本高, 药品储存和配置要求严格, 需2~8 ℃避光保存,在我院配液中心,使用专用的药液配置安全柜,由专职护士进行配置。 药液配置完成后,立即送至输液室为患儿进行输液治疗,做到现配现用。 伊米苷酶是一种蛋白溶液,稀释后偶尔会出现轻微絮凝(即生成轻度不透明的纤维)。 给药时,稀释后的溶液可通过与输液管相连的0.2 mm 滤器膜过滤 (该滤器膜不吸附蛋白或吸附程度甚微), 此外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静脉滴注时间为1~2 h。

伊米苷酶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严重不良反应较少[3],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超敏反应和注射相关反应[1],如:呼吸困难、发热、恶心、面色潮红、呕吐和咳嗽。 因此在输注过程中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告诉其不得随意调节输液滴速,互相配合,以防意外。 本例患儿在初次输注伊米苷酶时出现了轻微的呼吸困难、面色潮红,采用降低输液速度及给予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后消失,后继续进行治疗。 此外,向患儿及家属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指导患儿及家属遵医嘱用药。 患儿出现肝脾肿大, 肝功能受损, 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

2.5 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发育落后,身体活动受医源性限制,学习精力差,产生了自卑、悲观心理。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患儿心理状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安慰患儿,多与之沟通交流并适时赞美,指导家属多给予情感和生活支持,使患儿重建自信心。 患儿再来院就诊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伊米苷酶是目前最有效且选择最为广泛的治疗药物,但有报道其治疗成本可以达到年均40 万元以上[1],并需终生使用,因此给患儿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之需长期照顾患儿,会造成身心疲惫,容易产生无助感。 医护人员注意多关心患儿照顾者及家属,倾听他们的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尽力帮他们解决困难,使其在患儿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便给患儿更好的家庭支持。

3 小结

戈谢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伊米苷酶可明显改善Ⅰ型戈谢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4]。 本例患儿经过一年的酶替代治疗及饮食、安全、用药及心理护理,效果良好,肝脾体积缩小,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有所增加,乏力、骨痛等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输液血小板家属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