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山东省牡蛎育苗业的发展
2020-12-19牟明杰
牟明杰
(寿光市海洋渔业发展中心,山东 潍坊 262700)
牡蛎是世界上接受度最高的水产品之一,同样是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业的重要品种。据农业部渔业渔政统计局统计,2019 年全国牡蛎养殖产量高达5 226 000 t,位居海水养殖贝类首位,占全国海水养殖总量的25.3%。蓬勃发展的牡蛎养殖业对牡蛎育苗企业的考验日益加大,苗种的数量和质量成为检验育苗企业效益的主要指标。同时,一些牡蛎养殖新品种应运而生,逐渐在牡蛎养殖业中掀起一阵养殖浪潮。
在此背景下,为使育苗企业和养殖企业了解新形势下牡蛎行业现状与需求,避免随波逐流、盲目开展生产,笔者深入各大高校院所牡蛎繁育团队和育苗、养殖企业,对牡蛎育苗业新形势进行解读,以明确当前山东省牡蛎育苗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促进牡蛎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1 山东省海水贝类育苗业形势
据统计,2019 年山东省海水贝类苗种生产总量为4 870 亿粒,占北方沿海各省份贝类苗种产量的87.2%。山东省海水贝类人工育苗品种主要有长牡蛎、虾夷扇贝、海湾扇贝、魁蚶等,另有栉孔扇贝、蛤类及很小一部分牡蛎苗种以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方式获得。苗种主要销往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开展养殖。因此,山东省海水贝类育苗业是北方地区海水贝类养殖业的重要支撑产业,其地位不可忽视。
近年来,随着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渤海综合治理行动的进行,山东省内一大批贝类育苗企业被整改或拆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贝类苗种的供应。作为北方贝类苗种传统主产区的山东省,如何整合现有贝类育苗场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健康、优质的贝类苗种资源,稳定北方海水贝类产业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 山东省牡蛎育苗业现状
牡蛎养殖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北方海区,育苗和养殖的主要牡蛎品种为长牡蛎,又称太平洋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褶牡蛎。此外,少数企业引进韩国长牡蛎或近江牡蛎作为亲贝进行苗种生产,所得苗种或销往韩国,或在本土试验养殖。南方海域的香港巨牡蛎、葡萄牙牡蛎等同样在山东尝试少量苗种生产,以期达到“北苗南养”的育苗、养殖方式。近江牡蛎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同样给山东省牡蛎育苗业增加了新的选择。
近年来,受国内物价及国际牡蛎市场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长牡蛎价格同样逐渐攀升,目前已接近或超过紫贻贝、海湾扇贝、栉孔扇贝等贝类商品,造成长牡蛎养殖产量和养殖面积也逐年增加,而对于优质苗种的需求量同样如此。
山东省长牡蛎育苗多为海湾扇贝育苗结束或邻近结束时,以半升温或升温方式进行,同样可在6~9 月份以常温方式育苗。苗种主要销往大连、威海、烟台等地。随着牡蛎市场的日渐红火,牡蛎养殖新品种层出不穷,广受市场追捧的有单体长牡蛎、三倍体长牡蛎、“海大1 号”长牡蛎、“海大2 号”长牡蛎和“海大3 号”长牡蛎等牡蛎新品种。其中,单体长牡蛎苗种诱导、生产技术尚不成熟,市场仍有极大发展潜力;三倍体长牡蛎、“海大”系列长牡蛎作为新近出现的新品系,由于具有生长速度快等优良性状,能够缩短养殖企业的牡蛎养殖周期,故备受关注,但同时导致了牡蛎苗种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2020 年,牡蛎新品种育苗产业发展迅猛,但受海水环境变化、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山东省牡蛎育苗业发展亦受波及,出现以下问题。
2.1 常温苗培育困难
2020 年,山东牡蛎育苗过程中“掉苗”现象极为严重,在幼虫培育的各个阶段均有发生,尤以选优之后的3~5 d 的“拱壳顶”期最为常见,严重者整车间苗集体沉底、死亡。据专家分析,该现象在2019年牡蛎育苗期间即存在,但规模较小,2020 年大规模出现“掉苗”,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持续“暖冬”造成的海水水质恶化的累计、种贝培育质量、种贝来源等。因此,应减少换水量,同时在壳长突破150μm之前,少投饵,避免“折腾”苗,待度过危险期后,再行日常管理。
2.2 三倍体牡蛎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近年来三倍体牡蛎价格较高,各科研单位和企业竞相培育三倍体牡蛎,无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假冒伪劣三倍体产品。育苗企业在寻找四倍体牡蛎源合作单位时,应重视合作对象的信誉,保证检测手段的稳定和可靠。
2.3 南苗北养
随着山东省牡蛎常温育苗难度增大,进入7 月份后,一些山东育苗企业将思路转向南方,以福建地区葡萄牙牡蛎(即福建牡蛎)为亲贝,利用南方高温、牡蛎幼虫生长较快、成本低等优势,在南方地区培育三倍体或二倍体幼虫,将眼点幼虫或附壳稚贝运至北方地区销售。但是,葡萄牙牡蛎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大连地区越冬的成功率、越冬后生长方面是否存在劣势等问题尚不得知,因此育苗企业和养殖企业在选择葡萄牙牡蛎作为亲贝时应慎重,2021 年制定牡蛎育苗计划时,应将2020 年的实际结果作为重要的考量。
3 山东省牡蛎育苗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诚信为本,品质为先
近年来,随着牡蛎新品种的不断推出,养殖企业在收获更高效益的同时,个别育苗企业利用养殖户对牡蛎基础生物学知识的不了解,以常规牡蛎冒充牡蛎新品种,造成有些养殖企业对牡蛎新品种的不良评价。然而,牡蛎苗种质量是育苗企业应该首先关注的问题。企业应立足根本,做好苗种价格等级划分,杜绝以劣充优、以假乱真行为,不可盲目跟风。
基于此,各级渔业部门应积极开展水产知识培训,努力提高育苗人员和养殖人员从业素质,加强政府监督,保障养殖企业合法权益。同时,渔业部门应建立三方鉴定机构,适时邀请或聘用专家对牡蛎新品种苗种进行检测、鉴定。养殖企业在采购新品种苗种时,应主动寻求渔业部门咨询,选择各牡蛎原种场、良种场,或有牡蛎新品种培育资质的企业开展采购业务。
3.2 打好价格战,更要把握时机
牡蛎苗种的数量和质量是养殖企业采购苗种时关注的重要因素,而价格则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是,主动权在采购方手中,因此,货比三家是常见且必要的做法。对于育苗企业而言,切不可追求过高利润而产生苗种积压。夏季,牡蛎苗种生长速度很快,如附着基长时间未分离,易造成牡蛎幼苗相互挤压而大规模致死,因此,育苗企业应合理把握时机,及时出手。
除牡蛎品种的可选择性外,升温苗和半升温苗价格常常高出常温苗种较多,育苗企业可合理提前育苗季节,以满足养殖户缩短养殖周期的需求。不过,是否升温、如何升温,需要企业结合当地节能减排政策、产业形势及自身情况合理确定。
3.3 杜绝封闭式管理,以科技促发展
在当前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已有部分牡蛎育苗企业走在时代前沿,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公司科技实力,增加苗种产品科技含量,以科技促发展,积极参与各级政府生态项目。但是,大多数牡蛎育苗企业仍是传统自给自足、封闭式生产管理,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和信息获取渠道,从长远角度看,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渔业管理部门应及时对相关企业进行开导与技术支持,引导育苗企业发展科技育苗,推进清洁生产,适当培育一批特色优势育苗企业,构建地方性产业体系,建成高效生态牡蛎苗种繁育示范基地。
3.4 发展合作体系,把握宏观调控
随着山东省内贝类育苗企业的减少,牡蛎育苗企业在地域上更加集中,给宏观调控提供可能。借此机会,当地渔业部门应积极引导成立牡蛎苗种生产合作社,把握宏观调控。在工作要求上,每家合作社应建立规范化实验室,能够开展水质检测、亲贝检测、苗种质量检测等;合作社可以提供场地条件不定期开展各育苗企业之间业务交流、沟通与信息共享;积极传达当地渔业与渔政文件、通知,并与各高校院所紧密联系,寻求技术指导。
3.5 积极引导产业升级
我国海水贝类育苗大规模发展起始于上世纪80 年代,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育苗硬件设置。然而,从发展的角度看,育苗技术多仍以传统经验为主,缺少高科技投入与支持;管理方面仍为老旧的粗放式管理,企业管理体系亟需加强建设;育苗硬件老旧,缺乏创新性发展。总体上,建设一批布局科学合理、装备水平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产出高值高效、绿色生态发展的现代化渔业-育苗综合体成为当前牡蛎乃至贝类育苗产业发展要务。
4 总结
当前,牡蛎消费主要在沿海地区,而随着内陆市场的不断开辟,国内牡蛎产业热度势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居高不下。为迎接产业浪潮,各级渔业部门应同企业合作,努力完善贝类苗种产业发展制度保障,加大贝类苗种产业发展的科技投入,以科技促育苗,同时建立相应监控和生产出口的示范企业,力争开辟传统贝类育苗向现代化、生态型的健康育苗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