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显化和隐化研究综述
2020-12-19张瑞华郭桐杉
张瑞华 郭桐杉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一、引言
“显化”和“隐化”的概念最早是由Vinay &Darbelent在1958年提出的。显化是“把源语言中暗含的,需从上下文中推导的信息在译语中的予以明示”,而隐化是“由目标语语境确定在源语言中所明示的细节的过程”[1]。简而言之,显化就是将源语所隐含的想要表达的信息用译语明示出来,而隐化是指将源语中的信息有意或无意的简化或省略的过程。因此,显化和隐化是相对的过程,但并不是简单的对应,源语在转向译语的过程中出现了显化的现象并不意味着在译语作为源语时会出现隐化现象。实际上,“显化”和“隐化”这对概念在最初是作为翻译技巧与“增补”和“删减”相提并论的(Klaudy 2004)[2]。Blum-Kulka最早对显隐化进行系统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显化假说”,认为显化是翻译的固有特征,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异议。[3]黄立波(2008)则提出了“语际显化”和“语内显化”的分类。[4]“语际显化”指译文中对原文隐含信息的明示;“语内显化”则是翻译文本比非翻译文本的显化程度提高。显化也经常被看作是一种翻译策略。
显化和隐化作为翻译共性中两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日益成熟。众多学者从显隐化现象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和证实,其中包括显隐化的定义、分类、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策略以及基于各种文本类型的探究。如胡显耀(2009)[5]、王克非(2012)[6]等多以文学文本为语料针对翻译汉语显化现象进行研究;少数学者如肖忠华、戴光荣等关注翻译汉语的语言特点,其中包含显化现象;有学者基于不同类型文本探讨显隐化现象(陈艳新 2015);[7]还有学者探讨显隐化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英汉翻译中人称代词主语的显化、翻译小说语法标记的显化、翻译汉语中连接词的显化与隐化。
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显化隐化研究
从知网核心及外语类期刊检索到基于语料库的显隐化研究的文章共有68篇。本文根据研究类型将这些论文大致分为实证(51)和理论、综述及介绍(17)两大类。其中实证类研究主要集中于验证、考察或探究(解释阐述)三个方面。下面将对这几种类型的研究进行详细论述。
(一)实证类
1.验证类
在语料库翻译显隐化实证研究中,不少研究是对以前提出的假说或理论进行验证。这类文章有12篇。
胡开宝、陶庆(2009)基于汉英会议口译平行语料库对语篇意义显化及其动因进行验证,发现汉英会议中语篇意义显化程度相当显著。[8]石春让等(2012)对中企简介英译文本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中企简介在英译文本中也存在显化特征的结论。[9]任小华(2015)也验证了翻译汉语中人称代词的显化特征。[10]胡显耀、曾佳(2017)应用文体统计学手段探讨翻译英语中源语的干扰,讨论了词汇密度、语法功能词、常用词词频、句子和段落长度等方面的特点,验证了包括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汉语等来自10种语系的18种源语的翻译英语都存在不同程度显化和隐化的翻译共性。[11]董敏(2018)提出语际显化策略主要适用于英汉科技翻译,侧面证明在科技翻译中显化现象普遍存在。[12]
在文学文本的研究中,刘泽权、陈冬蕾(2010)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三个中译本中发现均存在显化现象, 而且语内显化趋势比语际显化趋势明显。[13]刘泽权、闫继苗(2010)对《红楼梦》前56回的报道动词及3个英译本的英译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3位译者的翻译策略和风格,也验证了翻译策略呈显化趋势的假设。[14]
其中不乏不同意的声音,肖忠华、戴光荣(2010)不止一次对翻译共性提出质疑,在研究汉语译文中习语和词簇的使用特征时,发现汉语母语文本倾向于多使用习语而词簇则在汉语译文中更为普遍,这为翻译共性中的“规范化”提供了反证;[15]李德超、王克非(2012)在汉英同传的词汇模式的语料库考察一文中也对“隐化”翻译共性提出了异议,提出汉英口译中虽然存在“简化”的翻译共性,但在平均词长、平均句长及名词化方面均比原生英语高,这与口译译文中的“简化”翻译共性理论相左。[16]王青(2013)在研究《尤利西斯》两个汉译本简化特征时发现两个翻译文本使用的词汇均比原创文本富于多样性变化,Baker的“词汇简化共性”在本个案中也未被证实。[17]这一不同的声音在不同类型文本的研究中也有体现。如陈爱兵(2012)在英译政论文本研究中发现与原创政论文相比, 英译政论文词汇密度较高、平均词长较长、平均句长也较长, 这与简化假设的翻译共性理论相悖,文章指出这可能是由于在翻译时采用了不同翻译策略的组合;[18]陈建生、王琪(2017)对科幻小说的英译文本进行了考察,发现翻译显化特征并不是全部出现在这一文本类型中。[19]针对翻译共性假说的不同声音,除了在微观层面进行探讨验证外,有学者从宏观层面也进行了探讨,比如王克非、秦洪武(2009)在探讨英译汉语言特征时发现同汉语原创文本相比,汉语翻译语言扩大了汉语某些结构式的容量。所以翻译共性假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20]
2.考察类
考察类研究在显隐化翻译共性研究中占主要部分,与验证类研究不同的是,这类研究是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类型文本进行多方面的考察,探究文本中是否有翻译共性的体现。这类文章有22篇。
王克非、胡显耀(2008)在探究翻译汉语词汇特征研究时中指出无论是文学还是非文学语料, 翻译汉语与原创汉语相比, 具有词语变化度偏低、词汇密度偏低, 虚词显化, 指代方式显化,常用词频率增加等特征。徐秀玲、许家金(2016)发现翻译英语中有多项语法和词汇衔接特征与原创英语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衔接显化的特点。[21]徐秀玲(2018)基于复合语料库,从翻译汉语中具体某一词的微观层面出发,发现翻译汉语呈现出回指显化的特点,但不同回指类型的显化程度不同。[22]庞双子、王克非(2018)从翻译文本“显化”的历时性切入,考察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三个时间段翻译文本显化现象的历时特征,考察发现,词汇丰富度逐渐增高,语篇衔接形式显化程度有所下降,翻译文本中词汇显化相对于语法显化更为显著。[23]
在文学文本考察方面,黄立波(2008)在对英汉翻译中人称代词主语进行考察时发现,人称代词语际显化和隐化均不明显,相对非翻译汉语文本,汉语翻译文本类比显化突出;他(2011)基于《荷塘月色》及其五种译文,从翻译文体学视角考察译出、译入两个翻译方向以及合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发现人称代词、主语转换类型均显著呈现为语际显化。[24]王克非、胡显耀(2010)通过对汉语翻译文本和汉语原创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人称代词的语法显化明显。[25]姚琴(2013)基于《红楼梦》平行语料,通过探究林黛玉人物特征,对源语和目标语进行语际对比分析发现,霍译本以释意、增添等方式进行了意义显化翻译。[26]胡开宝、毛鹏飞(2015)在考察莎士比亚戏剧中“lord”的人际意义时,发现莎剧梁译本和朱译本均在人际意义再现方面呈现较为显著的显化趋势。[27]此外,韩红建、蒋跃(2016)对比了《傲慢与偏见》三个中译本,从词法和句法层面对比了16个语言计量特征及风格特征,结果表明,在代词、助词和连词上“显化”特征明显,在标准类型比和词汇密度方面“简化”不足,而句法层面无“明晰化”倾向。[28]庞双子(2018)通过考察物称代词 it的使用,发现it 在译文中显化程度增高,共指歧义降低,隐化现象呈下降趋势,进而对文学翻译文本中影响显化现象的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29]赵征军、陈述军(2018)考察了《牡丹亭》符号意象词英译的操作规范,结果表明该译本中存在显化和隐化。[30]
在其他类型的文本中,学者们也有类似的发现。石秀文、管新潮(2015)还发现了在政治类文本中也有显隐化等翻译共性特征出现,作者基于江泽民的著作《中国能源问题研究》中文原著和英文译著语料库,对汉至英对应的词语翻译特色进行了考察,表明显隐化翻译共性的存在。[31]
口译方面,不少学者也进行了研究。胡开宝、陶庆(2012)分析了汉英记者招待会口译的句法操作规范性,发现显化和隐化、简化和复杂化以及强化和弱化等句法操作规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32]李鑫、胡开宝(2013)考察了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指出“零对应”现象主要体现了口译中义务情态意义的显化。[33]王丽、严莎莎(2015)考察了职业口译员对汉语因果连词的使用,结果显示,他们最常使用显化策略,保留策略次之,最少使用隐化策略。[34]谢丽欣、胡开宝(2015)对比分析了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和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语料中主要不定量词使用的频率及其特征,得出前者的“显化”“强化”和“弱化”趋势均比后者显著。[35]张易凡、许明武、张其帆(2015)考察了记者招待会中的15种人称指示语的使用频率,得出人称指示语适当显化的结论。[36]
在考察类研究中鲜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但仍有学者对翻译中的显隐化现象提出了质疑。王克非、秦洪武(2009)在对汉英双向对应语料库的词汇特征考察时得出的结论对翻译共性说构成质疑,指出汉语翻译语言的整体特征虽然与汉语原创语言一致, 但前者结构容量扩增,句子偏长,因此不完全支持规范化假说;再者, 翻译语言中高频词用词丰富,句段较原创语言长, 与翻译共性里所谓简化特征不大相符。肖忠华、戴光荣(2010)在寻求“第三语码”时自建了汉语译文平衡语料库,与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进行对比考察,发现虽然证实了在词汇层面上有部分简化特征出现,但在考察句子结构时对翻译共性假设进行了质疑。[37]近期庞双子、王克非(2018)通过应用新研制的历时复合语料库,动态考察 了1930 年前后、1960年前后和 1990 年前后这三个时期的英汉翻译文本的显化特征,发现语际显化和语际隐化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此外,语际显化并非总是大于语际隐化,在某些时期,二者频次接近。[38]因此,将显化作为翻译研究的共性这种说法有其局限性。
3.探究类
探究类研究在翻译显隐化研究中多用于探索已经存在的翻译共性的成因、程度或影响因素,因而此类研究多为对已经明确出现的翻译共性现象进行深层次研究。这类文章有16篇。
在文学文本的探究中,多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翻译文本进行了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探究,如探究主语位置名词化、人称代词主语和叙事角度转换以及其成因、程度或影响因素等。胡开宝、朱一凡(2008)在探究《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时,发现由于两个译本关注的读者层次、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不同, 和梁译本相比, 朱译本的显化程度更高。[39]胡开宝、邹颂(2009)基于语料库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特征,证实了异化、归化的存在,并研究了其形成动因。[40]黄立波(2011)从人称代词主语和叙事视角转换的角度,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进行探究,发现其在转换类型上均表现出明显的语际显化。[41]侯羽、刘泽权(2012)基于《红楼梦》三个英译本探究了汉译英文学翻译中主语位置名词化的使用和成因,名词化即为范化的一个体现。[42]另外,李敏杰、朱薇(2012)同样在对《红楼梦》两个译本进行对比探究时,发现较之杨译本,霍译本显化特征更明显。[43]张丹丹、刘泽权(2016)对《红楼梦》前56回的四个译本的报道动词进行探究,发现报道动词的翻译选择结果呈现不同程度的显化趋势,并分析说明话语内容以及说话人之间的关系会影响译者对报道动词的选择。[44]
在非文学文本方面也有多名学者进行探究。胡显耀(2010)利用多维分析法区分了汉语翻译和原创语料, 发现汉语翻译语体语法显化程度要高。[45]潘峰、胡开宝(2013)在对汉英会议口译中“some”一词的研究中发现,汉英会议口译中频繁应用 some 来显化原文隐含意义及弱化原文意义,其动因具体表现为在一定情况下规避歧义。[46]佟玉平(2014)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汉英翻译过程中人称代词的显化策略运用情况进行了语际对比研究,发现显化策略运用非常普遍,并进一步分析发现决定显化策略使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文本因素、语言的形式化程度以及译者因素。[47]董敏、冯德正(2015)解释了科技翻译文本的“句法显化”的“语内显化”的验证过程,并阐释了译文采用显化策略的语言学动因。[48]陈艳新(2015)基于自建经济类文献翻译文本语料库对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的转换问题做了观察统计,发现其显性标记趋势明显增强,并对其中隐藏的动机和效果做出了分析。许家金(2016)在基于可比语料库的英语译文词义泛化的研究中,从实词的熟悉度、具体化程度、意象性、多义性四个语义维度,揭示出英语译文用词抽象、概括的显著特点,侧面证明存在隐化翻译共性。[49]唐芳、李德超(2016)对汉译旅游文本 “翻译固有型”词汇特征进行研究时,探究了添加连接词以显化句间的条件关系。[50]李红英、肖明慧、王永祥(2017)探究了政治文本中连词显化现象,对不同体裁中连词的显化及其归因进行探索。[51]马建军、朱穆朗玛、刘文宇(2018)基于自建的英汉双语商务平行语料库,以人称代词和介词为例,探讨英汉商务翻译中的语际显化,发现在商务文本中无论是人称代词还是介词的英汉翻译,显化策略运用得都较为普遍。[52]
虽然在探究类的研究中大多数都对翻译共性的存在持肯定意见,但仍有一小部分不同的声音。李涛、陈勇(2015)在探究学习者翻译语料库的源语透射效应时,发现研究结果与 Baker ( 1993:244)[53]关于译文存在 “夸大译入语语言特征的倾向”的范化共性假说相左。[54]
(二)理论、综述及介绍类
有关理论、综述及介绍类的文献共计18篇,其中4篇是综述,主要包括:王克非、黄立波(2008)的“语料库翻译学十五年”[55],胡开宝、毛鹏飞(2012)的“国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述评”,[56]宋庆伟、匡华、吴建平(2013)梳理的“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57]以及秦洪武、李婵、王玉(2014)“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翻译语言研究十年回顾”[58]。这些综述梳理了语料库翻译共性研究的脉络和现状,总结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成就、问题与趋势,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全景式的概况。6篇是介绍类的文献,对语料库翻译、语料库研究范式及翻译共性等进行了介绍。最早王克非、黄立波(2007)阐述了语料库翻译学关于翻译共性研究的几个术语,并评介相关论点。[59]刘泽权、侯羽(2008)从显化定义、显化假说、显化类别以及国内外显化研究最新成果等多个视角对显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介绍。[60]黄立波、朱志瑜(2012)对语料库翻译学近20年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61]胡开宝、李晓倩(2016)描述了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认知研究之间的共性及其相互关系。[62]闫如武(2017)介绍了语言研究在传统语言学向语料库语言学转换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实证研究方法、描写研究方法、数据驱动方法、翻译共性研究方法等。[63]许家金(2018)指出Baker 借鉴了Blum-Kulka (1986)的 “明晰化假说”、Blum & Levenston (1978) 的 “简化假说” 和 Toury (1978)的 “翻译规范”等理论,提出Gellestam (1986) 对瑞典语翻译文本的研究,称得上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先声。[64]8篇是理论探讨,其中柯飞(2005)分析认为翻译中显化和隐化现象的产生是由语言、译者、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65]黄立波、王克非(2006)探讨了翻译共性的界定方法。[66]胡显耀、曾佳(2011)探讨了翻译共性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最初的共性假设有些得以证实和强化, 有些则被否定和修正, 而新的翻译共性假说正不断出现,所以翻译共性研究呈现出理论、概念和方法等方面的新趋势。胡开宝、吴勇、陶庆(2007)探讨了基于语料库的译学研究趋势,提出译学研究应与译学的跨学科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探讨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风格的内在动因和机制。[67]吴昂、黄立波(2006)和侯羽、王林海 (2016) 对现有翻译共性假设提出了质疑,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如局部共性与整体共性、语际共性与语内共性(或源语型共性与目标语型共性)的划分等。[68]庞双子、胡开宝(2019)[69]及王克非(2011)[70]以显化研究及其概念的历时发展为轴,探析显化研究的语言学路径和翻译学路径及其形成根源、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并探讨如何推进翻译共性中的显化问题研究。这些理论性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语料库翻译显隐化及翻译共性的研究。
三、结语
综上,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显隐化研究数量不少,从介绍、综述、理论到实证类研究都有,其中以实证类研究为主,理论探讨类不多。研究的文本类型多以文学文本为语料,其他文本语料研究较少,缺乏对各类文本类型的全面探究。且国内研究多着眼于显化或隐化的宏观研究,对显化或隐化的微观层面关注不够;研究多注重两种语言间的语际显化或隐化现象的探究,对翻译文本和同一语言的非翻译文本间的语内显化或隐化现象研究探讨尚较缺乏;研究多着眼于人称代词和连接词等的显隐化特征,对词汇、语篇以及意义方面的显隐化现象探究较少;在对显隐化现象成因的分析探讨上多为传统的语言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译者因素和文本因素,对其他因素没有深入分析。
今后,借助语料库,对翻译显隐化现象的探究还将继续进行下去,翻译共性的假设将不断被检验和修正。本综述旨在为该领域提供一个横断面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显隐化及翻译共性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