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传》中“道”思想发微

2020-12-19袁玖林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易传人道天道

袁玖林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易传》是关于《易经》的解释性著作,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七种十篇文章,被称为“十翼”。这十篇文章不是一人一时之所作,据专家们研究,当与孔门后学有关,形成并流传于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汉代经师把《彖传》《象传》《文言传》的内容附在相应的六十四卦经文后面,起注解作用,其他传文仍独立成篇。学者们对《易传》中天道、地道、人道三者的研究,基本上是按照由宇宙秩序溯及人伦之常,从人道对宇宙秩序的体认寻找现实秩序的合法性。这种天人合一的伦理建构模式以及由宇宙秩序开出人伦之常的路向,在主客二分、天人二分、主体性无所约制的今天,依然是有极大价值的。

一、《易传》中“道”的含义

《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性著作,是一部哲理方面的书,集中阐述了形上学、宇宙发生论、生命哲学论、道德哲学与思维方法论,其中不少观点与概念在后代影响甚巨。《易传》中“道”的含义,也是颇为精妙,不同于《老子》中以自然无为为主旨来言道,其理论旨归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伦理规范,为万物依存、人伦事理合理性提供形上学根据的终极解释。《易传》通过天道、地道、人道三者构建了一个天地人合而为一的“天人合一”整体理论模式,将宇宙秩序、万物生长、人类社会伦理等融为一体,体现了古人朴素的伦理整体视域。

《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1]637“太极”即是“道”,是宇宙的本原、开始,是万物所由来的依据。由混沌状态的“太极”生化出天地阴阳之气,也就是“两仪”,由天地阴阳之气的交感、阖辟、动静、往来、屈伸等生化出四象,由四象生化出八卦。八卦在这里模拟万物,如天、地、山、泽、风、雷、水、火等物象;八卦重而为六十四卦,象征万物错综复杂的关系。人们协调、把握其中的主要关系,就可以在变化的世界中趋利避害,创建人类文化与制度文明。这是古人对于自然演变、万物生长发育、人类文明更替等认识的整体感知,虽然具有朴素的认识论倾向,但此中整体性的文化视域却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易传》继承、弘大了“气”的宇宙论,即存在的连续性的模式,把自然、社会、人生放在同一个“场”中,这种天人合一的庞大建构体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无出其右。《易传·系辞下》论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1]687意思是讲,《易传》这部书内容广大,所阐发的道理十分完备无所不包,有天地演化的道理,有人类社会吉凶祸福的道理,有地上万物生生不息发展的道理。这里的“道”是具有形上学意义的,是对天、地、人存在之存在探究的本体论意义的,因而具有普遍性意蕴。《易传·说卦》中有言,“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1]699-700意思是说,天之道是阴阳,地之道是柔刚,人之道是仁义。由此可见,《易传》的作者认为,“阴阳”是天道,“柔刚”是地道,“仁义”是人道。进一步阐释就是说,天象的日月星辰表现为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是日月经天、星辰运转的原动力,是地道、人道所本的基点,“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易传·序卦传》)。《易传》之“道”具有包容性,综合了天、地、人三大系统,即统合了天、地、人三大系统,展示了天人合一的整理思维模式和文明样态,是古人不离整体谈局部的理论建构路向。《易传》确立了中国哲学的宇宙生成论思想。《易传》把宇宙视为生机无限的宇宙,乾阳与坤阴二气是生成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动因,一切都是生命的流衍,天地精神即“生生之德”。由阴阳二气感通交合,自然生成宇宙万象的过程、道路即是“道”。“阴阳”不是“道”,“一阴一阳”才是“道”。“道”就是阴阳之气运动不息、动态统合的过程,这是生命之道。阴阳之道化育万物,不断地新陈代谢,这种状貌就是“生生”。宇宙万物都处于永不止息的生化过程中,一切生化过程都是由阴阳二气的交合变化引发的,因而都是有规则可寻的。因为天地万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圣人必须观察万物并从中总结出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的伦理道德规范。故《易传·系辞上》称:“一阴一阳之谓道。”[1]617“道”即构成为这种变化的规则。这个作为一阴一阳变化规则的“道”,是自行发动、自然生化万物的,不具有目的性。《易传·系辞上》同时又揭明,“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1]617。而且,《易传·系辞》认为,阴阳及其“道”,其存在其变化是不露形迹的,其生化的万物才是有形迹、可把捉的。因而,《易传·系辞》又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645“道”与“器”的区分,原出于老子,《易传》承接老子的区分而以“形而上”“形而下”概括之,自此,中国传统哲学有了“形而上学”或“形上学”的概念,对宇宙秩序、人类社会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视域。

敬祈、颂扬由“太极”至“阴阳”至“八卦”的演化过程中体现的“生生之德”,构成为《易传》的基本精神。《易传》开出了心的路向,它从“气化流行”论道德性命。依据《易传》,“乾”被看作“阳气”的特性,它是刚健的。“天”为阳气所化“仁”,故在正常情况下人物所禀之“性”当为善性。《易传》明确认定,万物的本性,由气化所给定。气化流行的主导力量是乾阳。乾阳以“生”为德,“生”即体现为阳,一阴一阳之道是使万物得以生成长养之道,人承接一阴一阳之道,参与、助长天地万物之化育,那就是善的行为;借善行为的积习,即可成就人的善的本性。这种由宇宙到社会的天人合一模式,对古人安顿个体心灵、理解吉凶祸福具有重要意义,对为政者依顺天地之道行事具有重要意义,对古人理解日月星辰更替、自然万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易传》“道”思想的现代诠释

在今天的话语体系下,如何理解《易传》中的道呢?毫无疑问,借鉴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来阐释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从宇宙的产生与发展、地球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的产生与发展来看,无不透露着道的气息。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四章》中说的:道“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渊兮似万物之宗”[2]。也就是说,道在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深邃广大,是世间万物的本原。脱离自然来谈人类社会,脱离现实来谈道,是不可取的,也是很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现代语境下,“道”可以被理解为:宇宙大爆炸前奇点的本质性规定,也就是所有物质的终极存在。“道”促使奇点绽放,并以超高速的势能向外无限扩张,形成宇宙整体。在宇宙大爆炸开始后,道生化出无限充盈宇宙的气和理,然后气和理的契合便生成了物质。气是物质的实体性规定,理是物质的本质性规定。“道”,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太极”,是有阴阳两仪的统一体。阳仪是指道内在的肯定性趋势,阴仪是指道内在的否定性趋势。阴阳两仪,相对而生,由“无极”之态生化而来,内在于道中,相生相克,共同推动着宇宙的发展。在宇宙演化过程中,阳仪表现为扩张趋势,阴仪表现为收缩趋势,通俗点说,就是“生”和“灭”。大概在距今约50亿年前的时候,我们宝贵的星球——地球诞生了。随后不久地球上就出现了生命气息。而在距今约600万年前,地球上灵长目动物出现,人类祖先也相继出现了。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道展现出三种形态:天道、地道和人道。天道以刚健,地道以厚德,人道以中和。此三者,非三种道,乃道的三种展现,是“一体三面”的:在地球之外,道主要展现出来的是刚健的天道,其主要特征为真理性、科学性;在大气层之内,道主要展现出来的是厚德的地道,其主要特征为生命性、价值性;在人类社会,道主要展现出来的是中和的人道,其主要特征为美德性、中庸性。天道乃道生化的第一层次,是从太极中生化而来;地道乃道生化的第二层次,是从天道中生化而来;人道乃道生化的第三层次,是从地道中生化而来。

道不是寂静不动的存在,而是阴阳两仪相互运动而成的。我们今天的宇宙,是源于上个宇宙收缩成这个宇宙扩张趋势的奇点,也即源于阴仪极盛之至而阳仪极衰之至的奇点。奇点,不是一个点,而是各种物质原初状态的集合,是道的外在体现。道是奇点中各种物质原初状态的本质性规定,是先于奇点而存在的。在有阴阳两仪的太极产生之前,道是处于无极的混沌状态,是物质性规定和实体性规定的统一体,是超物质存在的统一体。无极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绝对运动的。古人云:无极而太极。即是说无极是太极的一种特殊形态。道在无极之中,因为阳仪由衰将盛爆发出巨大能量,便推动奇点向外扩张。刹那间,宇宙以人类难以想象的速度膨胀。此时,道又生化出气和理。气和理因为是道的生化物,故而内在本质有太极,也具有阴阳两仪。气是宇宙间物质形成的实体性规定,而理是宇宙间物质形成的本质性规定。理气相杂,不分先后,均是源于道。气和理的阴阳两仪,也是相生相克,变居长动的。只有当气的阳仪与理的阳仪相契合的时候,才能生成物质;反之,当气的阴仪和理的阴仪相契合的时候,反物质便生成了,其余皆为虚空。气和理因内在的阴阳两仪运转不同,致使气和理呈现出千万种形态,所以物质和反物质也是种类繁多的。当物质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形成了星体、射线等;而当反物质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形成了黑洞。在天道上升阶段,即阳仪由衰趋盛阶段,主要是各种规律性、有序性的东西在起作用,它们规定着天体运行的轨道,故而呈现出刚强的气息。这种气息,称之为“真”,与孟子所言之“浩然之气”相似。在此阶段,黑洞也在不断成长,非规律性、无序性的趋势也在蔓延,称之为“假”。真与假的对立,便是天道绵延下去的不竭动力。

在距今约50亿年前的时候,在不断膨胀的宇宙中间诞生了很不起眼的太阳系,随后地球也出现了。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发现,地球是唯一有生命迹象的星球,但在大多数人看来,地球上生命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乃是天道生化出来能蓄养生命的天体,所以不是唯一的。限于科学探索的成果,仅就地球的情况来谈谈地道。正如上面所说,地道乃道生化的第二阶段,是天道的阳仪和阴仪在一种微妙且短暂的状态下生化出来的。在这种微妙短暂的状态下,道生化出了生生之气和生生之理。在此气此理的核心力感召下,地球便产生了。在产生之初,地球动荡不安很不平静,但是随着大气层的形成,地球便趋向稳定,于是乎生命便开始不断产生、进化。由于地道是道的一面,故而在气理契合的时候,便产生了地道中的太极。太极中的阴阳两仪相生相克、永不停息,地球上的生灵也才得以生灭相续。最基本的体现就是冰期的循环。古人常说:火为阳,水为阴,阴阳相生克,万物不竭。这是人类承续下来的基因,揭示的应该就是冰期循环的现象。地道的阴阳两仪虽然调节着大千世界生灵的生灭,但是总体呈现的还是生生不息的气息,是生命之河不断涌动的壮观。这种生生不息的气息,称之为“善”。与之相对的气息,称之为“恶”;善和恶的对立,便是地道绵延不绝的不竭动力。

大概在距今600万年前的某一刻,地球上灵长目动物出现了。随后不久,人类的祖先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可以看出:人,正如北宋文豪欧阳修感慨的“人为动物,惟物之灵”,是地球上最富有灵性的生物。人道是宇宙大道生化的第三阶段,是直接源于地道的,然而却不是第三种道,而是道的第三面。人道是天道与地道中最精微、最玄妙的气理契合而成的,故而能感天道、能识地道。这绝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而是对宇宙演化秩序的体认。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所言的“民胞物与”,颇能显示出人对宇宙秩序的体认,“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3]62人与天地万物,在大的角度来说,毫无差别,都是道的生化物,都受太极阴阳两仪的制约。天道是人道之根,地道是人道之本,中庸乃人道之性。天道和地道是人道的源流,人既受天道的支配,又受地道的安排,故而人道要中和天道、地道,才能不失其根本,故中和之道为人道之性。中和之道,也即中庸之道,也即和之道。关于“和”这一哲学范畴的诠释,诚如《国语·郑语》中史伯所说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4]从史伯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是这样一个哲学范畴:人为地干涉事物的发展,强行让事物(违背事物之理)顺着主体的意志方向运动;而“和”却是尊重事物生灭之道、发展之理,不人为地破坏系统平衡的哲学范畴。后来,儒家学派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和”这一哲学范畴,并全方位展开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强调重视和合,防止过与不及。儒家典籍多有论及,也被儒学创始人“天纵之圣”孔子定为圣人行事的标准。

人道是随着天道、地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正如《楚辞·渔父》中所说“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其核心特征是中和,本质属性是中庸性,最高境界是天地人三者合一。人道也有太极,其阳仪谓之和,其阴仪谓之同。“和”所呈现出来的持中调和的气息,称之为“美”;“同”所呈现出来的是“过犹不及”的气息,称之为“丑”;美与丑的对立,便是人道绵延不绝的不竭动力。

三、“道”思想的进一步解释

天道的气息为真与假,地道的气息为善与恶,人道的气息为美与丑。那么三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从现存的资料看,中国传统哲学中,学者们多把天道、地道和人道作为一个系统来讲,其情形从《中庸》《易传》中可窥一斑。这一时期的学者普遍对真善美进行了反思与追求,对假恶丑进行了反思与摒弃,对天道、地道和人道三者会通之理进行阐明。人是天道与地道的产物,故而天道之真假气息、地道之善恶气息也应当先天地贯彻于人心中,为人之根本。但是人本质属性的人道,却是从人类会制造工具并用其进行实践后才被唤醒的。之所以用“唤醒”这个词,是说明人形体之本来规定——人道早就贯彻在心中,并一直都在发挥着作用,只是在一定时机才被认识。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情况,可以大致看出,人们对天道、地道、人道三者关系的认识产生距今共经历四个阶段:宗教、准宗教、人类中心主义和天地人合一。在第一阶段,天道为尊,人们对超自然力量产生敬畏,对真有极大的追求,其表现为各种自然神灵的出现。在这一阶段中,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模糊的,是非理性的。准确来说,这一阶段的人们正处于迈向人类文明的门槛中,因而还带有自然存在物的痕迹和烙印。在第二阶段,人们对自然力量产生敬畏与崇拜,对善有极大的追求,其表现为各种德性神的出现。这种德性神,不同于怪力乱神,而是以具有道德至善为核心的理性神,指导人们追求善的生活。在中国原始的神话传说中,后羿为了部落发展而射天上的太阳,大禹为了民众安养生息而治理洪水,还有许多故事都体现了德性神的作用。在第三阶段,人们对自身力量产生崇拜,对同有极大的追求,其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在这一时期,天人关系处于二分状态,人的主体性得到极大张扬,人对他人、社会、自然、人造物等充满了支配欲,把周围的一切都看作是满足自我生存这一目的的手段。在第四阶段,人们对道有了初步的完整印象,对道产生了敬畏和崇拜,对真善美有极大的追求,其表现为向往天地人三者合一至乐至美的境界。在这一阶段,人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都达到和谐的地步,能够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崇高境界。这四个阶段并非泾渭分明,只是依次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与道的生化层次相同。上文提到道有三面,此处又讲四个阶段,其实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是可以合二为一的,统称为尊人道。在第一阶段,人们对风雨雷电火等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极度癫狂,此时人们对自然科学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其是天文地理,但是并没有取得像今天一样巨大的成果。在第二阶段,人们对生命的延续产生崇拜,由此出现了一些掌握婚姻和生育的神,以及许多德性神。他们掌管着人间的生殖繁衍,制定人间良性运行的礼法。此时人们对生殖崇拜以及对德行的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第三阶段,人不再敬畏天地神祇,而相信自己有能力主宰天地,自我意识无限膨胀,肆意地破坏自然,对生生之道不再崇拜,妄想一切趋于同,对“天道”做得“过”,对“地道”做得“不及”,于是丑的气息横行于世。在第四阶段,人们对假恶丑进行了深刻反思,对真善美进行了深刻追问,认识到大道的玄妙高远,崇尚“民胞物与”的思想,追求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境界。这四个阶段总体上代表人们对道的追问和反思过程。由于天道、地道、人道是不断运动的,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人们对道的追求和反思就不会终结,这四个阶段也会不断出现和交替的。但是天道、地道和人道三者合一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不会停止的,对假恶丑的反思也是不会结束的。现代社会一大弊病是主客二分,这种主客二分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的疏离,呈现出来的结果是生态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这一概念所透露出来的思想就是把人与自然看作是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就是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就是对天人合一整体视域及对宇宙发展秩序的体认。

综上所述,《易传》中的“道”是极具人文性和科学性的。通过阴阳两仪表现出来的道虽然笼统可以分为天地人三才之道,其实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天地之道中透显着人道,因此人“推天道以明人事”,从天地之道中体会人道的内容,可以效天法地,提升超拔自己,人道中贯彻着天地之道的真谛,人本就是天地生生之一物,又是承继天地之善为己命,完成天地之善为己性的。道就是从天地之道下贯到人道,人修身立德,崇德广业,继善成性,从而与道相合的动态行程。因此天道性命是一贯的。这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之际主流基调是一致的。

猜你喜欢

易传人道天道
早春
天道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父亲(新韵)
得心应手
感恩与你同行的人
漫画
人道人性人文的诠释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周易君子学与古典生命伦理观的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