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草莓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19淮阳县农业农村局王征
淮阳县农业农村局 王征
一、园地选择
草莓生长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具有喜肥、喜水、喜光、怕涝的特点。因此,草莓园应选择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光照良好、地势较高的地块建园。
二、产地环境
绿色食品鲜食草莓应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通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检测合格的农业生产区域种植。
三、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和适应性强、果肉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商品性强、耐储运的品种。如甜查理、丰香、童子1 号。
四、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草莓种植前应彻底清除园地杂草,施入足够底肥,所施肥料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要求。一般每667 m2撒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 kg 或45%硫酸钾复合肥50 kg,深翻30~40 cm,将其与表土混匀,无明暗坷垃,然后开沟做畦,畦高20~25 cm,宽50~60 cm,沟面宽30~40 cm。
五、定植
(一)药剂蘸根
定植前可以用0.005%萘乙酸水溶液蘸根处理。
(二)定植密度
草莓畦上双行种植,株行距20 cm×30 cm,每667 m2种植9000 株左右。
(三)定植时间
草莓一般在9 月中下旬,选择在阴天或16:00 以后种植。
(四)幼苗要求
幼苗应选择3~5 片叶,新根10 条以上,顶芽饱满无病害的壮苗。
(五)定植方法
定植时,应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且深不埋心、浅不露根,让根系充分伸展,并用手摁压栽实,立即浇水,1d 浇水1 次,直到秋苗扎根返青。待幼苗成活后,及时覆盖黑色地膜,四周用土压实,以提高地温,促进生长。
六、棚室温度管理
草莓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 ℃。现蕾前,白天温度25~30 ℃,晚上温度15 ℃;现蕾至开花期间,白天温度22~28 ℃,晚上温度10 ℃;开花后,白天温度20~25 ℃,晚上温度5 ℃;结果后,白天温度15~20 ℃,晚上温度3 ℃以上。
七、肥水管理
追肥采取“少施勤施”的原则,一般从扣棚到现蕾,结合滴灌浇水,12 d 施肥1 次,每667 m2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15~20 kg 或氨基酸水溶肥5 kg。从顶花序吐蕾时,结合浇水每20 天追肥1 次,第1 次采收过后,每30 天追肥1 次。为提高草莓果质量和含糖量,从结果开始,可用磷酸二氢钾+有机营养液800 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d 喷施1 次。草莓开花期间根据墒情控制浇水,座果期到成熟期及时浇水,须保持土壤湿润。
八、花果管理
草莓虽自花传粉,但由于棚室温度较高且变化大,加上昆虫较少,通风不畅等原因,会导致草莓授粉不佳,从而产生畸形果、袖珍果。为促使外观好看,增加产量,提升品质,草莓应辅助授粉,一般采取棚内放蜜蜂的方式,每667 m2棚室放蜂2 箱即可。
九、病虫草害防治
(一)主要病虫害
草莓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灰霉病、蚜虫、飞虱、金针虫、蜗牛等。
(二)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三)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严格控制棚室温湿度、人工拔草是防止病虫害的基础。采用无病草莓苗,于采收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及时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四)物理防治
棚室四周使用防虫网,可有效阻隔飞虱、飞蛾等害虫的进入,从而减少虫源基数。棚室内悬挂黄色粘虫板(25 cm×40 cm),来诱杀棚内蚜虫、飞虱等害虫,每667 m2放置3~40 块。少量蜗牛出现时,可进行人工晚上清除。
(五)化学防治
当蚜虫、飞虱达到防治指标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喷雾防治;发生蜗牛危害时可用6%四聚乙醛撒施地面防治;根腐病在发病初期,可用30%恶霉灵水剂1500 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十、采收与包装
草莓开花后30 天左右,果实开始变红,浆果成熟即可采摘。采摘时,手把住果柄用力摘断,1~2 d 采摘1 次。采摘工具要干净卫生。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随时剔除畸形果、病果。采摘后的果实,按照不同大小,进行分级并分别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