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启示与实践原则

2020-12-19马俊平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武力和平道路

马俊平

(中共中央党校 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91)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追求文明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党和人民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再次重申中国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1]25。这是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在其全国代表大会上以大会报告的形式重申这一战略选择。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的表述,进一步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由全党意志上升为全国人民共同意志。

然而,和平发展道路并非坦途。当前,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在国际上仍面临着巨大的战略压力,安全环境并不乐观。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普通民众很容易产生大国优越感和历史悲情意识交织的非理性情绪,容易受到极端观点的诱惑,容易要求采取武力等强硬政策加速实现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并进而对和平发展道路产生曲解和怀疑。在此背景下,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抵制使用武力等强硬政策的诱惑,坚定不移地践行好和平发展道路,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时代背景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对外政策领域,随着中国崛起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国际压力也在持续增加。

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高速增长,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产值、对外贸易额、对外投资额、外汇储备、钢产量、造船吨位、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等主要经济指标全球领先或名列前茅,同时,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科技和军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非凡成果,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另一方面,中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充满挑战。首先,中国崛起大业面临着世界霸权国的遏制和打压。2017年1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了上任后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把中国确定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妄称中国正在挑战美国的力量、影响力和利益,企图侵蚀美国的安全和繁荣[3]。近年来,美国频频派出包括航母舰队在内的海空军力量到我国南海海域炫耀武力,开展所谓维护“航行与飞越自由”行动;顽固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2018财政年度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塞入大量涉台内容,妄图推动美国军舰停靠台湾。特别是2018年3月以来,美国悍然挑起并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2019年度更是于5月和9月两次对华大规模加征关税,给中国的和平发展造成了较为沉重的压力。

其次,中国是当今的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实现国家统一的大国。蔡英文当局顽固地坚持“台独”路线,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不断配合区域外大国搞一些小动作,频频挑战大陆“一个中国”的底线,使中国实现两岸统一的历史大业面临严峻挑战。

最后,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且与多个经济大国、人口大国以及核武器大国为邻,安全态势极为复杂。更加严峻的是,我国还与不少邻国存在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比较突出的有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和东海划界争端,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南沙群岛主权争端,与印度的边界争端等。正如非法的“南海仲裁案”和2017年夏天的“洞朗对峙事件”所显示的,这些争端不时激化为地区热点事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和平发展进程造成了较大的干扰和牵制。

对于中国普通民众而言,一方面,一百多年近代史的屈辱记忆和当前较为严峻的安全环境,很容易催生出同仇敌忾的悲情意识;另一方面,四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也不断激发出发自内心的大国优越感。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使中国民众很容易陷入激愤、冲动的情绪之中,而不太容易培养出沉稳冷静的理性态度。作为这种情绪的结果,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强硬手段加速实现国家统一、以更加自信和强硬的姿态捍卫国家利益,已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诱惑性,和平发展道路在一部分民众中也出现了动摇和怀疑情绪。那么,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等强硬政策真能解决问题吗?和平发展道路又该如何更好地付诸实践?

二、世界历史上相关国家的经验教训

(一)德国的教训

历史往往给人以智慧。140多年前,普法战争的胜利使刚刚统一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崛起为欧洲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当时的欧洲大陆上,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去了黑海海峡的控制权,国力和影响力遭到削弱;法国因普法战争的失败几乎沦为二流国家;奥匈帝国松散而脆弱。新兴的德国工业技术先进,经济发展迅速,拥有精良的部队和先进的参谋部作战指挥体系,一时傲视欧陆,优势地位十分突出。

然而,正是在这种有利条件下,统一德国的核心人物、以“铁血政策”闻名的首相俾斯麦却坚决地制止了总参谋长毛奇等武力进攻俄国和法国的军事计划,理智地抵制了武力的诱惑。在他的主导下,德国先后同奥匈帝国、俄罗斯、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结盟,从而在欧洲编织了一张错综复杂的联盟网络,这个联盟网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德奥联盟以俄罗斯为假想敌,而德俄再保险条约的假想敌之一则是奥匈帝国。

富有洞见的分析表明,俾斯麦精心编织这一联盟网络不仅是为了遏制德国的假想敌,也是为了遏制德国自身[4]。俾斯麦清醒地认识到,德国统一和作为一个新兴大国崛起本身就是对欧洲原有力量格局的冲击,并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均势的根基,而均势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破坏均势和追求霸权者将会遭到抵制。因此,俾斯麦费尽心机,通过联盟网络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欧洲的平衡,以争取时间消化普法战争的成果并使其他国家适应自己的崛起。

然而,德皇威廉二世却经受不住武力的诱惑,他不愿意对自己的欲望和野心进行自我遏制。1890年,他解除了俾斯麦的首相职务并宣称德国有权得到“阳光下的一块地盘”。其结果是,德皇的野心遭到英法俄等国的联合制衡,并直接促成了三国协约的缔结。在此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两线作战中最终战败。战败的德国在巴黎和会上丧失了八分之一的领土、十分之一的人口、全部殖民地和绝大部分海军舰队,失去了对莱茵、萨尔等地区的控制权并被严格限制陆军规模,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回顾德国的这段历史是为了说明抵制武力等强硬政策诱惑的必要性。具有批判意识的读者一定会注意到,威廉二世谋求领土扩张的帝国主义政策与当今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追求正当国家利益的正义要求之间具有本质的差异。认识到这一区别无疑十分重要,但是差异性并不排斥相似性。与一百多年前的德国相似,中国在最近四十年里迅速崛起的事实也是对当前国际格局的巨大冲击,周边国家都带着紧张和疑虑的表情注视着中国巨龙的一举一动。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国际政治的本质并没有多少改变。当今的国际体系仍然处于以主权国家为基本行为体的无政府状态,各国仍然需要按照“自助”原则、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因而必须不断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在无政府状态下,一国为了保障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意味着降低了别国的安全感;一个国家即使是为了防御的目的而积聚的战争工具,也会被别国视为需要做出反应的威胁所在[5]。

在这样的“安全困境”中,均势原则发挥作用就成了不以各国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只要世界仍处于无政府状态,只要各国试图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原有的国际秩序受到冲击就必然引起各国的不安,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强大就很容易被视为威胁,并招致他国的联合反对。因而,处于崛起过程之中的大国尤其需要懂得谦虚和谨慎,尤其需要克制自己对权力和武力的欲望,尤其需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否则,就很有可能招致他国因恐惧而形成的联盟的对抗,并最终丧失崛起为世界强国的目标。19世纪初的法国、1914年和1939年的德国以及1941年的日本都是这样的先例。

(二)英国的启示

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是唯一一个长时期保持优势地位的国家。从18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优势地位持续了近两个半世纪。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汉斯·摩根索将这一现象归因于英国潜在的优势力量、享有优势力量的声誉和不经常使用这种力量等因素的少见的结合[6]219。

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英国作为世界近代史上最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曾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非国家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很难得出其在使用武力方面比较克制的结论。然而从另一个层面看,国际政治主要是大国政治,广大亚非拉国家在世界近代史中主要是作为国际政治的对象而不是主体而出现。在当时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欧洲地区,英国的目标和利益(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确实是有限的。目标的有限性导致了英国在欧洲大陆使用武力的克制。即使是在英国霸权时期,它也没有威胁当时主要欧洲国家的生存。

英国在使用武力方面的谨慎与明智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国内成熟的政治思想。近代英国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埃德蒙·伯克面对本国日益增长的权力,在18世纪末忧心忡忡地写道:

我要公正地说,我担心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自己的野心。我担心我们太被人们畏惧……尽管我们会说我们将不会滥用这种令人惊叹不止、闻所未闻的权力,但是所有国家却会想,我们会滥用权力。或早或晚,这种情况会使它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到头来,我们会国毁权亡;这是完全可能的。[6]219-220

当伯克在1793年写下以上这段文字时,伟大的工业革命即将把大不列颠推上权力的巅峰。两百多年后,当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迅速崛起之际,重读这段文字,或许能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片面强调武力、试图以武力等强硬手段追求国家利益的行为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风险。和平发展道路也许会走得慢一些,但显然是一条能够走得更远的道路。

三、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原则

强调发展道路的和平取向也许会在部分国人中引起这样的疑问: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采取强硬政策?会不会导致我们不能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方面,和平发展要求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7]。另一方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绝非意味着我们在对外事务中不能奋发有为,也不意味着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采取强硬立场,更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合理维护本国正当权益。具体而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需要把握好以下三点原则:

首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并不影响奋发有为。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坚持和平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奋发有为的指导原则,在外交工作中进一步强化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基调。事实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不影响我们在对外事务中可以大有作为。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和战略领域可谓成绩斐然。2012年10月发生中日钓鱼岛对峙事件以来,我国实现了对钓鱼岛的常态化巡航,在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取得了与日本基本对等的实际控制权。2014年以来,我国在南海南沙海域所驻守的七个岛礁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吹填造岛作业,目前已经形成“七礁八岛”格局,建成了高水准的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尤为重要的是,我国近年来积极推进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大力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并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主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合作机制,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做出了积极贡献。这都是我国在对外事务中奋发有为的典型体现。

其次,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要求世界各国同中国一道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中国人民总结世界范围内的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坚定选择。然而,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需要一个和谐合作的世界,仅仅中国一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不能保证世界和平发展,也很难走得通、走得远。因此,我们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也要积极倡导、引领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使中国与世界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上形成良性互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所说,“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7]。

最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必须强化底线思维。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7]。为此,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妥协退让。2018年以来,面对美国肆意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中国立场坚定,应对从容,对贸易战“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绝不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习近平指出:“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1]59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志存高远,着眼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胸怀全人类的幸福,推动各国合作共赢;另一方面也要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坚决制止一切企图损害中国重大利益的行为,坚定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唯有如此,中国才能顺利实现大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武力和平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武力担当 超强攻击力,快狠准!航天科工“武林”高手再现航展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博弈·和平
三人行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期盼和平
三人行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