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契合
2020-12-19马晓星
马晓星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书信是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与信息沟通的一种重要文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书信曾对人类文明传播做出过重要贡献。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以及邓小平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与革命过程中留存了大量具有重要思想与文化价值的书信(以下称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这些书信或关注日常生活、或关注革命运动、或注重理论交流,无不散发着独特的马克思主义魅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为‘思政课’)是我国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关键渠道,其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局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吊诡的是,现实中部分高校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思政课成为“水课”等令人惋惜的现象。所以,以优化内容供给为主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改革迫在眉睫。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独特性契合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创新要求,其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进而提升思政课的整体质量。基于此,当前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契合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内在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有关问题的探索,同时也记录了他们自身的革命实践历程。其不仅具有一般书信的文体特征,同时还拥有自身的独特属性,如饱含感情、具有深刻的批判性以及始终充满理想等,正是这些特征使其展现着独特的文化与思想魅力。
(一)行文简练
书信不同于学术论文或者专著,一般情况下其文字量较少,相对比较简洁,以方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大量信息,以完成信息沟通。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也具有这样的特征,行文相对简练,不拖沓,能在有限的篇幅内传递更多信息。笔者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专门收录马克思恩格斯书信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卷进行了一项简单的不完全统计,统计结果初步显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总共收录马克思恩格斯书信共计280篇,其中篇幅在3页的有32篇,占11.4%;篇幅在4页的有16篇,占5.7%;篇幅在5页的有13篇,占4.6%;篇幅在6页的有5篇,占1.8%;篇幅在7页的有2篇,占0.7%;篇幅在7页以上的有1篇,占0.4%。全书合计篇幅在3页及以上的有69篇,占24.6%;而2页及以下的占比达到75%以上。这些统计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简练程度。
(二)饱含感情
感情是人们对外部环境所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的统一,它是人的主观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气质、性格等属性的表现形态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其他学术文本的重要区别在于其往往饱含感情,它不是单一的纯粹客观且居于中立位置的理论思辨;而是爱憎分明,各种喜怒哀乐跃然纸上,给人一种亲切感。例如马克思在给卢格的信中为了表达对欧洲一些国家戕害思想自由的憎恶,写道“在德国一切都遭到强力的压制,真正的思想混乱,即极端愚蠢的统治笼罩了一切,连苏黎世也服从来自柏林的指挥。”[1]7在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即将出版之时,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表达了对恩格斯的感激之情,革命导师间的深厚友谊溢于言表。“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坦白地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主要是为了我才把你的卓越才能浪费在经商上面,使之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苦恼。”[1]25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书信中表达了对家庭、亲友、革命同志的关爱,表达了对反动派与敌人的憎恶。爱憎分明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感情标志,这种真情的流露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了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革命领袖面向现实生活的真实化,他们的思想确实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体认的结果。
(三)深刻的批判性
批判指的是对错误的思想与言行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加以否定的活动,它是人类重要的思维与认识活动之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即是在不断批判其他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对西方思想进行批判思考与重新建构的结果,具有批判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作为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经典作家与亲友、朋友或者敌人的沟通文本,里面有许多内容自然而然地具有批判性色彩。如在马克思致安年科夫的信中,马克思强烈批评了蒲鲁东的错误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先生竟如此不懂得分工问题,甚至没有提到例如在德国从9世纪到12世纪发生的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样,在蒲鲁东先生看来,这种分离必然成为永恒的规律,因为他既不知道这种分离的来源,也不知道这种分离的发展。”[1]45恩格斯在给考茨基的一封信中批评了拉萨尔主义,他说:“掩饰拉萨尔的真实面目并把他捧上天的那种神话,决不能成为党的信条。无论把拉萨尔对运动的功绩评价得多么高,他在运动中的历史作用仍然具有两重性。”[1]603可以说,对错误思想与理论的批判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始终,是其内在的建构逻辑。当然,马克思主义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主张实现批判与建构的统一,在合理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建构,以获得全新的知识与认识。
(四)始终充满理想
理想超越于现实,是人们在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未来社会与自身发展的美好希冀,它是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马克思个人一生贫苦,但正是在为全人类谋幸福这一高尚理想的指引下,他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主张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追求人的自我解放这一终极理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同革命同志的书信交流中有很多关于理想的表述。在马克思给迈耶尔和福格特的一封信中马克思鼓励他们坚持工人运动,写道“在美国,你们有广阔的天地来按同样的精神进行工作。使德国工人同爱尔兰工人(当然,也同那些愿意联合的英国工人和美国工人)联合起来,这就是你们现在能够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1]330恩格斯在给李卜克内西的一封信中提出:“对法国已毫无意义的关于国体的争论即将最终结束,共和制将暴露其本来面目,即它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典型形式,同时也是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统治瓦解的典型形式。”[1]419始终充满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典型特征,也是其独特魅力所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之所以被那么多人、那么多国家所接受与认可,正是因为其内在的超越现实的理想之光不断引人关注。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契合向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契合。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彰显了其生活向度,合乎其对话意蕴。从实践上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度,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所以,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推动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拥有坚实的理论和现实的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
敢于批判错误思想与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批判性,“所谓理论批判,就是对不合理理论和意识形态的批判,尤其是对一些违背现实或者替不合理现实辩护的意识形态的批判。”[2]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的核心逻辑在于要以先进思想代替落后思想,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以利于推进人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为批判而批判。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高校思政课的批判性越来越弱,由于意识形态的存在,部分教师不愿意或不敢批判,久而久之思政课就越来越平淡,失去了话题性与现实针对性,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兴趣。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作为展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活、学习与革命活动的重要文本,里面蕴含着很多批判性内容与方法。阅读里面的内容,我们会发现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经典作家是如何与错误思想与行为进行斗争的,是如何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建设新世界的。这是批判性精神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的本真价值。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活思政课的批判性,让大学生敢于揭露现实问题,然后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这也是批判精神的最终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它具有生活向度,其来源于生活世界,更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高校思政课需面向生活,贴近现实生活,积极回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并建构美好的生活。“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意识形态的感性经验形式恰恰就是要通过内心信念的形成、传统习俗的影响、社会舆论的作用、家庭环境的熏陶和社会风尚的习染这些机制作用,而这些机制与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习惯、经验等发挥作用的机制并无二致。”[3]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吸引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脱离学生生活,所讲观点、内容与现实境况差别较大,课堂失去了公信力,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本身所涉及的内容多是生活化的,包括家庭生活、朋友交流与思想论战等等。同时,这些内容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具有真实性,它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鲜活的生活写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这种生活化特质能够强化理论的带入感,使学生容易接受里面的观点并产生思想共鸣。这是当前传统理论灌输模式所不具备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与自觉学习。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向度,能够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改革。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合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意蕴
对话是主体间的交互性活动,是人类社会属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中,对话是人类较早的教育范式,从苏格拉底到孔子都是采用对话式教学,可以说教育离不开对话,其具有对话意蕴。“教学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4]221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具有对话意蕴,其需要主客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而不是一方的强制灌输。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用对话教学,往往能够引发被教育者共鸣,增强其认同感。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家人、朋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文本,本身具有对话性,是一种对话文本。学生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过程中会有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话的感觉,这会拉近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理论之间的距离,学生更容易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必要性等难易用话语表达的宏大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能够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出现思政课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没有活力,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很多与教师与教材有关。教师生硬、无趣、枯燥的讲解,外加上文件化与意识形态化的教材,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了目前的窘境。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特征使其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成为可能。与当前思政课教学的生硬、枯燥、抽象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读起来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亲切、书信与温馨的感觉,这种感觉源自书信的生活化、情感化,所以学生带入感很强。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时,就可以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书信来作为印证材料。如在马克思给安年科夫的这封信[1]41里面就包含许多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济学原理,学生读起来也不会枯燥,效果会比传统的讲授要好。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时,可以用一些书信作为支撑材料来佐证当时的革命形势。在讲述土地革命时期的战略形势时,可以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5]54,这封信对当时的革命形势分析地十分透彻,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当时的政治态势,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道路形成的原因。书信天然具有真实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作为支撑材料比传统的领导人讲话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逻辑
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自身的特质使其有效契合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在需要。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具体应用到日常思政课教学中去,需要从以下方面出发:一是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二是坚持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为引领;三是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使用方式;四是要贯彻情理交融的教育理念。
(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
“所谓理论自信,是理论主体对自身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对理论的评价,包括对其真理性的评价和价值性的评价两个方面。”[6]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表征着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的判断,能否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是新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首要因素。在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原因便是部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产生疑问,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不自信的情况。而教师的不自信会传导给学生,进而使学生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疑问。久而久之,马克思主义在师生间的公信力必然降低,逐渐失去了自身的话语权。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它自身的真理性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它是能够引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已经佐证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广大教师需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要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传递给学生。
(二)要坚持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为引领
我国高校思政课的中心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高校思政课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还需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为引领,正确认识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和态度。”[7]能否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的发展方向。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真原理。马克思主义内容相当庞杂,我们应当聚焦其核心内容即其基本原理,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而不是关注里面的每一句话,即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等。第二,要树立问题意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特别注重从问题出发建构理论。当前我们提升思政课质量,也要从问题出发,以问题串联起相关理论,以提升课程的逻辑性。第三,要注重吸收与借鉴其他先进思想。马克思主义本身即是在吸收与批判其他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参考与引荐相关西方理论,以拓展学生视域,在对比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
(三)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使用方式
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但是传统的单一作为佐证材料使用的这种方式发挥不出书信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碎片化日益严重,学生实际上很难接受传统的意识形态说教。基于此,我们可以借鉴现代传媒的先进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传播样式进行创新,以增强学生兴趣并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内容转变为互动内容,一改枯燥刻板和照本宣科的方式,使线上与线下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由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积极主动地自我学习。”[8]例如,可以用计算机技术让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动”起来,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将书信做成动画,用动态的形式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独特魅力。此外,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朗读活动,以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尽可能让每一小组的代表都能够朗读到自己喜欢的书信片段,以增强思想共鸣并提高教学感染力。当然,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使用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创新的有效工具,但我们创新其使用方式的目的在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不是单纯的形式创新。
(四)要贯彻情理交融的教育理念
情感表征着人们对自己、他人及其活动的态度,主要包括直觉、体验、热情等等。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以理性为代表的工具理性,还需要以情感与感性为内核的价值理性,有时价值理性甚至还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以先进思想影响与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规范其行为活动,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情感是知和行相衔接的纽带,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需要依托于一定的情感,因为先进思想需通过客体的情感判断继而转换为内在价值观之后方能规范自身行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之所以能够契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它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容易引发人们的思想共鸣。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需要实现情理交融,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人们对民族、国家、社会以及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结合起来。一方面,需以真切的情感彰显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唤醒学生内在的民族精神、国家精神与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佐证民族、国家、社会与生活之情发生的理论逻辑,唯此方能真正贯彻“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教育真谛。