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及其时代价值
2020-12-19谢周艳
谢周艳
(湖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永州425199)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及“文化”一词有79次,可见,他非常重视文化及其建设。习近平曾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1]事实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常立足社会主义建设,审时度势地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借鉴,在多次讲话中引“经”据“典”,阐明其治理思想并成功运用于执政实践。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把握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产生的现实背景,充分厘清其所包含的思想精髓,挖掘其时代价值,不仅在延续民族精神上意义重大,亦能为新时代治国理政难题提供现实考量。
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现实背景
每一个伟大思想的形成“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2]。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也是在文化全球化冲击的宏观背景下,为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之需、破解治国理政难题以及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深深挚爱的主观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一) 应对文化全球化挑战,强化主流意识之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逐步走向全球化,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涌入文化市场,鱼龙混杂中势必产生交叉渗透的影响。一方面,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文化中积极、优秀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刺激着我国文化市场创新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存在的腐朽成分,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如西方文化极力渲染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将一些所谓自由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通过一些诸如影视、饮食等文化产品呈现出来并传播境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我国民众的思维观念、生活态度。当前的文化市场中,西方文化不断强化输入使部分民众追求文化的心态已然出现由单纯的喜爱逐步向崇洋媚外的线性倾向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工业化的推进让传统文化在丧失小农经济模式的过程中被逐步边缘化,由于无法实现历史与时代相统一、传承与创新相统一,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处于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更无法充分发挥服务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传统文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不容小觑,占有文化市场主流意识形态领地迫在眉睫,更需要一个包含传统文化观在内的系统文化建设思想的引领。因此,习近平非常重视文化及文化建设,重视传承传统文化,在其执政实践中积极探索,以文化治世、修身。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化强国之需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彰显着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内容包蕴万千,如“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安民富民的民本思想、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勇敢无畏的担当思想等。这些根植于人们心中的道德传统、思想观念,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薪火相传,形成了国人的集体文化记忆、潜在的道德意识。纵观我国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背景下起步,也在传统文化的强大感染力和影响下蓬勃发展,这是传统文化自身的特质决定的。传统文化具有质性稳定的文化定力,能更好地增强国家现代化转型中的发展定力[3]。习近平指出:“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4]这说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既能发挥精神维系的基本作用,能为现代化聚合精神归依感与获得感,又具有因时因势应变的创新力,以传统的价值规范、价值自律,规范矫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引领时代价值诉求,更好地服务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基于此,习近平充分借鉴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发展,在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实现传统文化与治理体系的融合再生。
(三)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丰富积累和情有独钟的喜爱
中华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包蕴万千,勤奋好学的习近平对其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热衷和积累,可以追溯到他的梁家河时期。习近平曾回忆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梁家河的7年时光里,读书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多知识基础都是那时打下的。据梁家河群众介绍,习近平最喜欢读经典名著,虽然那些著作厚得像砖头,但他爱不释手,每次看了这些书籍还会跟人们谈古论今,深受大家欢迎。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仅限于青年时期,还一直延续至今。习近平善于学习,多年来笔耕不辍,在出版的《之江新语》《习近平用典》《平易近人》等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的详细论述。在习近平的演讲、讲话里,无论谈友谊与合作、历史与未来,还是谈机遇和挑战,他总能巧妙妥帖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谈党建要“不忘初心”;谈作风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谈改革不能“翻烧饼”,这些足见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有独钟。可见,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源于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源于他学无止境、创新不止,也源于他本人的坚定信念!
二、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结合当代中国改革、建设、发展的实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将其灵活运用于执政实践当中,形成内涵丰富的习近平传统文化观。
(一)“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道两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与现代“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不谋而合。先秦时期,儒家提出“天命”主张,道家强调“无为”,在对待自然开发上,儒家主张“立中制节”,道家提出“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意在强调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存,要遵循自然规律。这些传统理念为我国实现“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生态文明目标提供了文化支撑。习近平从传统的“道法自然”生态理念中找寻有益启迪,针对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资源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提出科学的生态和谐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法治观。首先,从理念上树立科学生态和谐观,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其逐步从理念层面提升到制度层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5大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助推人们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其次,要从实践上推行生态发展观。习近平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他从哲学辩证的角度,强调在发展经济和保护自然上以自然恢复为主,开发、节约、保护齐头并进。最后,要在治理上落实严格的生态法治观。习近平受传统法家法治思想启迪,强调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新环境保护法修改后,在党中央领导下的各地政府相继开展严格的环保执法行动和环保督察反馈,创卫生城市、美丽乡村。如今,生态环境被切实保护,美丽城市遍地开花,污染防治攻坚初见成效。
(二)“德法并行 法治为首”的治理思想
先秦时期,国家治理思想已精彩纷呈。如儒家主张社会秩序的维护要依靠“礼法”,治国关键还是靠“仁德”,正如孔子在《论语·为政》所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也主张以德为主辅之以刑,以补其不足。法家管子提出“法出于礼”,认为“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管子·任法》),强调依据法律命令恩威并施,赏罚并济。商鞅强调治国要重重刑,人人自危,同时也主张刑无等级,人人平等。韩非子认为要使民众诚服,关键是能做到秉公执法。儒、法两家主张有所差异,同时也存在阶级和历史局限,但都为我们今天倡导以“以法”与“以德”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提供了借鉴。一方面,国家治理要注重道德建设。习近平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他在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会议上常常强调各级党员干部要多学习国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就曾引用《尚书》中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告诫党员干部要立德修心,并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国家治理要坚持法治为首。“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是对传统平等思想的超越。同时,“依宪治国”列入章程,摒弃传统“人治”思想毒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继承和超越了“德治”或“礼治”思想,形成“德法并行,法治为首”的体系化治理思路
(三)“清正廉洁 勤勉奉公”的廉政思想
我国古代廉政思想丰富,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儒家为主、兼容各家代表廉政文化形成的思想体系,是反腐倡廉事业的宝贵精神遗产。中国传统廉政思想大致从三个层面论述,一是将“廉政”作为人的重要道德品格。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孟子认为“廉”为内圣之廉,可见在儒家看来,“廉”应是一种品德,是为官者应注重的官德,是来自于人内心深处道德的自我约束。二是为人、为官、为政应有去奢从俭的生活态度。奢靡无度则“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墨子·节用》)。三是清正廉洁的实现在于以“法”治“廉”。法家韩非子强调保持廉洁基于“奉法”。在全面攻坚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习近平结合当前中国建设发展实际,不断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廉政文化智慧推进政党建设。一方面,以“法”作为廉政标尺,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曾引用诗句“公生明,廉生威”(《官箴》刻石)来告诫党员干部何为为官之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党的十九大后,依规治党进一步强化,推进党的廉政建设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以“德”作为价值追求,培养勤勉奉公的政治涵养。习近平吸收传统“去奢从俭”可贵的思想品质,多次在重要场合引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新唐书·褚遂良传》)的古训,告诫党员要自觉加强作风建设,率先垂范践行八项规定,杜绝奢靡享乐。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思想
在我国古代著作中很早就渗透着民本理念。如《尚书·五子之歌》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流传至今;儒家孔子提倡“仁政”,孟子亦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墨家墨子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兼相爱”;法家管子主张“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管子·牧民》),认为国家兴旺的关键在于顺应民心;道家强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前提。这些学派都在反复论证着优秀传统民本思想精髓。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对传统民本思想积极传承、科学扬弃、创新超越,开辟了民本思想的新境界,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治理理念与价值取向。一是利民重民,就要尊重民意,顺应民心,重视人民的力量。习近平多次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6]79“要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79。二是敬民爱民,要关心人民生活,重视人民地位和人民监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在报告中出现频率极高,平均每160 字就提及一次。习近平也提到,要与人民同甘苦、共奋斗。三是安民富民,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奋斗。习近平曾引用“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7]“使民富庶,广施于民而能济众”[8],这些论述无不强调了安民富民的重要性,主张关切人民医疗保障、教育公平、住房保障、生命安全等方面的切实利益问题。
(五)“协和万邦 求同存异”的大同思想
《礼记·礼运》中载“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展现了人们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为实现这一理想蓝图,历代思想家、政治家不断探索,思想主张概括为两个层面:一是大同愿景的实现要以和谐为前提。道家老子认为“公而无党,易而无私”,墨家墨子提倡“爱无差”。二是大同应是和而不同的“多元和谐”。如《礼运篇》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贤”必有贤愚之差,“讲信”相对于无信而言,“修睦”必有不睦存在,可见,大同思想应是存在矛盾的和而不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习近平丰富了“大同”思想的治国智慧,开辟了新时代国家建设和外交事业新局面。首先,树立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习近平常引用“以和为贵”(《论语·子路》)的思想,告诫人民要与人和善。其次,树立协和万邦的国际观。“邻望邻好”“兄弟同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古语字眼在外交场合经常被习近平提及,表明其合作共赢的态度,同时也使得“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得到不断实践和充实。最后,树立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习近平曾引用《古今贤文》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左传·昭公二十年》的“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来阐明我国在面对世界文化多元问题时“和而不同”的态度。当前,“一带一路”在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同时,更是串联起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不同梦想。
三、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创造超越,运用于其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重要价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彰显。
(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习近平提出,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其中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人们对文化本身的认同,对本民族的文化有高度认同感才会有更坚定持久的自信。高度认同包含着三个目标:一是对民族文化“从哪里来”有深切认同;二是对民族文化“到哪里去”有坚定信念;三是对民族文化“要如何用”有明确方向。习近平传统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华文化深厚沃土,他对我们的文化该“何去何从”做出了诠释。首先,追本溯源,回答了我们生活中丰富的哲学思想、深厚的伦理道德思想、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等来源于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其次,科学回答民族文化之走向,注重用“典”来“治世”和“修身”。当前,习近平强调的法治之道、廉政之道、民本之道等,都是其汲取传统精华,运用于执政实践的充分体现。最后,主张对传统文化要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才是对文化的最好继承,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二)拓展传统文化价值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继往开来,在新时代赋予了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深厚的时代内涵。一是法治思想的超越,习近平汲取传统文化“法治”“礼治”“德治”思想,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打造现代治理体系。二是廉政思想的丰富,习近平运用传统廉政智慧,结合当前中国建设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建设。三是民本思想的传承,习近平将重民爱民、安民富民的理念提升到“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不断赋予其新时代价值。四是大同思想的延伸,以包含“公正、诚信、仁爱、孝慈、和谐”等的大同理想,助推“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厚植,儒家文化思想精髓包含“仁、义、礼、智、信”“修齐治平、内圣外王”,这与核心价值观包含着24字相呼应,是传统思想的当代解读。
(三)凝聚中国改革新力量
一个国家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往往是因其独有的文化传统带来的精神力量,使国人在价值取向、理想信念上保持一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有社会引领作用,而且还发挥着“黏合剂”“凝聚剂”的功能,能为中国改革发展注入凝聚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我们亟待发挥传统文化凝聚的国家精神、文化共识产生的共同价值和信仰,实现整合作用。对此,一方面我们要为改革发展凝心聚力。习近平强调,实现“四个全面”必须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科学传承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成果和延续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是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要为改革发展滋养创新精神。习近平常引“经”据“典”,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日新者必日退”“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这些改革创新观念是指引社会进步的鲜明旗帜。
(四)打造全球治理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习近平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运用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智慧,打造全球治理新理念。首先,将传统“民本”理念融入全球治理理念中。面对全球性问题带来的挑战,习近平反复提及“以民为本”“合作共赢”“开放包容”“亲诚惠容”等深怀民本情怀的关键词,引发国际社会共鸣。其次,将传统“人本”理念融入全球治理理念中。当今世界,冷战敌对思维仍存,地区争端不断,中国实力与日俱增,却始终尊重他国,平等相处,以人为本,做到民主化。最后,将传统“和谐”理念融入全球治理理念中。习近平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同理念,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发展。
总之,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使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看到习总书记治国的卓越智慧。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作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的正确引导下,传统文化定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熠熠生辉、蓬勃发展,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