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

2020-12-19毕亚琴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政分析信息

陶 涛,毕亚琴

(安徽工程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热潮不断升温,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战略性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深入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而作为各种思潮碰撞的集聚地,大数据无疑成了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科学力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必然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如教育教学方式、师生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等。一方面,大数据给传统思政教育带来了诸如伦理、技术和研究方式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大数据为高校思政教育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了尽快融入大数据这个新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必须改进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利用大数据推动自身的改革创新,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是指大量网络行为数据,也称为海量数据,是互联网、物联网等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积聚的,以多元形式、自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在《未来的较量:IT巨头们的Big Data布局》一文中,豆瑞星指出:“如今两天产生的数据等于文明诞生至2003年的数据总量。”大数据信息数据容量大,其无法用计量单位G和T来衡量,已经完全超越了其传统意义上的容量,需要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类、加工和处理,能为人类创造新的价值,提供可预见性的、前瞻性的科学信息。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应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多样、海量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才能使数据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获得巨大的社会价值。大数据拥有四个显著的优势:一、种类多。包括日志图片、视频音频、个体的社交情况、基本信息以及地理位置等。二、容量大。大数据拥有丰富全面的数据资源,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球数据总量快速增长,已经超越单个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能力。2016年全球数据总量达到了16.1ZB,预计到2025年,呈现出十倍的增长,将达到163ZB。三、价值高。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与数据之间都具有可重复利用性、关联性。因此,参差不齐的巨量拘束会降低单个数据的价值密度,需要经过科学处理和分析,才能使数据价值总量增大,使其价值扩大、增值。四、时效快。大数据背景下,为了确保数据的时效性,使用者需以超快的速度进行收集、处理,数据产生及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这四个特点使大数据能够服务于人的终极意义和社会实践价值。目前,大数据已经成了重要的生产要素,并“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中”。高校思政教育也不例外,深受大数据的影响,亟须改革创新[1]。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来说,大数据已经不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改变,其在环境、动力系统、评价等方面,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支持、换新和科学反馈,已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便利。

(一)大数据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进入21世纪,在高校校园中,运用网络成了高校学生生活的常态,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办公系统的不断升级,高校学生成了网络使用的主力军,每天都在产生诸如音频、图片等海量数据,他们喜欢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在这些平台上和他人交流沟通。就思政教育来说,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对的是关于所有大学生的全体数据,这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数字思维。并且这些数据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极强的选择性,形式多种多样,是学生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最真实最自然的反映,不再是调查访谈过程中有意识得到的。这些数据可以最大程度地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借助网络平台,高校思政教育完全可以发展新的载体形式,并远远超出了传统思政载体的范畴。作为90后的高校学生群体,从出生就在不断接触互联网和自媒体,接受能力强、知识更新快。在网络中,他们能够留下方方面面的“数字足迹”,谙熟各种类型的上网神器的操作和使用,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2]。另外,21世纪的高校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只有兼容并蓄,确立模糊性思维,用模糊识别的方法,才能达到对学生各种思想动态的充分了解,实现高校学生思想精确性和模糊性的有机统一,才能最终从模糊走向精确,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大数据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海量数据是混杂的,大量数据混合在一起,我们必须从追求精确转变为接受混杂。同时大数据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从因果思维转变到了相关思维上,越来越关注数据之间的横向相关关系,因果思维不能挖掘深层次的内在关系,往往容易陷入执着于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而相关思维关注的是数据间的关联性,能够指导教育者运用大数据将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庭构成等全部纳入分析范围,并找到其中隐藏的关联性,侧重于对事物相互间关系及其本质的探究,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

(二)大数据使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首先,数据复杂化,整合难度大。新世纪,随着互联网不断地深入发展,来自多元渠道的数据以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和结构化的形态,借助视频、图片、结构图、流程图等形式展现出来,如主流网站、社会媒体、校园网、论坛等,思政工作者面临着采集、筛选、整合、处理繁杂数据的技术难题。并且大数据系统存在误判的风险,大数据系统只注重结构而忽视解释的倾向性,对数据的依赖性较强,主要利用数据处理技术来分析数据。为了避免误判,如何挖掘因果逻辑、全面认识事物发展的变化等成了思政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同时,在收集和分析数据过程中,不乏一些错误数据、垃圾数据或虚假数据,由于输入的错误或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数据分析结果会受很大的影响,会出现数据弄虚作假的现象。因此,为了确保数据的价值和质量,如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研判、分析、挖掘和提炼成了当前思政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其次,数据工作人才匮乏,创新融合难。信息技术的融合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树立大数据思维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才能够分析、挖掘、提取、存储高质量数据,这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具备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但目前在高校思政领域中,大数据人才非常紧缺。具有思政理论基础的思政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大数据技术,而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又缺乏思政理论基础。因此,高校需要加大大数据师资的建设力度,才能创新融合数据资源[3]。

再者,数据存在安全隐患。高校数据涉及学生方方面面,如个人基本信息、受教育环境、家庭背景、行为习惯等。大数据本身具有“5V”、动态性和共享性的特点,会给当事者造成严重的侵权和伤害,存在个人隐私被窃取的风险。并且当高校学生在朋友圈、QQ空间、论坛等社交平台互动时,他们产生的数据会被共享。大数据背景下,思政教育者采集了学生个人信息、地理位置等信息,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属于一种侵权行为。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树立思政数据信息教育理念,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功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应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功能,变革思维方式,树立思政数据信息教育理念。首先,应树立数据信息教育理念,转变思政思维方式,要认识到数据是信息的源泉,数据中蕴藏着巨大的信息,数据可以加工成信息,已经成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如校园“一卡通”中记录的数据能够分析出这个学生一日三餐具有规律性的信息。同时,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思政教育者应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的巨大价值,积极地开发大数据,并在对大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基础之上,充分挖掘数据中所蕴含的价值,促进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科学化和准确性。其次,应贯彻数据共享理念,充分发挥开发大数据所蕴藏的价值。《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建设高校思政工作网,加强工作统筹,增强高校思政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共建与资源互享,打造信息发布、工作交流和数据分析平台。”一方面,高校内各部门要实现数据共享,形成学生大数据,才能更好地分析学生的言行。如教务处应掌握学生成绩、选课数据,后勤部门应掌握学生就餐和出入宿舍等数据,图书馆应掌握学生借书、下载资料等数据。另一方面,各方面主体应实现数据共享,如高校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并且为了促进高校与社会其他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可以由政府牵头成立数据信息共享协调机构,为数据信息共享制定制度规范。另外,应践行数据跟踪理念,通过网络、监控、云计算等技术的全过程性和即时性特征,对大数据进行实时跟踪,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传统的思政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线性的、递进式的,是按照因果逻辑推进的,信息传递效果也是单向的、封闭的[3]12。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传递效果是开放性的、交互性的,思维方式往往是非线性的、关联性的,两者虽有差异但并不矛盾。创新思维方式注重教学对象的参与度和交互效果。因此,在创新思维的基础上,高校思政教育应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功能,积极占领学生比较关注的常用社交软件,借助网络信息传递速度快、受众广、高交叉度等特点,以爱国主义情怀为基调,促使学校各方面工作更好地开展,宣传社会主义正能量和先进典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注重网络语言的使用,借助微信、微博、QQ群等媒介,促使思政教育信息更好传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如心理建设、人文关怀等。

(二)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增强思政教育工作者伦理道德责任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素养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增强自身的伦理责任及道德原则。数据素养是指使用数据的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利用数据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数据信息生产、管理、发布等能力。首先,在高校学生每天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取向,思政教育者要对学生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提取,善于发现和捕捉数据,不断提升自身对数据的敏感性,才能透过大数据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信息,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大学生所产生的数据信息都需要思政教育者去挖掘、整理成有用的数据信息。其次,思政教育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具有容量大、种类多、速度快、价值大的特征。思政教育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数据分析能力才能在海量、种类繁多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要重视分析数据及学生思想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等,对学生多方面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根据校园一卡通上的数据显示,学生最近去图书馆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或不怎么去图书馆学习,但再分析学生校医院的数据信息和选课信息,发现学生生病了才没去图书馆;另一方面,思政工作者要学会运用大数据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但不能唯数据而定。如: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才能确定哪些学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把数据分析与其他工作结合在一起。另外,数据呈现力要求思政教育者不能就数据论数据,要通过文字、图表、视频等方式,将可利用的数据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数据可视化。由此,高校思政教育应避免过度涉入高校学生的个体信息,增强对所搜集、整理的数据的呈现能力。在应用大数据时,思政教育者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道德理念,树立伦理责任,认真思考大数据的价值意涵与可能的社会后果。面对海量数据,思政教育者应从宏观层面上,多关注学生大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在不过多涉及个体隐私的情况下,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完成对学生思想状况、行为模式的分析,如思想意识特征、行为活动规范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大数据对思政教育的正面作用。

(三)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和研究方式,更好地为思政教育服务

大数据促进了高校思政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技术和研究视角。首先,定性分析转向了定量分析。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通过定性分析来描述学生的思想行为,运用的量化研究是在有限的抽样数据基础上,工作量大且效果难以保证,先提出假设再通过小数据调查研究。 而大数据时代中,通过数据,能够提升量化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就可以将学生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等信息进行量化,起点是具有海量性、即时性的数据。因此,为了实现从侧重定性分析向侧重定量分析转变,高校思政教育应创新研究方式,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在一起,才能不断提升大数据的运用。同时,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应逐步从局部性分析向整体性分析转变。一方面,大数据能够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由对部分的分析来推及整体的状况,能够实现全体受教育者的分析从局部分析向整体分析的转变,确保分析结构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大数据能够实现从局部分析向整体分析转变。以往的数据主要采取的是局部分析,而大数据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记录。其次,高校思政教育应从模式教育转向个性教育,从漫无目的的漫灌转向有针对性的滴灌,实现精准教育。一方面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应提升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根据大数据所反映出的学生缺什么来确定思政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借助大数据信息推送技术,用大数据分析出的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采用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以图片、视频、网站链接等形式,通过监督预测法、信息推送法等一些具体方式,推送给学生。另外,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应从纠偏教育转向预测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进行实时跟踪,预测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趋势。如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搜集学生点击率高的热点新闻、社会问题等信息,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借助大数据,有针对性地提前备课,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为了更加细化和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情感,思政教育作为倡导情感育人的活动,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5]因此,大数据背景下,为了将教育过程更好地展现出来,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突破有限数据的束缚,让大数据为思政教育活动服务,不断提升高校数据挖掘、加工和分析处理能力,分析学生生活、学习、心理活动轨迹,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把握其长期的动态性规律,实现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精准预测。

猜你喜欢

思政分析信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订阅信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