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海外媒体署名文章分析
——基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
2020-12-19
(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演进的动态历史进程。马克思、恩格斯提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之间的交往不仅在地域上突破了民族的界限,而且“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当今跨文化传播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将向一个全新的、更高层次的阶段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跨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借助海外媒体发出中国声音、宣传中国政策、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依据《人民日报》的公开报道,截止到2019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各国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56篇。
学术界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外交流、国际传播、对外传播、跨文化传播等相关研究较为关注。如:陈力丹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梳理和总结了其 国际传播思想[2];黄超等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外传播思想[3];张树军等以海外媒体署名文章为基础,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对外传播新理念新方法[4];文秀则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外发表的13篇署名文章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这些文章的风格及语言特点[5];江涛等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海外署名文章的公共外交特性[6];高彬则以习近平总书记海外署名文章为例,分析了国家形象建构视角下的中国对外话语传播模式[7];陈昌凤等以话语修辞观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海外媒体33篇署名文章的修辞策略[8]。本文借助习近平总书记海外媒体56篇署名文章,围绕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目标、内容、策略等方面展开梳理和分析,进一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跨文化传播的新思想新理念。当然,习近平总书记的跨文化传播论述和活动还包括在国内重要讲话、国际论坛主旨发言、接见国内外记者、参加海外文化活动等等,本文也予以一定的参照。
对于“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界定,传播学界通常是指不同文化中的人、组织等等的相互交流行为[9]。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莫瓦等(Larry Allen Samovar)给跨文化传播做出的界定是指,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10]。尽管跨文化传播也包含了各种亚文化之间的传播活动,但是本研究指向跨越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正如赵汀阳先生所指,跨文化状态先于文化隔离状态,但是文化边界的建立导致了文化互相隔离、互相排斥甚至互相敌对的状态。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的兴起,形成了以文明为单位的文化边界[11]。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生成,每一个民族国家都在积极培育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当今关注跨民族、国家之间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也是全球性跨文化传播关注的焦点。
一、习近平海外媒体署名文章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海外媒体署名文章通常发表在出访国具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上。例如,习近平总书记首篇海外媒体署名文章发表在《新鹿特丹商业报》上。该报发行量位居荷兰第三位。2019年6月,在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劳动新闻》发表文章,该报系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2019年10月,在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尼泊尔《廓尔喀日报》《新兴尼泊尔报》《坎蒂普尔日报》联合发表署名文章。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海外媒体署名文章经常是由报纸、网络联合发表,并且其他媒体跟进转载和解读。
从发文频率来看,在六年的时间里,2014年发表署名文章共13篇;2015年、2019年发文均为7篇;2016年发文共12篇;2017年发文共6篇;2018年发文共11篇。其中,发文最多的月份是2018年11月,连续发表6篇署名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发文地区包括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其中以亚洲地区发文最多,发文数量为25篇。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南非、法国、塔吉克斯坦等国先后发文2篇。
习近平总书记56篇海外署名文章结构相对稳定。首先,署名文章大多数是以访问背景、出访心情开始。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发表署名文章,表明了出访的四个目的,是为和平而来,为推动合作而来,为交流互鉴而来,为共促文明进步而来[12]。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塔吉克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称,“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到好邻居、好兄弟家中作客,我满怀欣喜和期待”[13]。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故地重访表示“即将再次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见到热情好客的塔吉克斯坦朋友,我充满期待”[14]。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朝鲜前夕,用“怀着‘传承友谊、续写新篇’的美好愿望”表达访问心情[15]。
其次,署名文章大多回顾了两国交往的故事、深厚的传统友谊或共患难的经历。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拿马媒体发表《携手前进,共创未来》一文,表示“160多年前,首批华人抵达巴拿马,帮助巴拿马人民修铁路、挖运河,最后留在了这片热情的土地上”[16]。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早在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让远隔万里的中国和古罗马联系在一起。汉朝曾派使者甘英寻找“大秦”。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地理学家庞波尼乌斯多次提到“丝绸之国”[17]。共同的经历、深厚的友谊,能够引发两国人民情感共鸣,夯实友好交往的民意基础。
再次,署名文章大多对两国现阶段的发展成果进行了描述,表达合作意向,希望进一步推动更深层次的合作。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波兰媒体发表文章呼吁中欧合作,提出:“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完全可以深度对接各自发展战略,深化利益融合,促进共同增长,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18]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非媒体发表文章,表示“南非已成为吸引中国游客最多、建立友好省市最多、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国也已成为备受南非留学生和游客青睐的求学和旅游目的地”[19]。
最后,在署名文章的结尾,习近平总书记通常发出倡议,呼吁构建新型国家关系、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56篇海外媒体署名文章,至少89 次提及“一带一路”,41 次提及“命运共同体”。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非媒体发表文章,呼吁“共同维护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根本利益,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为解决当今世界最紧迫的问题贡献智慧和方案”[19]。2018年11月,习近平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媒体发表文章,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国同岛国、各个岛国之间以及岛国同世界其他国家加强经贸联系和互联互通、更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新的路径”[20]。
二、民心相通: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目标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是中国对外传播的能力与经济影响力并不匹配,中国声音与中国体量并不相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民心相通工程还需要做不少工作。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目标是让世界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向世界传播真实的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影响力,最终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民心相通。
第一,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加强和改进当前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21]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陷于发展危机,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未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的发展态势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中国越发展,国际社会就越希望对中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但是,面对中西力量对比的历史性变化,有些人企图在国际社会鼓噪“中国威胁论”来混淆视听,掩盖自私的利益格局,维护霸权地位。另外,国际社会也不乏唱衰中国的“中国崩溃论”,防范中国“软实力”“锐实力”等言论。这些都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读误解误会。
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大门越敞越大,更多的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在中国直观感受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但长期以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他塑”而非“自塑”。这就给了试图通过控制和引导国际舆论的一些人,诋毁中国的可乘之机。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就需要积极推进传播能力建设。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2]。
第二,传播中国声音。如果说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靠“看”,真正理解中国还需要“听”。要让世界聆听中国,中国就需要善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在2015年12月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23]。失语就是丧失话语权。话语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还表达了一定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话语权就是表述的权利以及表达内容受重视的程度。当话语超越民族国家文化边界,就形成了国际话语权。所谓国际话语权“就是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订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24]43。国际话语权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其他主体在国际范围内“说话”的权利,更指向表达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和接受度。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话语权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提升国际话语权,有利于中国在世界事务和重大国际问题中,理直气壮地发出中国声音;有利于把真正的中国展现给世界,让世界客观地看待中国;有利于中国树立起和平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友善的良好国际形象。做好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工作,“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25]。中国声音要定位中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度;要回应时代,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回应时代主题;要回归听众,面向世界表达中国立场,传递中国命运和世界命运相连、中国好世界才能好,世界好中国才能好的观点。
第三,促进民心相通。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亚和东南亚访问之际,发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就是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作为建设目标。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26]。民心相通中的“通”应有三个“境界”:首先是“相通”,即相互之间具有多种交流的渠道。其次是“通畅”,即在渠道相通的基础上没有人为的阻隔。最后是“通识”,即形成对问题的共识。对于中国而言,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改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共同的认识[27]。要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理解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28]。
在海外媒体署名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要民心相通,而且提出了具体化的建议。民心相通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也需要一个全面了解和接触的社会基础。2014年8月,在蒙古国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29]在展望中国与西班牙未来关系时,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民心相通是中西关系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双方要不断拓展文化、教育、旅游、体育、青年等各领域交流合作”[30]。在一篇篇海外媒体署名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无不倡议加强两国全面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三、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故事具有形象生动性,是跨文化传播的最佳内容。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关乎国家传播战略实践的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22]。习近平总书记这么说,也这么做。在海外媒体署名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讲述了这些中国故事。
讲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最主要是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未来中国的发展,也必定要坚持这一带有中国特色的道路。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讲述中国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他说:“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31]。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老挝讲述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他说:“这次大会制定了中国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总体方针和行动纲领。大会绘制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介绍了具体的阶段目标[32]。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阿联酋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如今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阿联酋也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发展绿洲”[33]。中阿两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与两国探索适合自身国情发展道路,保持自身独立性密切相关。
讲述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当代最宏大、最精彩的中国故事。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的、中华民族的梦,而且也是奉献世界的伟大梦想。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是相连相通的。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紧密相连。中国发展必将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之中,也将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34]。在海外署名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外界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联系。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秘鲁媒体发表文章称,“我们梦想相同、心灵相通,深化全方位合作恰逢其时”[35]。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越南表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携手合作,共同追寻强国富民梦”[36]。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阿根廷媒体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阿根廷人民也在为实现发展振兴的阿根廷梦而努力”[37]。
讲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代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孤立发展,各国之间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联系密切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倡导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实现战略对接。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蒙古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表示,两国应该成为战略伙伴、互利伙伴、友好伙伴、合作伙伴[29]。2015年4月,习近平在巴基斯坦媒体上提出了“五个要”,即共圆人民梦想、深化经济融合、加强安全合作、推动文明对话、建设和谐周边[38]。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厄瓜多尔媒体上提出要做“4个好伙伴”,即做真诚互信的好伙伴,要做共同发展的好伙伴,做世代友好的好伙伴,做南南合作的好伙伴[39]。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善于讲述两国友好往来的故事。历史昭示未来,友好交往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两国之间可以和平相处友好往来。这也预示着在新的条件下,两国人民可以继承和发扬这种友好交往的历史,继续推进双边关系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媒体中讲述,在苏联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刻,毛岸英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唐铎鹰击长空,屡建战功等故事。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飞行队,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40]。习近平总书记在菲律宾媒体中讲述,中国航海家郑和多次到访马尼拉海湾及维萨亚、苏禄等地,传播友谊和合作[41]。习近平总书记在希腊媒体中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希腊船东为中国送来宝贵物资和设备的故事[42]。共同奋战、友好交往、相互协助等故事不仅唤起两国人民美好的回忆,而且更能达到传播效果。
四、寻求共识: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策略
当文化传播跨越自身的文化边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接受的难题。一般而言,人们基于自身的文化思维模式来对待和理解外来文化。这往往造成了跨文化传播的失效,甚至引发文化冲突。习近平总书记在跨文化传播中非常注重传播策略,以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他曾提出,“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43]。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这么说,也这么做。
在跨文化传播中,无论是具有共同文化属性的东亚文化,还是与具有共同历史命运的非洲国家,亦或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西方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积极从文化共性入手,为交流奠定基础。在此,仅举几例。习近平总书记在韩国媒体表示,“信”在东方价值观中具有重要地位,“无信不立”是中韩两国人民共同恪守的理念[44]。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非媒体称,“早在南非人民反种族隔离斗争时期,中国人民就坚定支持南非人民争取平等、自由、解放的正义事业,同南非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结下了深厚情谊”[45]。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媒体表示,“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17]。
回顾友好历史,激起情感共鸣。在跨文化传播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双边或多边的友好交往历史开始,指出双边或多边未来友好交往的前景。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埃及媒体上回顾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时间指向了2000多年前的中国汉代,古丝绸之路将两国联系起来。他接着指出,“60多年前,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同纳赛尔总统的手紧紧握在一起”[46]。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称,“早在共同的反帝反殖反种族主义斗争中,两国人民就结下了深厚友谊”[19]。友好历史昭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国人民依然可以继续发展良好关系。
借助民俗谚语、架设沟通桥梁。在跨文化传播中要达到最佳沟通效果,“借船出海”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对方国家的名言俗语。例如:在法国媒体上引用“打铁方能成铁匠”;在韩国媒体上引用“三个铜板买房屋,千两黄金买邻居”;在蒙古媒体上引用“有良驹不怕路远,有益友不畏艰难”;在新西兰媒体上引用“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俄罗斯媒体上引用“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在津巴布韦媒体上引用“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在伊朗媒体上引用“久远,方值得留恋”“人心之间,有路相通”;在南非媒体上引用曼德拉先生的“非洲重获新生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理想,其种子已经撒遍非洲各个区域,撒遍整个非洲大陆”;等等。
点赞到访国家,引发情感共振。习近平总书记的署名文章情感真挚,既为出访营造氛围,也拉近双边距离[4]。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篇海外媒体署名文章,就为东道国点赞,称“荷兰是欧洲重要门户”。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加坡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称“新加坡充满着蓬勃的发展生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精致的都市景观交融,人民安居乐业、热情友好”[47]。访问哈萨克斯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地媒体表示,“哈萨克斯坦辽阔壮美的草原、蜿蜒奔腾的河流、日新月异的建设、热情淳朴的人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48]。
运用数字陈述,增强说服力量。如果说故事能给人以画面感、温暖感,那么数字则清晰明了,给人客观公正之感,极具说服力。习近平总书记以大量的数据来说明和支持他的观点。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媒体上用航班数、人员往来、经贸合作等描述两国关系的密切程度。他在文章中写道:“每天往返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15亿美元商品中,近1/3 属于中德。每周,70多个航班连接着两国10多个城市。中欧之间已经开通的3条联运班列中,有2条通往德国的杜伊斯堡和汉堡。每年有超过100万游客来往于中德之间。两国不仅已经成为对方国家在各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更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最重要目的地。迄今有8200多家德国企业在华安家落户,超过2000家中国企业在德国站稳脚跟。政府磋商、战略对话、法治国家对话等两国政府的60多个对话、合作机制运行顺畅,为中德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9]。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善于运用数字说话,利用具体的数字,为跨文化传播服务既有极强的说服力,也能直击人心,令人印象深刻。
借助国外媒体,发挥积极作用。外国媒体、多边平台是传播中国声音,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示,欢迎外国记者来中国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多报道中国。他说:“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50]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利用海外主流报纸和网络平台发表了大量署名文章;多次接受海内外媒体专访、联合采访;多次在国际论坛发表主旨演讲;向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发去大量贺电、慰问电等等。这些跨文化传播活动,得到了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为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阐述中国立场提供了契机。
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有目的传出并被接收的行动应算做传播”[51]。这也就是说,接收的行动本身属于传播的一部分。因此,对习近平总书记海外媒体署名文章的分析,必须考察受众接收。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海外媒体署名文章,受到传播对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孟加拉媒体署名文章发表后,《曙光报》外事记者拉希德•伊扎兹表示,“通过仔细研读文章,能够领略到习近平主席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大国领导人的风采”[52]。习近平总书记在厄瓜多尔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后,《电讯报》社长奥尔兰多•佩雷兹表示,“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刊登习近平主席这样的大国领导人的署名文章是一种荣幸”[53]。文莱媒体《婆罗洲公报》为了发表习近平署名文章,报社几十位编辑连夜编辑稿件、安排版面。报社总经理瑞吉说:“今晚我会工作到凌晨两点。这是重要新闻,我要亲眼看到报纸印出来。”[54]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海外媒体署名文章,推动了传播对象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署名文章在荷兰媒体发表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执行委员会前主席阿尔特•迪克胡森表示,他感觉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这个时代我们所需要的领导人[55]。柬埔寨内阁办公厅国务秘书兼发言人帕西潘,在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后表示,“习近平主席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向世界展现出了自信,中国是世界和平稳定的维护者和推动者”[56]。在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塞内加尔媒体的署名文章后,塞内加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谢赫•巴尔拉•法勒表示,进一步认识到“一带一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重大意义[57]。在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署名文章后,菲律宾财政部长多明格斯表示,菲律宾希望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58]。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海外媒体署名文章,促进了两国人民的民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海外媒体署名文章引起了当地民众对中国的好感,拉近了两国的人心。巴基斯坦国防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生谢里夫,在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后表示,文章表明两国关系在习主席心中是“多么亲近”[59]。秘鲁圣马科尔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阿基诺表示,习近平署名文章字里行间表现出对秘鲁的友好情谊,读来感觉很亲切[60]。法国学者索尼娅•布雷斯莱在读了习近平署名文章后表示,“期待这次访问能推动更多的人文交流合作,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61]。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塔吉克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后,杜尚别2号热电厂厂长莫罗德表示,中国帮助建设的杜尚别热电厂让杜尚别冬季缺电成为历史,还解决了50多万人冬季供暖难题。“这是真真正正的民心工程,是塔中互利合作的典范”[62]。
党的十八之后,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日益频繁,但如果运用西方跨文化传播理论理解、解释、分析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必然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矛盾的困境。因而,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习近平海外媒体署名文章,能打破西方“绝对权威”理论掩盖下的跨文化传播不平等,凸显中国跨文化传播中的新理念新思想。在一篇篇海外媒体署名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为谁传播、传播什么、怎样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展示,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是新时代中国做好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理论指引和科学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