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非通用语种经贸人才培养

2020-12-19孟英丽曹美英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对外经贸语种经贸

孟英丽 曹美英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展示了“一带一路”构想提出6年以来的建设成果,探讨了各国未来合作的方向与机会。此次论坛还标志着 “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已经进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共建行列(中国已经同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以及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涉外活动的增加引起了社会对相关人才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才数量需求的增加,二是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这种人才需求变化明显表现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的人才的需求,对能够胜任新时期对外合作,包括经济技术合作、文化合作等人才的需求。

高校是培养社会经济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由此,能够积极参与外向型经济建设的非通用语种经贸人才也就成为当前众多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一、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现状

非通用语种是我国外语教学界为加强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那些在国际交往中使用范围不十分广泛的外国语言。200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申报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非通用语”指除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及阿拉伯语7种语言以外的其他语种。但考虑到我国外语教学以英语为主的现实因素,通常,语言教学和培训中的非通用语种被界定为英语之外的所有外国语言。

在我国,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首先是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和外交的需要。开设非通用语种的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以北外为例,20世纪50-60年代,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先后有三十余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受外交部委托,北外在1961至1965年间新增了19个语种,其中三分之二是亚非语种。

进入新世纪,非通用语种的人才培养呈现出新特点。首先,这表现为来自政府管理层面的、对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2001年,教育部批准北京、上海及广州的8所高校建立“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并给予专项经费和政策支持。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并先后于2015年和2017年印发了《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暂行办法》和《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建设指引(试行)》,其中突出强调了高校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应该“具备一定的研究对象国语言特别是小语种语言优势”。其次,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之外的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等社会力量的参与明显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培养的体系和协作机制正在形成。2017年11月29日,“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翻译研究院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来自翻译界、外交部、外文局及国内各高校的学者共同探讨了翻译人才队伍现状、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等问题。最后,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专业方向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语言和文学研究,翻译、经贸、旅游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完善,2+2或3+1等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得到推广,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高,部分非通用语种已经建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

二、对外经贸人才培养现状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二是专业课程设计,三是师资与教学实施。其中,人才培养目标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决定着之后的课程设计和具体的教学实施。

目前,我国高校对外经贸人才按照其培养目标方面可以大致划分成两类:一是传统的“单一专业型”对外经贸人才培养,二是新的“外语+经贸”复合型对外经贸人才培养。

“单一专业”型对外经贸人才培养多由高校的国际贸易或经济类院系完成,其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知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其次,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水平;最后,应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对于政治、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等方面有一定了解等等。应该说,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涵盖了对外经贸人才的必需素质,即国际贸易知识、外语和文化素养。从专业课程设计看,无论是课程门类还是教学时数都偏向经济贸易方向,外语和文化素养类课程只是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开设。以某外贸大学为例,201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方向课程学分总数为145学分,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贸易数据库与分析工具、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程以及高等数学、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国际商法等通识课程。这些课程总学分为81学分。外语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学分数为20学分。同样作为通识课程开设的,还有人文素质类课程,学分数为12学分。这三个模块之间的比例大约为7:2:1。这也是大多数经贸专业的课程设计模式。按照此模式,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建构起基本的专业理论框架,同时获得从事对外商贸所需的一般性知识和能力,外语水平和人文素质会有所提高。

与传统的“单一专业”型对外经贸人才培养相比,“外语+经贸”复合型对外经贸人才培养方向出现较晚,多由传统的外语语言文学专业转型而来。

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看,这类方向以培养熟练掌握外语、通晓国际贸易规则及流程、能够顺利完成国际贸易工作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从课程设置角度看,该方向的课程兼顾语言和经贸两个方面,除提高外语水平的语言类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大量的经贸类相关课程。非通用语种的对外经贸人才培养多属此列。

很多企业对资质的管理不严,将资质外借,致使围标更加容易,甚至有些皮包公司带着企业资信、公章等全套投标需要的东西,到处游走,为投标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资质管理的松散,给围标提供了条件,阻碍了招标投标工作正常开展。

应该说,在当前国内和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下,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语言、有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社会需要。但应该指出的是,目前,非通用语种的对外经贸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能力的培养、经贸知识的体系化以及实践工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是非通用语种学生“零起点”“外语+经贸”复合型专业学时不足以及非通用语种实践实习机会相对缺乏因素。以黑龙江省某高校应用型非通用语种专业为例,按照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四年总学时为2569学时,专业类课程为1756学时(包括选修课在内),其中语言类课程计13门,计1412学时,经贸类课程计7门,计344学时。以1-7学期总计100个教学周计算,语言类课程和经贸类课程平均学时数为每周14.12和3.44学时,每天约为2.82学时和0.688学时。整体上,无论是外语学习还是经贸专业学习的时间都比较紧张,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复合能力的培养。

三、符合“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的新型对外经贸人才标准与人才培养

1.新型对外经贸人才标准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新型对外经贸人才培养的探索,涉及新的人才培养领域、新的对外经贸人才标准、新的课程设计等。例如,黑龙江省在对俄经贸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继经贸和旅游合作之后,中俄农业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针对这一情况,有研究者提出,应加强现代农业经贸人才培养。(周博等 2016)另一些研究者认为,应该努力培养高端经贸人才,以俄语人才为例,其标准包括:具有较高个人道德修养和远大理想、灵活掌握和运用俄罗斯文化风俗、系统掌握中俄贸易模式、商业惯例和法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国际沟通和商务操作能力等。(崔鲁江 2017)还有研究者提出,“一带一路”发展需要的是“外语+CIIET”型人才,即“外语语言基础+国际贸易的五种技能”,其中,国际贸易五种技能指的是国际交际能力、国际经贸知识、国际营销方法、电子商务技能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钱韧 2017)也有研究者从专业对接角度探讨了高技能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王瑞荣等 2014)

而在我们看来,想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的新型对外经贸人才,必须首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有精准的解读。

“一带一路”建设以发展高水平的、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主要目标。高水平,首先可以理解为合作主体的层次高,其次,可以理解为合作内容的技术含量高。深层次,既指向合作领域的拓宽,又表明合作深度的加大。区域合作,是指我国的合作重点首先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本身就包含了对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才的基本要求。首先,需要能够进行高水平合作的专业人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那么,熟悉、了解交通领域建设、能源合作、通信合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是培养的重点之一。其次,深层次的合作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中关注“纵深”层面的问题。这里的“纵深”既是指我们的人才不能局限于之前的贸易方向,应该尽量扩大到能包含“一带一路”合作的多个领域,又指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和潜力。换而言之,我们要兼顾人才培养的纵深和人才本身能力的纵深问题。最后,“一带一路”作为区域合作项目,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其首要目标,因此,高校培养的、能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专业人才必须要熟悉相关国家语言和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有外语和专业双知识背景、有较强学习和工作能力、能够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这就是“一带一路”建设对外经贸人才提出的时代要求。

2.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型对外经贸人才培养

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是高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动因,也是其目标所在。

新时期非通用语种经贸人才培养可以概括为“一更新”“一突出”“二结合”和“二提高”。

“一更新”指更新理念,要更新对当前形势下人才需求的认知,进而更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培养模式。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起始阶段,基础设施、通讯、能源合作等是优先发展领域,也是需求人才数量相对较多的领域。有鉴于此,在当前一段时间内高校应该把培养相关领域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另一方面,鉴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合作性质,相关领域人才的专业水平考核中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必须还包括出色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要素。只有及时更新理念,高校才能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完成准确定位。

“一突出”指突出特色。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二是突出专业特色。“一带一路”涉及亚、欧、非洲的多个国家,其中有一些国家与我国接壤或毗邻,另一些国家可能与我国某一地区一直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人才培养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例如,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省可以以俄语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距离中亚国家较近的新疆自治区,培养精通哈萨克斯坦等语言的外经贸人才更有优势。而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联系东盟的“经济桥头堡”,自治区内的高校首先应培养能胜任与东盟国家进行经贸活动的人才。突出专业特色,既指要发挥高校传统专业在师资和教学经验方面的优势,又指要根据“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最大限度发挥新建专业在弥补市场人才缺口方面的优势。例如,中俄农业合作前景良好,农业类高校可以借助原有专业优势,增加适合从事国际农业合作的人才的培养。为了解决国际经贸合作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培养精通国际商法和具体国家相关法律的人才应该成为法律专业的工作重点。

“二结合”可以理解为学生“内”与“外”的结合和学校“内”与“外”的结合。

从学生角度看,“内”与“外”的结合,是学生内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外在实践能力的结合。为此,应该努力使课程设计科学化、模块化,要保证外语学习和专业学习有充足的学时,同时还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可适当增加实践学时,通过虚拟或真实的实习实践活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培养、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从学校角度看,“内”与“外”的结合,首先是人才培养要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在努力提升校内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积极了解校外的需求,并获得校外的支持。新形势下要遵循开放的办学理念。只有走出校园、走近政府、走进企业、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有用人才。其次,“内”与“外”的结合还指国内与国外的结合,这是由对外经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体现在教学过程(国内外学习与实践)、教材选择(汉语版与外文原版教材)、师资配备(国内教师与外教或外籍专家)等环节上。

“二提高”指提高人才培养要求和提高人才培养投入。

人才质量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在保证人才培养数量的同时,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如果说“厚基础、宽口径”是对所有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那么,在对外经贸人才的考核中,必须要增加较高的外语能力、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对新技术手段(电子商务)的掌握等要求。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目前,“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既有深厚专业功底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这就决定了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从高校角度看,这涉及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涉及高水平的师资培养、校内外以及国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等问题。从政府角度看,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及时引导高校和企业对接以实现产学研融合等措施都能有效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从企业角度看,与高校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等既有助于高校人才质量的提高,又为企业的未来发展积蓄了足够的后备力量。

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人才,既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动力和契机。高校应抓住这个机会,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新时期外经贸合作的高水平人才。

猜你喜欢

对外经贸语种经贸
欢迎投稿《对外经贸》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澳中经贸促进会“慈善之光”系列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素帕猜先生为本刊题词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
[编读往来]
小语种报考,你知道多少?
“一个笑话可能要经过几秒钟才会听见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